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专栏,会陪伴我的小茉莉从小学一年级的第一节科学课到六年级的最后一节科学课。希望家里也有上小学孩子的学生家长,可以关注一下本账号。让我们一起带领我们的孩子在科学的世界里徜徉吧。#科普##科学有意思#


小学科学课外趣味实验小结(科学课背后的故事)(1)

亲爱的茉莉:

从今天开始你们来到了这本书的第二单元啦。这个单元讲的是比较与测量,为什么一本科学教材上要学习这些呢?那是因为,科学家叔叔阿姨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他们是离不开比较和测量的。比如说在上个单元,当你看到一堆叶子的时候,你肯定也要进行比较:这个叶子比较大,这个叶子像扇子,这个叶子是红色的。其实科学家们也是这样通过比较把植物进行分类的。

在生活中其实也是这样呀,想想你们每周升国旗,是不是要排队去操场呢,那排队肯定就是按照个子的高低站队的,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就是比较,看看同学们的个子谁高谁低,然后就有测量了,假如老师一眼望过去两个人差不多高,那他肯定会让两个同学背对背站着,然后老师在用手掌比一比谁更高。所以比较和测量的方法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这节课既然讲到了恐龙,那今天爸爸就和你说说关于恐龙的知识吧。

1.最大的恐龙

尽管关于最大的恐龙有很多种争议,但目前我们能发掘到的完整化石的恐龙叫做阿根廷龙。因为它是在阿根廷发现的,所以就叫作了阿根廷龙。它的体长足足有30-35米,体重估计有75吨。想一想,一个七八层楼高的庞然大物如果在我们身边,会是怎样的情景?

小学科学课外趣味实验小结(科学课背后的故事)(2)

2.最小的恐龙

那最小的恐龙呢,你猜猜它是在哪被发现的?它是在琥珀里被发现的,它的头骨只有14毫米左右,也就是你指甲的大小。它被科学家命名叫做宽娅眼齿鸟,那它究竟是恐龙呢,还是鸟类呢,其实科学家们还有争议,而且琥珀里只发现了这种动物的的头部,所以还有很多未知之谜围绕着它。在此之前最小的恐龙是美颌龙,它们只有火鸡一样的大小,科学家们在它们的肚子里发现了蜥蜴的残骸,说明这种恐龙是是食肉或者杂食类的动物。

小学科学课外趣味实验小结(科学课背后的故事)(3)

小学科学课外趣味实验小结(科学课背后的故事)(4)

3.最“笨”的恐龙

按照一般的规律啊,假如动物的脑容量和身体的比例越大,那么它们就越聪明;要是越小,那么就越“笨”。所以按照这个方法,科学家们发现剑龙的脑容量是恐龙里面最小的,重量只有70多克,和四五个核桃的重量差不多,它们的脑容量只是它们体重的二十五万分之一,而我们人类的脑的重量则是身体重的五十分之一。

小学科学课外趣味实验小结(科学课背后的故事)(5)

4.最“聪明”的恐龙

那最聪明的恐龙是谁呢?有一种肉食性恐龙叫伤齿龙,可称得上最聪明的恐龙了。它是兽脚类的成员,脑量大,脑量商高,用两条腿走路,前肢有三个手指,其中拇指可用来抓捕食物。由于它的智商高,所以反应很快,能够在黑暗中捕食飞过眼前的蜻蜓。有的科学家相信,如果恐龙没有灭绝,说不定这种恐龙可以进化成像人一样聪明的动物。

小学科学课外趣味实验小结(科学课背后的故事)(6)

5.脖子最长的恐龙

要是现在自然界脖子最长的动物,那肯定是长颈鹿无疑了,它们的脖子可以有2米那么长。但是和脖子最长的恐龙相比,那就还是短得多了。目前科学家们发现的脖子最长的恐龙就是我们中国产的马门溪龙,它也是中国最大的恐龙。它的全长可以有20多米,脖子可以达到12米那么长,足足是长颈鹿的6倍!所以马门溪龙吃树叶肯定是细嚼慢咽的,因为脖子太长了只能慢慢吃了。

小学科学课外趣味实验小结(科学课背后的故事)(7)

6.最凶残的恐龙

最后一个是最凶残的恐龙,那必然是霸王龙啦。霸王龙又叫做暴龙,它的体长有15米左右,体重大约在9吨左右。它们嘴里有锋利的牙齿,跑步速度也很快,一度就是整个地球厉害的动物霸主。它们也是最后灭绝的恐龙之一,一直生活到了白垩纪的最后时光。不过霸王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的前肢也就是手特别短,所以现在也有很多人嘲笑它们的小短手。可怜的霸王龙啊,它们要是地下有知现在没有毛的猴子们竟然嘲笑它们,不知道会怎么想呢。

小学科学课外趣味实验小结(科学课背后的故事)(8)

最后爸爸还是要再多说两句,由于直系的恐龙都灭绝了,所以科学家们还原恐龙的形态的时候一方面要靠化石的证据,另外一方面也有自己的想象,所以真正的恐龙到底什么样,谁也不一定清楚。但是由于有了比较和测量的方法,科学家们可以尽量的还原恐龙的世界,也让我们能领略到地球远古的这些动物的故事。

小学科学课外趣味实验小结(科学课背后的故事)(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