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坪,在延安城的西北方向这个名字有些诗意坪,泛指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如:草坪、地坪、坝坪、停机坪中国西北黄土地区的黄土阶地或台地也叫作“坪”这里处于两座并列的山脚下的一片台地,一条山溪从两山只间缓缓流出,可谓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当年的八路军总司令部就选址这里,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西线一日游必去景点?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西线一日游必去景点(红色游记之82依山傍水)

西线一日游必去景点

王家坪,在延安城的西北方向。这个名字有些诗意。坪,泛指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如:草坪、地坪、坝坪、停机坪。中国西北黄土地区的黄土阶地或台地也叫作“坪”。这里处于两座并列的山脚下的一片台地,一条山溪从两山只间缓缓流出,可谓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当年的八路军总司令部就选址这里。

王家坪的大门直接对着一条朝南的小路。大门不宽,也很简朴。两侧是石砌的墙垛子,两堵墙垛子上面用一幅弧形的铁艺相连,铁艺之上镶嵌着一行大字,颜色有些褪掉,但可以看清是“八路军总司令部住址王家坪”。

进入这个旧址大门,我首先看了这里的旧址分布图。军委机关有:秘书厅(后改为办公厅)、作战部、高参室、外事组、作战研究室、资料室、总务处、通讯处等;总部机关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等。现在对外开放的有军委礼堂、政治部会议室、军委会议室,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旧居等。

然后,看到的是右前面的军委礼堂。它南北向列在路边,是一座高大宽敞、四角翘起的大瓦房。屋脊部分隆起,有气窗。它靠路的这侧有九扇窗户一扇门,而入口却在房屋南端的山墙上开。门口东西两侧各有一扇又窄又高的木棱窗户。

在身着绿色军装的年轻讲解员引领下,我随着众多的游客走进这座中央军委礼堂,静静地听着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王家坪曾经是中央领导、军委机关所在地。这座礼堂是由三五九旅木工伍积禅设计,于1943年建造的。这里除了召开各种高级干部、军事会议外,还经常有群众活动和外事接待工作。1943年12月,为了总结交流大生产运动的经验,八路军总部在这里举行了欢迎劳动英雄大会,朱德总司令代表八路军总部向劳动英雄致了欢迎词。

1946年1月,中外记者参观团来延安,中央在这里举行欢迎大会。同年7月和8月,美国观察组曾先后两批来延安,也是在这里举行活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央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庆祝抗战胜利大会……”

是的,我看到里面还保留着当年庆祝抗战胜利的会场。主席台前的上方还悬挂着大红标语条幅,上面的大字是“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主席台后面的幕布上挂着“庆祝抗战胜利大会”的会标。会标下面是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礼堂两侧墙壁上每两扇窗户之间的墙垛子上都挂着一幅领袖和群众欢庆胜利的大照片。

里面有一张照片是群众敲锣打鼓的情景。介绍说,1946年元霄佳节,为了感谢党中央、毛泽东给边区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边区劳动英雄杨步浩和当地的群众特意制作了一块“人民救星”金字匾,率领川口区六乡的秧歌队,敲锣打鼓地来到王家坪,敬献给毛泽东。

还有一张是1946年9月17日毛泽东会见三五九旅旅长王震的照片。照片上的王震,面容削瘦,满腮胡须,他是率领南下支队刚从中原突围回到延安。王震向毛泽东汇报了部队南下浴血奋战的经历,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导游介绍说,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机关在这里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日寇投降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部由这里撤离,转战陕北。

这段历史,我也知道一些。国民党胡宗南军队1947年3月18日占领延安后,这座礼堂也被敌军占用。1948年4月20日,胡宗南下达撤退的命令时,这里正在演出,许多演员来不及卸装,就只好随如惊弓之鸟的胡宗南军队狼狈逃窜,所以礼堂建筑保存完好。

讲解员说:王家坪革命旧址以小溪为界,分南北两院,南院为政治部,北院为司令部。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司令部(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同志和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负责同志住过的地方。

走出礼堂,斜对面是华侨救国联合会旧址。我就自己慢慢开始瞻仰这些旧址。

走过一座简陋的小木桥,便到了八路军总部。前院有军委会议室,也叫作战研究室,八路军许多重要军事行动都是在这里作出决定。

平铺着白色桌布的桌上,白瓷茶壶、茶杯、烟灰缸及围在桌边的木椅还照原来的样子摆放着,好像指挥员刚刚还在开会,讨论作战计划的声音还萦绕在耳边。

军委会议室看起来有两间房这么大。介绍说,这里主要是参谋人员将所得到的国内、国外的军事情报汇集起来进行分析,并汇报给首长,供中央决策时参考。每周末召开一次例会。

1946年3月4日,军事三人小组美方代表马歇尔来延安时,参观了这里。他看了后觉得不可思议。就说:“共产党领导100多万军队,延安山沟里的统帅部却只有这么点儿大!”

