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最大的一场战争多少人(一个派兵侵略朝鲜)(1)

德川家康

日本战国时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16世纪中叶,地域武士中实力最强的织田信长崛起,永禄三年(1560年),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信长身亡。织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及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后,丰臣家裂分为近江(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打败西军。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15年在大阪之阵中消灭丰臣氏,战国时代结束。

日本战国时代就如同我国的三国时代,这个时代的日本,英雄辈出,各种势力为了狂涨自己的力量,相互征伐。其中的三个人堪称当时的三雄,这三雄分别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说的在直接点,日本的战国时代就是这三人权利交接的过程,战国时代就是这三个人的舞台。

织田信长,织田信长原本是尾张国的大名,于桶狭间合战中击破今川义元的大军而名震全国,后通过拥护室町幕府的末代将军足利义昭趁势上洛(割据地方的势力率军前往京都 )逐渐控制京都,之后正式提出“天下布武”的纲领,将统一全日本作为目标;先后两次打破“信长包围网”,将各个有力敌对大名逐个击破,掌握了一大半的日本领土。他施行大量使用火枪的战术,实行兵农分离,鼓励自由贸易,整顿交通路线等等革新政策,开拓了日本近代化的道路,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织田信长于永禄十一年(1568年)至天正十年(1582年)间推翻了名义上管治日本逾200年的室町幕府,并使从应仁之乱起持续百年以上的战国乱世步向终结。但在即将一统全日前夕,于京都本能寺之变中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谋反而自杀。

日本战国最大的一场战争多少人(一个派兵侵略朝鲜)(2)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丰臣秀吉是尾张国爱知郡中村乡贫苦农民家庭出身 ,本是足轻(下级步兵),后因侍奉织田信长而崛起。本能寺之变后,在织田氏诸家臣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 。天正十三年(1585年)担任关白,后担任太政大臣,获赐氏姓丰臣氏,后将关白职务让与养子丰臣秀次而自称“太阁”。建立了新的封建体制:确定士农工商的身份。奖励新兴工商业,扶植城市的发展。天正十六年(1588年)颁布刀狩令,收缴民间武器,实行兵农分离,使武士集中居住于城市。宗教方面,保护佛教寺院,压制天主教的传布,迫害西班牙传教士,开日后禁教锁国之先河 。

丰臣秀吉的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幕藩体制转化有一定成就。在位后期逐渐变得昏庸多疑,并发动文禄庆长之役,庆长三年(1598年)9月18日病逝。 其后部将德川家康趁机夺取政权。丰臣秀吉曾派兵征伐朝鲜,但是在在明朝两国军队的联合打击下,以失败而结束。

日本战国最大的一场战争多少人(一个派兵侵略朝鲜)(3)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城,父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 母为广忠正室於大之方(传通院)。原姓松平,永禄十年(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桶狭间合战后与织田信长结为“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织田军击败强敌,并与武田家不断蚕食今川家的领地。本能寺之变后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与丰臣秀吉对峙,后又迫于形势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战后被丰臣秀吉移封关东,虽失去长年的根据地,但得到丰臣政权下外样大名中最大的领地。担任五大老的笔头。丰臣秀吉死后,在关原合战中率领东军战胜西军,确定了霸权。庆长八年(1603年)受封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开创幕府。庆长十九年(1614年)至庆长二十年(1615年)经大坂夏、冬之阵灭丰臣氏,江户幕府统治体制从此坚如磐石。德川家康建立了德川幕府后,日本进入暂时的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