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举:是类似于文举考试,用以选拔军事、武学人才的科举考试。唐代武则天时期,为了平衡“文臣当国”的失衡行政局面,同时为国家选拔培养领军作战人才, 则天顺圣皇后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则天诏令兵部主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武举考试。

唐朝的武举考试仅仅侧重个人技艺和作战手段,而对于武学理论、军事策略并没有涉及。宋朝在延续唐朝武举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增设军事谋略等“文才”方面的考试,注重“文武双全”的人才选拔。

明清时期,武举考试进行鼎盛发展时期,尤其是清朝,因为满族统治阶层的“尚武”习俗和生活习惯,武举考试进入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


和其余封建王朝的治国政策、伦才办法一样,武举在清朝时期已经形成成熟、系统的科考制度,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优秀军事人才、战场良将。自公元702年武举考试第一次举行,到清朝入关后恢复武科,武举考试的制度已经发展了将近一千年的历史。虽然武举考试在清朝的存在基本沿用了前明王朝的规制和历史成例,但清朝毕竟是游牧民族出身,对于“武略”的推崇的重视远远超过前朝,所以武举考试在清朝被重视的程度远超前朝。

武举考试什么时候最兴盛?以清代武举考试具体情况出发(1)

武举考试情形

本文就从武举考试的严厉严格出发,结合清朝武科举行的具体规程,探究武科在清朝的兴盛和衰败原因。

01 武举考试的历史沿革

武举考试制度起源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当政期间,天顺圣皇后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则天为了打破“文臣独大”的政治局面,同时为了应对战场需求,下令兵部主持武举考试,为朝廷选拔战场将才。但因为当时“尚文”主导思想的影响下,武举考试并未得到朝廷有关部门的重视,而且武举考试仅仅在个人技艺和战场作战水平方面进行考核,对于军事谋略、排兵布阵等综合素质的考核则没有涉及。而且,根据《新唐书·科举制》记载:

其外,又有武举,盖其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翘关,长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负重者,负米五斛,行二十步:皆为中第,亦以乡饮酒礼送兵部。其选用之法不足道,故不复书。

这说明,唐朝的武举考试虽然开创了“将才”选拔的另类新河,但因为没有对军事策略、军事理论等方面进行考核,再加上“以乡饮酒礼送兵部”,所以“其选用知道不足道”。这也为宋代改革武举考试提供了经验教训。

武举考试什么时候最兴盛?以清代武举考试具体情况出发(2)

根据《宋史·卷一百六十·志第一百一十三·选举六等》记载:

武臣荐举立格,有枚别职任而举之者,有概名材武而入之铨格者,又其上则"谋略胆勇可备统众"、"谙练兵事可任边寄"之类。惟边要任使隶枢密院,余则审官西院、三班院按格注之。其后,虽时有更易,而荐举之所重轻,选用之所隶属,多规此立制。

可见看出,宋朝对于军事人才的选拔除了武举考试等常规选拔外,还有调换、举荐、择贤等诸多形式。

1、“命侍从、监司、郡守搜访,各举所知,州县礼遣赴行在。”;

2、“不以有无官资,并诣登闻检院自陈,才谋勇略可使者,赴御营司量材录用。”;

3、“命庶僚各举内外官及布衣隐士才堪大用者,擢为辅弼,协济大功”;

4、“命侍从举可为台谏者,或举县令,或举宗室;刺史举忠义之士能恢复土疆保护王室者;帅臣、监司、守令举所部见任寄居待次文武官有智谋及武艺精熟者;及访求国初功臣后裔,中兴以来忠义死节之家子孙。”

宋朝上述对军事人才的选拔办法几乎让武举考试选拔军事人才的办法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和空间。但武举考试毕竟在宋朝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而且在宋朝统治阶层“重文轻武”的思想诱导下,武举考试中的军事策略、文学理论等“文才”需求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也为武举考试内容的全面、系统做出了巨大贡献。

元朝时期,武举考试被废止。根据《明史·卷七十一·志第四十七·选举三》记载,进入明朝以后,明太祖朱元璋一改之前“亲信大臣”任命提拔武官的落后和妨碍皇权集中的办法,专门颁布相关法令,沿用前朝武举考试制度,为朝廷选拔将才。

武举考试什么时候最兴盛?以清代武举考试具体情况出发(3)

先,将帅俱特命亲信大臣提督之,非兵部所铨择也。凡大选,曰色目,曰状貌,曰才行,曰封赠,曰袭荫。其途有四,曰世职,曰武举,曰行伍,曰纳级。初,武职率以勋旧。太祖虑其不率,以《武士训戒录》、《大诰武臣录》颁之。后乃参用将材,三岁武举,六岁会举,每岁荐举,皆隶部除授。

明朝时更改为“先之以谋略 ,次之以武艺 ”,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如果在答策的 笔试中不及格,便不能参加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 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

但根据《明史·卷七十一·志第四十七·选举三》对武官世袭制度的记载:

武官爵止六品,其职死者袭,老疾者替,世久而绝,以旁支继。年六十者子替。明初定例,嫡子袭替,长幼次及之。绝者,嫡子庶子孙次及之;又绝者,以弟继。

能够看出,明朝的武官职位基本属于世荫承袭,再加上由行伍逐步提拔起来的,武举选将只是个补充形式,发展到明朝后期,武举考试几乎成为了摆设和过场。

02 武举制度在清朝的发展

进入清朝以后,尤其是清朝入关以后, 武举考试从制度上看,基本沿袭明末,考试程序、办法等也没有多少变化,但由于清朝统治者出身于游牧民族,善于骑射,因此对武举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清代武官虽然仍以行伍出身为“ 正途 ”,由武举出身的次之,但武举出身者数量不断增大,在军中占有相当比例,由于封建国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之风兴盛一时。

在清朝时期,对于武职人员的选拔形式更为多样化:

1、捐官

《清史稿·志七十八·选举七》记载:

武职捐,雍正初惟纳千、把总。乾隆九年,直赈捐有纳卫守备者。三十九年,川运例,参、游、都、守始得递捐。但武生、监生捐止都司。嘉庆三年,川楚善后例,武营捐纳,略如川运。同治五年,闽浙总督左宗棠言:“闽省武营捐班太多,应严加区别,以肃军政。”并请罢武职捐,从之。

可以看出,“捐官”在武职官员任命上也有着相当的地位和影响,自雍正初年一直到同治五年,“武职捐”甚至作为国家层面认可的选拔制度。

武举考试什么时候最兴盛?以清代武举考试具体情况出发(4)

清朝捐官凭证

2、保举

《清史稿·志七十八·选举七》记载:

顺治间,准贡、例监出身官不得升补正印。康熙六年,定为保举之法,各途出身官,经该堂官及督、抚保举称职者,升京官及正印。无保举者,升佐贰、杂职。

捐免保举,无碍正途。若三年无保举即休致,则营求保举益甚,应毋庸议

由此可以看出,保举制度在清朝选拔武职官员的时候,也占据了一定分量和地位。

3、恩荫

恩荫,指依靠前代的官位受荫而做官,实为变相世袭制,而且恩荫在清代作为一种官员分配制度在法律层面正式得到确认。《清史稿·志八十五·选举五》中对于清朝武职官员在“恩荫”方面承袭官职的规定有过明确记录:

封赠之制,文职隶吏部,八旗、绿营武职隶兵部。顺治间,覃恩及三年考满,均给封赠。康熙初,废文、武职考满封赠。

对于武职官员的继承等级,更是有明确规定,更在法律层面予以承认和确定:

武职封赠之阶,初分三系。一曰满、汉公、侯、伯封光禄大夫,后改建威将军。二曰八旗。三曰绿旗营。

但因为清朝统治阶层满族的“尚武”精神和民族习俗等的影响,武举考试在清朝科举制度中依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拥有着较大影响。

武举考试什么时候最兴盛?以清代武举考试具体情况出发(5)

善骑射的满族人

根据《清史稿·志八十三·选举五》的记载:

八旗以骑射为本,右武左文。世祖御极,诏开科举,八旗人士不与。顺治八年,吏部疏言:“八旗子弟多英才,可备循良之选,宜遵成例开科,於乡、会试拔其优者除官。”报可。八旗乡、会试自是年始。

能够看出,自顺治八年,顺治皇帝刚刚亲政之初,武举考试的制度便在八旗子弟中推行开来。

康熙二十六年,诏同汉人一体应试。

直到康熙二十六年,武举考试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开来,成为清朝政府选拔军事人才的主要制度。而且,清朝的武举考试制度,除了依据前明王朝的制度外,还在“文才”方面倍加重视。

初八旗乡试,仅试清文或蒙古文一篇,会试倍之。汉军试书艺二篇、经艺一篇,不通经者,增书艺一篇。二、三闱试论、策各一。逐科递加,自与汉人合试,非复前之简易矣。

03 清朝武科的具体情况

清朝的武举考试,一般分为正常科考和另设恩科两种情况。

1、正常科考,大致分为四个过程:

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

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 。

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 。

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分出等次。

武举考试中举人员共分三等,称为“ 三甲 ”。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 状元 ;二名是武 榜眼 ;三名是武 探花 。前三名世称为“ 鼎甲 ”,获“赐武进士及第”资格。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

武举考试什么时候最兴盛?以清代武举考试具体情况出发(6)

2、根据实际需要增设恩科

此类考试无须经过四级考试,而是直接由皇帝本人监考,一次性决定录取与否。这类考试一般分为三场:

一、二场考弓马技勇,即考较军事技术,主要是针对武生单兵作战能力,称为“外场”。第一场是驰马射箭, “发箭凡九,三而及第”。

第三场则考试军事策论和武经,即是“内场”。第二场考试步射和技勇。也是九发三中为合格,而技勇则是考察考生臂力,同时还设有举重用的石器。

这三者都分文一号、二号和三号,其困难等级依次降低,考生三级的号最多只能选一次,否则直接取消考较资格。第三场是考文,即所谓文化考试,是为培育“文武兼备”型人才而设定的考试科目。

