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35度干旱(山东遭穿越式降温)(1)

3月17日,山东济南,市民在寒风中锻炼身体。当日,济南迎降温天气。 梁犇 摄

3月17日,山东济南,市民在寒风中锻炼身体。当日,济南迎降温天气。 梁犇 摄

中新网济南3月17日电 (李欣 孙婷婷)3月15日至今,48小时内,山东省连续57个寒潮预警,全省气温直降10℃—12℃,“穿越”式降温,一夜再入冬。一夜雨疏风骤后,暖流中爆开的各类春花才盛开不足一周就凋落,人们忙换冬衣,各地也迅速开展冬小麦、蔬菜防冻工作。

当天,山东各地气温下降明显,最低气温大部分在5℃以下,前后冷暖差异巨大,民众体感再次“穿越”到冬日的寒冷。

记者在济南街头看到,女生们“恋恋不舍”地将前几日单薄的春装衣裙改换回厚重的冬装,骑行者收起裸露的“脚踝”重新戴上帽子、围巾。放眼社交平台,尽是“二八月乱穿衣”“昨天穿纱今天棉”“羽绒服再出战”“气温满二十减十五”的感慨。

山东35度干旱(山东遭穿越式降温)(2)

3月17日,山东济南,市民在寒风中出行。当日,济南迎降温天气。 梁犇 摄

当日,在济南市百花公园内,刚刚盛开的白玉兰花在一夜风雨后,很多花瓣已飘落,一些挂在枝头的也卷曲变色,不复往日神华。路边一夜盛开的紫叶李、早开的杏花也纷纷随风雨飘零,化为尘泥。很多人在朋友圈感叹,“今年的花季过早湮灭在一场寒潮中”。

据山东省气象部门预计,这场寒潮将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济南“跳伞”式降温,幅度达到15℃,当地气象台3月17日15时15分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信号。

呼啸的北风夹杂着“贵如油”的春雨,让刚刚万物复苏的农业大省山东也“闪了一下腰”。“隔天如换季”的天气大戏,让已经“卯足劲”拔节生长的冬小麦、大棚蔬菜等,开启“防冻”模式。

眼下,齐鲁大地上的麦苗已全部返青,3月下旬将陆续进入起身拔节期,冬小麦抗寒能力下降、易遭受冻害。在德州、聊城等地,农业专家指导农户在打药时可以加上抗冻药剂以及腐殖酸叶面肥,应对寒潮冻害。而潍坊寿光市、菏泽市定陶区等地的蔬菜大棚内,农户通过开启增温灯、加盖棉被等方式,控制棚内温湿度,保证蔬菜正常生长。

山东35度干旱(山东遭穿越式降温)(3)

济南市市中区交警大队女子中队执勤民警在寒风中疏导交通。 解旺 摄

为应对本轮寒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下发了《关于做好低温寒潮大风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已全部返青的冬小麦防冻工作,组织农户因地制宜追肥浇水,划锄镇压,喷施化控剂,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提高抗冻能力;做好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的防寒工作。

记者注意到,借助本轮强对流天气,日照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发射增雨火箭弹43枚。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缓解了农田旱情,增加了土壤墒情。

据中央气象台预测,3月下旬冷空气较为活跃,除了青藏高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外,中国其他大部地区平均气温都将较常年同期偏低1℃—2℃。此轮“倒春寒”结束后,山东各地气温将在3月23日开始缓慢回升。(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