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您与父亲的身体还好吧?请原谅我没用“亲爱的娘”称呼您,这样您肯定不适应,取笑我“神经不正常”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向您表达,平时也从未用语言表述过“爱意”,如果不是借“母亲节”这个契机,我可能要一辈子把这些“情话”埋进心里——尽管我曾经认为至真至纯的爱无需言说,而现在明白:“爱,需要表达”……,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爱从心出发母亲节?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爱从心出发母亲节(青未了爱需要表达)

爱从心出发母亲节

娘,您与父亲的身体还好吧?请原谅我没用“亲爱的娘”称呼您,这样您肯定不适应,取笑我“神经不正常”。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向您表达,平时也从未用语言表述过“爱意”,如果不是借“母亲节”这个契机,我可能要一辈子把这些“情话”埋进心里——尽管我曾经认为至真至纯的爱无需言说,而现在明白:“爱,需要表达”……

1

娘,您心灵手巧,吃苦耐劳,朴素端庄,是沂蒙母亲的典型代表。自从22岁嫁到我们家,就用一颗淳朴善良的心、一双粗糙温暖的手,扶老携幼、相夫教子,筑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园。

爷爷早逝,父亲是四十年代的“独生子女”,奶奶独自一人把父亲拉扯大,您嫁过来后便扮演了儿媳和闺女、妻子和母亲的多重角色。奶奶持家缝补做饭,您和父亲在生产队干活,生活虽然清苦,但衣服破了有人补,回家都能吃上热乎饭,自感生活“质量”和“档次”与左邻右舍强不少。

记得奶奶曾几次提出“分家”过,但每次提您都泪流满面不应允,朝夕相处形成的水乳交融和默契、理解,从未有过不去的坎,与奶奶的感情比姥姥还深厚。

1986年秋,奶奶突发脑血栓瘫痪在床近两年,干完农活回家累得爬不起来的您,仍要硬撑着,为瘫痪在床的奶奶洗衣做饭、端屎端尿、喂饭喂药。奶奶临终前,眼直勾勾地噙满泪水,深情地拉着您的手,含糊不清地说:“我虽没有闺女,但亲闺女又能到什么样?”

60年前结婚时,姥姥给了您30多块洋钱压箱,前些年忍饥挨饿受冻的时候,完全可以拿出来卖了改善一下生活。但您没有这么想、这么做,且谁也没讲,直到去年春节,才将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洋钱告诉并分给了我们兄妹四人。您明白,卖了可以解决一时,但解决不了一世,您凭着顽强的意志力、忍耐力,用一双勤劳的手,风里雨里,与父亲苦苦支撑起一个七口之家,使我们度过了艰难困苦的时光。

2

也许是生活所迫,您一向要强。人民公社年代,您整天在生产队里劳作,村里人称您“铁娘子”,男劳力能干的农活,在您手里都不在话下,且从不落下风。实行责任制后,耕耙播种、收割打轧、担水浇园,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出的力甚至比父亲都多。村里人经常感叹您:“她的手就是铁打的,也磨明了啊!?”

虽粗茶淡饭,但您营养不足的瘦弱身躯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力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您白天在外干一天活,五更天又要爬起来,与奶奶、父亲推磨磨豆浆、做豆腐,天一明父亲到村里卖了,赚个豆腐渣食用,吃不了用来养猪、喂鸡。您每天的睡眠,一般只有四五个小时。

直至前年盛夏,父亲白内障手术住院,此时正是种大白菜的时节,年已八旬的您顶着炎炎烈日,翻地、起垄、浇水、下种,一个人硬是两三天工夫种了三四分地的大白菜。释放的如此超人能量,令人难以置信。

我们兄妹四人长大了,您也满头白发了。您不知享受,不愿休息,从早到晚一刻也不停歇,几乎成了劳动机器。时至今日,仍不愿享清福,为了不给我们兄妹增加负担,依然在农村种着菜园和责任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食其力日子。我在县委家属院的楼房闲置了20年,无论如何动员也不去住。农闲,还从脱水厂领来大蒜、生姜,水浸后,用手一瓣瓣剥去皮,再交到厂里挣零花钱,指间常常因裂口子而被胶布缠绕,殷红的鲜血从胶布中渗出。

您干活不惜力,十几年了我们见一回说一回,让您别这么干了,我们平时撒的、掉的也够你们二老的吃的、喝的,累坏了身子得不偿失。您“油盐不进”,就是不听劝。在您的字典里,没有“辛苦”二字,有的只是“满足”——只要儿女争气、家庭和睦幸福。

3

娘,几十年来,您说啥也不要我们一分钱,而且还“倒孝”,逢年过节、孙子订亲结婚、重孙女生日,都要把平时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出的零花钱,给孙辈们每人发个红包。