武举考试什么时候最兴盛?以清代武举考试具体情况出发(7)

另外,清朝在武举考试科目设定上也与前朝有所不同,一般分为文武两科:

武科沿袭前代,主要考骑射、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主要考较考生的单兵作战能力,是为提升临场作战能力而设定的考试科目。

文科则主要考试军事策论,以军事谋略为主。初期武举考试也考四书五经,很多武技高超的考生由于文化科过不了而被隔绝在“报效祖国”的门墙之外,清朝统治者从自身统治利益出发,不得不作出相应的让步,对武举考试中的文科考核做出相应调整。但对于文科的调整,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在《曾国藩传》中记录了曾国藩对于武举考试忽略文科考核的严重后果:

武闱但以弓马技艺为主,内场文策不论工拙也。余尝主顺天乙酉科武乡试,其策有极可笑者。

04 武科在清朝兴盛的原因探究

清朝特殊的统治阶层民族背景,再加上也少数民族身份入主中原地区的内在“自卑感”和当时具体军事形势的影响,武举考试自清朝入关以后,便一直备受清廷重视。对于武举考试在清朝的兴盛,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清朝统治阶层民族习俗决定

清朝统治阶层出自少数民族——满族,而且是民风劲悍的游牧民族,其对于“之乎者也”的儒家文化并不感兴趣,而对于民族根本——骑射之术理所当然的倍加推崇。所以,武举考试在清朝的兴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统治阶层所处民族的具体风俗习惯有关。

武举考试什么时候最兴盛?以清代武举考试具体情况出发(8)

2、清朝统治阶层,选拔满族官员的必选手段

清朝入关以后,面对历史悠久、系统、全面的汉文化冲击,再加上汉臣对与国家治理、政策制定、定国安邦等方面的巨大智慧和能力,满族官员想要在“文治”方面超越汉臣几乎没有可能。但清朝毕竟是满族建立的封疆王朝,其皇权根本所在就是满洲贵族阶层,所以大规模、高频率的任用满族官员才是清朝统治者必须解决的问题。科举考试座位清朝当时的伦才大典,是进入官场的主要形式,既然“文治”比不过,那就在“武功”方面下功夫。所以,武举考试也是清朝统治阶层为在“武功”方面见长的满族旗人设定的入仕捷径。

3、顺应满清统治者“文武并重”的治国理念

顺治帝入关后,面对各地的“民暴”和汉族知识分子尤其是故明旧臣的不合作,最终提出了“满汉一家、文武并重”的治国理念。相对于后金政权时期“等级分明”、“贵贱之别”的类奴隶制制度,这种治国理念更能得到中原地区的认可程度。文举和武举作为“文武并重”的具体实现措施,能被重视,也是必然性结果。

05 武科在清朝衰败的必然结局

武举考试在清朝的兴盛尤其具体民族特色和皇权统治需要,但其在清朝的衰败直至消失也有着具体的时代影响和武举本身的不足之处导致。

1、时代变迁下,武举考试已经没有存在意义

随着西方世界在文艺复兴、工艺革命下的大崛起,冷兵器时代已经逐渐被热兵器取代,在战场上以军事谋略甚至个人武艺取得作战胜利的因素逐步降低甚至消失。鸦片战争让清朝官员领略到火器巨大的杀伤力,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清臣中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已经深深感到热兵器的重要性,在传统兵器与热兵器的对抗中,热兵器已经明显占据上风,尤其是配有热兵器的海陆军威力更是巨大,因此,他们开始逐渐对旧有的传统兵器进行变革。在对兵器改革的同时,武举考试这个主要冷兵器使用的考试制度也势必会逐步走向衰败乃至消亡的境地。

武举考试什么时候最兴盛?以清代武举考试具体情况出发(9)

装备热兵器的清朝军队

2、武举本身的弊端,决定了武举考试的衰败

文章中已经提及清朝对于武职官员的选拔中,武举考试并不是唯一的选拔途径,恩荫、保举、捐官乃至清朝中后期出现的“科举舞弊”、“送礼中举”的武举考试弊端,让其失去了选拔“优质军事人才”的现实意义。因为武举考试本身的弊端,其最终走向衰败乃至消亡都是必然结果。

武举考试作为封建王朝选拔武职官员、军事人才的主要途径,经过唐、宋、明朝的发展和完善,在清朝具体统治阶层民族背景和特殊统治情形的影响下,武举考试进入封建社会的巅峰状态。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冷兵器在战场上的逐步被取代,再加上和文举考试一样的舞弊等弊端,武举考试最终走向了没落直至消亡。

参考文献:《新唐书·科举制》、《宋史·卷一百六十·志第一百一十三·选举六等》、《明史·卷七十一·志第四十七·选举三》、《清史稿·志七十八·选举七》、《清史稿·志八十五·选举五》、《曾国藩传》、《清朝武举兴亡考》、《清朝武举概略》、《中华网——文举与武举》、《中国武举制度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