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民族众多的国家,经过长期历史的积累,远远不是人们熟知的百家姓,保留至今的姓氏据传多达八千,如此众多的姓氏,要想全部考证来历是很困难的。


南慕容和北乔峰关系(南乔峰北慕容)(1)

^百家姓^

《天龙八部》中有句话:南乔峰、北慕容,这里的慕容就是一个复姓。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个少数名族的姓,当年鲜卑皇族之姓--慕容。

南慕容和北乔峰关系(南乔峰北慕容)(2)

^天龙八部剧照^

鲜卑慕容氏,原为檀石槐领导下部落联盟中部大人。

《三国志魏志》卷30《东夷传》注引王沈《魏书》云: “檀石槐分其地为中、东、西三部:……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余邑,其大人日柯最、阉居、慕容等(殿本作寺)为大帅。”右北平治今河北平泉县,上谷治今河北怀来县。

南慕容和北乔峰关系(南乔峰北慕容)(3)

河北省怀来县(位于北京市11点钟方向)

慕容部当时可能游牧于上谷一带。慕容莫护跋于魏初入居辽西,至景初二年(238年)随司马懿伐公孙渊,始居于大棘城之北。棘城为今辽宁锦州,大棘城之北,当在今阜新市附近。莫护跋二传至涉归时,又迁居于辽东之北,辽东之北,当在今彭武一带。

慕容廆嗣位后,由辽东北部南下,还居徒何之青山,在今辽宁义县境内,元康四年(294年)年又迁回棘城,结束游牧生活,开始转向农业。


南慕容和北乔峰关系(南乔峰北慕容)(4)

匈奴文化博物馆,鲜卑武士复原图


慕容皝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市),慕容储(古人的名字真难写,这个字实在打不出来,姑且认为是储吧)统率二十万众经略中原,南迁蓟城 (今北京市),最后定都于邺(今河北临津)。此为慕容部内迁经过。

苻秦灭前燕,徙关东豪杰及诸杂夷十万户于关中,其中大部为慕容部鲜卑人,淝水之战后,慕容恒、慕容永等率鲜卑男女四十余万口,去长安而东,后来慕容永建西燕,定都长子,即依此鲜卑部众。西燕后为后燕所灭。


南慕容和北乔峰关系(南乔峰北慕容)(5)

合肥融创乐园--淝水之战


慕容垂于中山建后燕。北魏入中原,占有山西、河北,后燕分裂,一部分退保和龙,一部分南下广固,魏迁山东六州民户及徒何、高丽、杂夷、三十六署百工伎巧十余万口于平城,其中之徒何即鲜卑人。沈水战后慕容部之流转情况大抵如此。

关于慕容部之得姓,《晋书》卷109 《慕容廆载记》云:“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或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遂以慕容为氏。”或云之说自然荒谬,音讹之说却是可信。因为鲜卑族由“咒头宴饮”到“敛发袭冠”,正是该族接受中原文化于服饰风俗上之具体体现。慕容部接受新事物快,戴起步摇冠,其他部族据此特征称之为步摇,当属可能。

然而说其称始于莫护跋之世,则为讹误,因早在汉灵帝时便已有慕容氏之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