十多年前,我为了让您和父亲有个稳定的生活来源,用2.8万元为父亲买了次月即可领取的养老金,可三弟告诉我,他替领的钱您一分也不花,直到两年前攒够了2.8万元的“本钱”,逼着三弟将钱转到我的银行卡上。

我无奈收了钱,您依然不花养老金钱。今年春节,您将6000元摆到我们兄弟仨面前说:“这是20多年前你妹妹考上大学我没钱交学费,你们弟兄仨每人垫的2000元,没记到本上我心里想着呢。现在还你们,也了却了一个心事。”此时此刻,我们才真正明白,您之所以不花钱,是在默默攒钱,还欠三个儿子的“债”。您欠儿子的“债”是还清了,而儿子欠父母养育之恩这笔“债”,是永远也还不清的——这让我们情以何堪!

平时我们吃的各种时令蔬菜、杂粮、面粉、花生油、煎饼,也大都是您和父亲亲手所种、所做。特别是种的菜园,各种时令蔬菜一应俱全,满足了我们一大家子18口人的绿色有机蔬菜供应。天稍一旱,您就用您的脚踏三轮车拉着水浇灌。过去让父亲骑自行车把菜到县城送,现在父亲年龄大了,一到周末就盼着我们回家拿,在您眼里,这是能给子女的最大贡献。

您始终在庭院里养草鸡,但从未舍得吃过自己养的鸡下的蛋,全分给了儿孙们吃了。自从四年前我儿媳怀孕到后来您有了重孙女,您的草鸡蛋全归了我家,平时您和父亲吃的鸡蛋都是从养鸡场买的。二三十年了,在房内墙角里始终放着一个瓦盆和一个纸箱,瓦盆里是攒给儿孙吃的个小、发亮的草鸡蛋,纸箱里是买来自己吃的个大、暗红的“洋鸡蛋”……

您只知道关爱孩子,却从不知道疼爱自己,平时头疼脑热的,怕我们担心,从不告诉我们。您干农活时把胳膊摔断了,骨头从皮肉里刺出来鲜血直流,您却一再嘱咐不要告诉我,怕我分心影响工作。直到一个多月后回家,才见到打着绷带的您。您却风轻云淡地说:“快好了,给你说,你也不能替我受罪。”

4

娘,当年您干起农活像壮劳力一般,我始终下意识地认为,您的手一定比我的手大。记忆尤为深刻的是,当年割麦子,20多岁的我选最锋利的镰刀割9垄,您用我们挑剩钝的镰刀割12垄,每次我割了大半天抬头一看,还离地头老远,年近五旬的您早割完正为我“接趟子”……

去年12月1日,我扯着编织袋口,您给准备回城的我一颗颗装您种的大白菜。当我的目光第一次近距离触碰到您的手时,我瞬间愣住了:我心目中您那双宽大有力、无所不能的手,咋比我的手还小啊!

我故作平静、若无其事地提出与您比比谁的手大,您不好意思地将脏兮兮的手张开,与我的手并在了一起。从我真正记事起的50年里,我从未握过、牵过、摸过乃至认真端详过您的手:手背黝黑、皱褶、青筋裸露,耄耋之年手掌依然茧厚皮糙,手指因长期风吹水浸、积年累月劳作而皴裂,且手指粗壮如钉、骨节已严重变形,指甲也是厚厚、硬硬的……整个手掌写满了岁月与沧桑、辛劳与付出。

看到您的手,不只是一股暖流涌心头,还有难以名状的、深深的自责与愧疚。我泪眼模糊、幡然醒悟了,您处处坚忍不拔,比我们能干,不是因为手大,是您的意志力、忍耐力比我们大,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比我们强。多年来,勤劳的您不恤体力、起早贪黑地忙活,分明是在用尽这双手的所有力量,去保障全家最起码的生活持续呀。

娘,您做的这一切,自己一定觉得普通平凡、理所当然。您不知道的是,这恰恰是可歌可泣的“平凡的伟大”。您用辛劳与隐忍,使我们度过了贫穷与饥饿时光;用关怀和柔情,使老人安享晚年、孩子健康成长;用辛勤和自强,为我们一家赢得了自尊无愧的脸面;更是用奉献与付出、勤劳与善良,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咀嚼、享用一辈子的精神财富和动力源泉。您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也潜移默化,带出了一个艰苦朴素、勤勉自强、忠实宽厚的家风……

娘,就写到这里吧,因为三天三夜、千言万语也写不尽您的真情与付出。您不识字,也一定觉得说这些完全是多余,但我要让您的孙辈读给您听。

因疫情和工作原因,今年的母亲节又不能回家看您了。祝您节日愉快!祝您与父亲健康长寿!

作者简介:崔广勋,就职于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金融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新闻、文学作品千余篇,数十篇获奖。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银行保险报》《农村金融时报》《大众日报》《时代文学》《农村大众》《齐鲁晚报》等报刊。

壹点号崔广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