现代快报讯村口的戏台,一大早就开始热闹,村民们被敲锣打鼓的声音吸引过来,时而大笑、时而叹息、时而落泪。演出结束后,大家似乎还未从剧情中走出,演员连续谢幕两次都不愿离去,直到音响师通过话筒宣布演出已经结束……这是发生在江苏盐城滨海县通榆镇西沙村的一幕,台上演出的正是滨海县淮剧团。
△泗洪县泗州戏剧团《信仰》
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江苏宿迁泗洪县泗州戏剧团、盐城滨海县淮剧团、淮安涟水县淮剧团等县级剧团,齐聚这场高规格的盛会。他们要把村里的那些事儿,唱给大家听。
【扎根泥土】
一年送戏下乡120多场,把欢笑带给每个村民
“我们正在排练,一个小时后可以吗?”当现代快报记者联系到淮安涟水县淮剧团退休演员许晴时,她和团员们正在排练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该剧将作为新创舞台剧目,将与其余来自全省各级剧团的23部剧目一同登上省城大舞台,在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期间与南京观众见面。
△涟水县淮剧团正在排练《留守村长留守鹅》
县级剧团比较特殊,在戏剧艺术链条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功能,上承省、市艺术团体高端艺术熏陶,下担培养提高地方文艺素养的责任。换句话说,他们要直接面对群众。而轻喜风格的农村题材现代戏最受欢迎,在嬉笑怒骂中,讨论严肃正经的话题。
《鸡村蛋事》《留守村长留守鹅》《村里来了花喜鹊》,是涟水县淮剧团打造的农村现实题材“村官三部曲”。大学生村官、版权纠纷、文化扶贫,每一个都是彼时最为热门的话题。
△淮剧《村里来了花喜鹊》剧照
“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啊?”“下次来给我们带什么好戏啊?”观众们的恋恋不舍,也给了许晴和演员们很大的鼓舞。戏曲好听,故事好看,观众自然看得入神。许晴说,她一年送戏下乡120多场,笑称自己“演的戏,宣传效果比开会还要好!”
疫情形势放缓后,许晴和剧团班子成员们重新开始送戏下乡、进校园。
△许晴(左二)与团员在排练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淮剧团把原来的几个村观众聚在一起演一场,变成了一个村一个村地演出,演出的场次变多了,有时候一天就要演两三场。”许晴说,这么演虽然辛苦,但是她却乐在其中,演出完回到家都兴奋地睡不着。台下的掌声、观众的笑声让许晴觉得很有成就感,“这对我们是一种肯定,开心到忘记了疲劳与艰苦”。
【足踏荆棘】
缺物,缺钱,缺人,70%的演员超过50岁
在传统戏曲受到挑战的今天,县级剧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淮剧、泗州戏、柳琴戏等地方戏曲的受众群趋于老龄化,唱戏的人也少了。
“缺物,缺钱,最缺的还是戏剧演员。”涟水县淮剧团团长翟永军一语道出了县级剧团面临的困境。涟水县淮剧团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在编演员福利待遇相对较好,但名额有限,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的编外合同工,又难吸引年轻人,“有70%的演员都在50岁以上,今年年底老一批女戏剧演员就全退休了。”因为缺人,56岁的许晴还没好好体验退休生活,就被返聘回来。
不少剧团也为青黄不接的问题烦恼着。
2017年下半年,盐城滨海县文旅局剧目室主任赵春节接到任命兼任县淮剧团团长。此时的剧团仅剩下3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而且没有一个是演员。等到2018年3月,这3人全部退休后,滨海县淮剧团几乎成了一个空壳,所有的人都走了,戏没法演了,一切的一切似乎在那一年被按上了暂停号。“团里没人了,与其说难受,不如说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该怎么走。”赵春节说到这里,语气明显放缓了不少。
如果说演员期盼的是在大舞台上绽放光彩,那剧目创作工作者,就是想多出精品力作,让更多人看好剧、听好戏。1953年滨海县淮剧团成立,上个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剧团最红火的时候,108名“大将”,分两个团出去演出,名角裔小萍名声大噪,那时不仅是县市里的百姓,连全省的不少老百姓,都听过她的淮剧《秦香莲》。
对于赵春节来说,纵使心里有万般憧憬,奈何手里无兵,从零起步,谈何容易?
△舞台之上,演员们精神饱满(《首乌花开》演出剧照)
在创排淮剧《首乌花开》时,剧团从最早构思,到打磨剧本,前后用了两年时间。剧本诞生更是困难重重,经历了省市县四次专家研讨,多次争执和争论,数次推翻和重来,最后差点都赶不上排演。“不过好在最后大家都坚持下来了,真得不容易。”
【感动常在】
坚守不需要理由,老乡的一个表情就够了
为什么大家一直在此坚守呢?很多剧团人接到这个问题,一时也不知道如何作答,倒是会分享一些他们亲历过的故事。
把时间拨回到2017年,也是个秋天的上午,盐城滨海县通榆镇西沙村村部门口变得比往常格外的热闹,广场上坐满了村民,还不时有人陆续赶来。透过人群看到广场上的县淮剧团流动舞台车,才知道原来是滨海县文化部门开展的“中华传统美德文艺演出百村行——现代淮剧《娘愿》巡演”活动正在这里进行。
这是一部讨论农村空巢老人状况、弘扬孝道的作品,讲述了一直独居的农村老人陈奶奶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一位老人观剧时感触颇深,演出结束后便向大家哭诉儿女的不孝。在现代农业园大关村演出的时候,一位老人用手机全程录像,说是录下来回去给子女看。
△村民们看剧很感动
在滨海县五汛镇马营村演出的时候,演员们正在台上表演,一位老人突然走上了舞台,硬要拿出200块钱给扮演老妈妈的演员,经过沟通才知道原来这位老大爷在台下入戏太深,将演戏当成了真事儿,觉得“老妈妈”太可怜,要捐钱给她,弄得大家哭笑不得。
对于大多数县级剧团来说,坚守或许没有理由,老乡们的一个表情、一句夸奖,就已足够。
【仰望星空】
每个人都要忙起来,大舞台他们来了!
为了演好这次的紫金文化艺术节,各个剧团都攒足了劲。
摆在眼前的问题是演员紧缺。一出近百分钟的大戏,要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剧团选择抱团取暖。
江苏宿迁泗洪县泗州戏剧团《信仰》就邀请了安徽省宿州市泗州戏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李书君来唱主角。江苏盐城阜宁县淮剧团《马家荡里唱大戏》里的女主角李爽,便是从涟水县淮剧团调过去的,而许晴也在这部戏里出演主要角色“虾婆”。
△《马家荡里唱大戏》剧照
剧团之间的演员流动,互相帮扶排出了一部部大戏,从乡下大篷车一路演到了省城各大剧院。
“听说要参加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团里这两年引进的年轻演员都很兴奋,摩拳擦掌。从服装造型到字幕调试,每个人都要忙起来。”赵春节说。
△淮剧《首乌花开》剧照
这次,他们要把新剧《首乌花开》搬上舞台。赵春节表示,这部剧讲的全是村里的事,讲述了第一书记于思禾如何如何下乡扶贫。这样的题材,能在省级的大舞台表演,是一份荣誉,更是动力。
“除了日常巡演,接下来我们计划每年都能坚持出一部现代戏,不管能不能上大舞台,我们就立足自身排好戏,让大家多看到我们。”赵春节对剧团的未来满怀信心。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李鸣 王子扬 宋经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