毛主席说:“我们这个统帅部只发布作战命令,其他什么也不发。要衣服没有,要粮食也没有,要钱也没有,要枪要炮也没有。”

后院是朱德总司令的住所。1941年3月,朱德从扬家岭搬到这里,一直住到1945年8月离开。

这里正面有三孔窑洞,右起分别为办公室、会客室、寝室。寝室里这张照片是1943年朱总司令和夫人康克清在桃林公园的合影。

朱德在此居住期间,同毛泽东领导了抗日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召开了党的七大,起草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在给抗大学员讲话中他说: “现在党中央发给你们每人三件宝:第一件是老镢头,第二件是枪杆子,第三件是笔杆子。”

作为全军总司令,他生活简朴,从不搞特殊化。他的衣服和鞋袜总是补了又补,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小小的土炕旁,摆放的这架他用过的脚踏纺车,就可以说明总司令是与战士打成一片的。

介绍说,院里这两棵高大挺拔的柳树是当年朱德亲手栽的。旁边这块当年被誉为“小南泥湾”的小菜园也是他亲自开垦的,里面种过20多种蔬菜,总司令用它招待过许多前线回来的将士。

我来到参谋部小院。这里有三孔窑洞,分别是总参谋长叶剑英的办公室、会客室和寝室。

1947年3月初,为了指挥延安保卫战,彭德怀也由枣园迁住这里。在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中,彭德怀雄才大略,指挥若定,连战连捷。

沙家店战役胜利后,毛泽东又一次为他题写了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赠诗。

墙上的照片,一张是1947年撤离延安前夕,朱德、彭德怀在延安南门外召开的保卫延安动员大会上照的;另一张是1944年元旦,彭德怀与夫人蒲安修及蔡畅、刘志兰在杨家岭的合影。

从北院回来到南院,首先经过的是路边的毛泽东旧居。这是一座单独的瓦房,只有小小的两间。

里面的介绍说,1946年,毛泽东由枣园搬到王家坪来居住。在这里,毛泽东先后写了《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有八篇。

1947年,国民党胡宗南部向陕甘宁边区发动了重点进攻,派大批飞机在王家坪上空轮番轰炸,扔下了许多炸弹。

这时,毛泽东仍镇静地坐在桌前工作。警卫员多次请主席到防空洞里去。他总是说:不要紧,窑没事,厚着呢。

正说着,警卫员石国瑞从外面捡了一块弹片拿来给毛泽东看。他接过弹片在手里掂了掂,说:这个很好啊!可以打两把菜刀用。

三月,敌人逼近延安的南大门。当时情况很紧急,大家都劝毛泽东早点离开延安。他笑着说:不要紧,来得及,大路朝天,一人半边,他走他的,我走我的。他在那个山头,我在这个山头,没有什么可怕的。

毛泽东旧居旁是“王家坪警卫班”旧址。

总政治部组织部和周恩来旧居是一栋房屋。 这两间普通的平房,是政治部会议室。

1946年1月,毛泽东由枣园搬到王家坪后,这里就作为毛泽东会客的地方。

1947年3月14日,也就是撤离延安之前,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保卫延安的部队新四旅的张贤约、黄振棠、程悦长等负责同志,同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反复阐明放弃延安的重大意义。

毛泽东说:延安是要保的。但今天放弃延安,就意味着将来要解放西安,解放南京,解放全中国。

毛泽东还指示说,我们的战术是“蘑菇战术”。就是牵着敌人的鼻子在山沟里团团转,把敌人肥的拖瘦,瘦的拖垮,拖的精疲力尽,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把它各个歼灭。现在你们的主要任务是拖住敌人,让他们陷入这里拔不出脚来。除了你们,再加上我毛泽东,还有新华社,我们一起留在陕北。

毛主席的话,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信心。

临结束时,毛泽东又嘱咐说:“回去以后,要给战士们讲清楚撤离延安的道理,告诉大家,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还是要回到延安的。”

毛泽东把同志们送到门口,一面和大家握手,一面笑着说:“好啊!我们下次在哪里见面呢?可能不是延安了,也许是南京、上海或者是北平吧!”

历史完全证实了毛泽东的英明预见。国民党1947年3月18日占领延安,解放军于1948年4月22 日收复了延安,敌人占领延安仅仅一年一个月零三天,延安又回到人民的手中。

在撤离延安的一年零5天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几百人,行程2000华里,路经12个县,居住过38个村镇,同陕北人民一起同甘共苦、并肩战斗,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陕甘宁边区和全国人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

在毛泽东旧居旁的这棵柳树旁,有一张毛主席和儿子毛岸英的合影。这是摄影师师哲为毛泽东父子拍摄的。

照片的下面有一张小石桌和几个小石凳。这就是当年毛泽东和儿子亲切谈话的地方,毛泽东也就是从这里送儿子去上劳动大学的。

1946年1月7日,毛岸英从莫斯科毕业后回到延安,与自己分别了20年的父亲终于团聚了。

4月初的一天下午,父子俩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毛泽东对儿子语重心长地说:“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但学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这是不完全的。你需要上另一个大学,这个大学中国过去没有,外国也没有,这就是‘劳动大学。’在这个大学里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于是,毛岸英遵照父亲的教导,去吴家枣园上了“劳动大学”,成了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吴满有的一名学生。在农村这所“劳动大学”毛岸英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各种农业生产技术,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学会了耕地、点籽、施肥等主要农活,而且了解了农村社会情况,同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秋天,岸英背着自己生产的小米,身穿粗布衣、头扎白羊肚毛巾,面孔黝黑,用一双厚厚老茧的双手,给父亲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岸英回来后,被分到中宣部工作。

1946年3月4日,最高军事三人小组成员和美国驻华特使马歇尔、国民党代表张治中、中共代表周恩来及军调委三名委员罗伯逊、郑介民、叶剑英回到延安,在这里与毛泽东就有关停战协定、政协会议、军队整编等问题进行了友好会谈。

1946年11月,蒋介石撕下了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纱,下令胡宗南部进攻陕甘宁边区。宣告了抗战结束以来长达15个月的国共和谈结束,一手关闭了“和谈”大门。

毛泽东电告中共代表团返回延安。11月18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回到延安。

毛泽东、朱德亲自到机场迎接。这张照片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在延安机场的合影。

在半个多世纪前的那些烽火岁月里,王家坪作为八路军最高军事机关,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瞻仰旧址,重温历史,感受着让人热血沸腾的党群情、军民情、父子情,仍然令我心潮难平。

王家坪,你是一座依山傍水的革命坪,真正中国特色的革命坪。

2016年6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