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特殊矿产(阿富汗矿产令人眼红)(1)

文/行走斯图卡

一些西方媒体已经注意到,阿富汗不仅是一个常年战乱之地,而且还是一个大宝藏,那里的地下埋藏着让很多人眼红的矿产资源。他们发现,中国获得这些矿,似乎已经没有了阻碍。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提到,自2001年美国进入阿富汗之后,地质学家们在那里找到了“让人痴迷”的矿产:价值高达1万亿美元的稀土资源,全球目前已经探明最丰富的锂矿,除此之外还有高品相的铁矿,以及铜矿、铝矿。8月17日的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在新闻节目中,嘉宾毫不掩饰对中国可能开发阿富汗矿产资源的担忧,他说“世界必须监视中国的一举一动,因为中国可能会开发阿富汗的稀土资源”。

稀土资源的重要性无需赘述,中国主导着全球稀土市场,不仅仅是开采,更多的是提炼。目前全球市场上大多数稀土元素的提炼和初加工都主要在中国完成,其中有一些甚至只能在中国进行。

锂矿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五角大楼在2010年的一份备忘录中,将阿富汗形容为“锂矿资源领域的沙特”,但由于常年战乱,这里绝大多数矿产资源都无法得到正常开发。在美国之前制定的“清洁能源供应链”战略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依托阿富汗的锂矿资源,将中国市场剥离出去,但是现在塔利班掌权后,“中国可能会和阿富汗一起将美国剥离出这个供应链”。

当然,美媒也注意到很多客观的限制因素,比如阿富汗内部局势仍然没有完全稳定,军阀割据的风险依旧存在;阿富汗本地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缺乏道路、电力、物流等设施,这些都阻碍着外界对阿富汗的开发利用。

那么中国是什么态度呢?据外交部网站8月18日报道,发言人赵立坚在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希望阿富汗国内各派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避免发生新的战乱和人道主义灾难,推动阿富汗局势实现平稳过渡;中方始终奉行面向全体阿富汗人民的友好政策,将继续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阿富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帮助。

中方的态度其实是一贯的、明确的,阿富汗是块宝地,中国也乐意投资开发这个地方,但前提是阿富汗执政者必须证明自己是值得合作的对象。如何做?其实王毅外长此前在天津会见塔利班政治委员会负责人巴拉达尔时,就已经提出了我们的关切:除了在阿富汗国内建立开放包容的政治体制外,还要切实履行反恐承诺,与基地、东突等国际恐怖组织做到完全切割。

事实上,在阿富汗局势突变之前,中国、巴基斯坦、阿富汗三方就一直保持着外交等渠道的沟通,探讨将“中巴经济走廊”向阿富汗境内延伸,对阿富汗的开发也是符合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

阿富汗局势未来的走向还没有完全明朗,塔利班要获得外界的认可,还需要做什么事情,显然中国也不会贸然将手里的牌打出去;有专家认为,“未来对中国和阿富汗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当然机遇也是并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