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诗句(诗词渊冰厚三尺)(1)

朗读:亚楠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诗句(诗词渊冰厚三尺)(2)

子夜四时歌·渊冰厚三尺

【南北朝】佚名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深潭里的水结了三尺厚的冰,洁白的雪覆盖了千里大地。尽管如此寒冷,我的心仍然像松柏一样坚贞不变,你的心又像什么呢?

  所谓“子夜四时歌”,就是用《子夜歌》的曲调咏唱春、夏、秋、冬四季。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子夜四时歌》共选编了75首,其中春歌、夏歌各20首,秋歌18首,冬歌 17首。本篇是《冬歌》中的第一首。这首民歌借岁寒而不凋的松柏形象,表白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同时也流露出对对方情移意变的隐忧。语言清丽,情感细腻,充分体现了南北朝民歌的婉约之美。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诗句(诗词渊冰厚三尺)(3)

山居

【唐】陈寡言

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

何须问今古,便是上皇人。

醉卧茅堂不闭关,觉来开眼见青山。

松花落处宿猿在,麋鹿群群林际还。

  照着水面,冰好像镜子一样;下雪了,扫帚扫的雪尘像白玉一样。不需要询问古往今来的事情,自己只是悠闲自得的隐居之人。喝醉了躺在茅堂里不关门,醒来睁开眼睛就看见青山。松花落下的地方猿猴在休憩,成群的麋鹿从林子里回来。作者是中唐时道士,隐居于玉霄峰,常以琴酒自娱,每吟咏则放情自适。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诗句(诗词渊冰厚三尺)(4)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穿“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 “玉磬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诗句(诗词渊冰厚三尺)(5)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清】纳兰性德

败叶填溪水已冰,

夕阳犹照短长亭。

何年废寺失题名。

倚马客临碑上字,

斗鸡人拨佛前灯,

净消尘土礼金经。

  干枯凋落的树叶堆积在溪上,水已结冰。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依然照着长亭短亭。来到一座废寺前,寺的门额上已经看不清寺名。闲游的过客驻马临摹碑上之字,富家子弟拨弄佛前灯芯。尘世辛劳,凡人几时醒悟。

  上阙写废寺之外景,荒凉冷寂,繁华消歇。下阙写废寺内景,残破不堪,香火断绝。全词语调低沉,含蕴良多,耐人寻味,透露了纳兰内心深处不胜苍凉的悲感。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诗句(诗词渊冰厚三尺)(6)

狱中对月

【清】宋琬

疏星耿耿逼人寒,

清漏丁丁画角残。

客泪久从悉外尽,

月明犹许醉中看。

栖乌绕树冰霜苦,

哀雁横天关塞难。

料得故园今夜梦,

随风应已到长安。

  逼人的寒气耿耿的星光,漏声丁丁角声悠悠夜正长。他乡为客愁多泪已流尽,醉眼朦胧只见窗外月光。绕树乌鸦冰霜凄苦无栖处,横空哀雁关塞艰难向何方。遥想故园亲人今夜之梦,定然是随风来到我身旁。

  清顺治末年,山东于七起义。时任浙江按察使的宋琬,因遭族诬陷说与山东登州起义者于七相通,被捕入狱,拘囚三年。这首诗即是作者当时在狱中所作。此诗通过狱中“对月”,极写被囚之人心中的无限悲愁,以及对故园、亲人的深切怀念。同时,又由明月引出栖乌、哀雁,抒写人生道路的曲折、艰难。围绕着《狱中对月》的诗题,多侧面、多层次地展开叙写,又处处紧扣着怨愤之情,由于取景典型,用喻贴切,刻画入微,想象合理,通篇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感人至深,余味不匮。

编  辑:付 羽

音频制作:亚 楠

审  核:张 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