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大秦赋之嫪毐叛乱》的结束,《大秦赋之吕不韦传奇》也落下来了帷幕。《大秦赋》中,吕不韦的形象可以说是彻底洗白了,浓浓的英雄迟暮之感。如果说东吴大都督是三国时期的高危职业,那么秦国的相邦就是大秦帝国的高危工作一代君王一代臣,代代君王弃旧臣

大秦帝国丞相(大秦赋丞相)(1)

秦惠文王车裂商鞅

商鞅者,秦国变法存国之始也。商鞅辅佐秦孝公时,秦国正处于风雨飘摇,国将不存之际。然商鞅得孝公力挺,积极实行变法,官至大良造,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利用老世族、公子虔等与商鞅的矛盾,车裂商鞅,又反手拔除老世族和公子虔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大秦帝国丞相(大秦赋丞相)(2)

秦武王刀逐张仪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张仪,秦惠文王为秦国选择的大才,两任大秦相国。其纵横之论,邦交之策,使大秦强势东出,拓土强国。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如果说商鞅是大秦帝国的奠基者,那张仪就是接棒者。然这样一位倍受秦惠文王器重的相国,在秦武王继位之后被“刀砍”逐出秦国。

大秦帝国丞相(大秦赋丞相)(3)

秦昭襄王弃甘茂 诛范睢

甘茂是张仪之后秦国最重要的人物。因曾是秦武王的老师,而受武王信任。在其平定蜀地之后,任秦国左丞相。武王意外死后,秦昭王继位。秦昭王初年,甘茂遭向寿、公孙奭谗毁,逃亡离秦。

大秦帝国丞相(大秦赋丞相)(4)

范睢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秦昭襄王接受范睢的计谋,成功“除三贵”掌权,又听范睢之建议“远交近攻,攻人攻心攻地并重”,蚕食山东诸侯。可以说范雎所献的远交近攻之策,是秦国日后一统六国的根本理论基础。

历史上的范睢因为有其小人一面才在混乱的年代求得一份善终,安稳的死于封地。

但在《大秦帝国》中因连坐被秦昭襄王赐毒酒而死。

大秦帝国丞相(大秦赋丞相)(5)

秦始皇毒吕不韦

吕不韦在秦孝文王时期出任丞相,后为嬴政的“仲父”。吕不韦在执政期间,其做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但使内政实力大增,而且对六国不断用兵,大大削弱了六国实力,秦国综合有了很大提升,为嬴政统一全国做了充分的准备。然而吕不韦在权力斗争中,被秦始皇嬴政罢相遣返,最后一杯毒酒赐死。一代名相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

大秦帝国丞相(大秦赋丞相)(6)

秦二世族李斯

在李斯的协助下,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李斯的政治理念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然而李斯出于个人私心,伙同赵高、胡亥篡改诏书,逼死扶苏蒙恬等忠臣良将。秦二世继位后,李斯未来及享受从龙之功,就被“腰斩咸阳市,夷三族”。不得不说秦朝“成也李斯,败也李斯”。

大秦帝国丞相(大秦赋丞相)(7)

从商鞅到李斯,历任大秦丞相都在当朝君王那里发光发热之后,被继位君主要么杀害要么驱逐。真的是“一代君王一代臣,代代君王弃旧臣”。大秦的丞相风险之高与东吴大都督不遑多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