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减肥道路上屡败屡战的我(从披荆斩棘的哥哥聊减肥)(1)

昨天看了《披荆斩棘的哥哥》,发现两个问题,一是,一群男明星和一群女明星一样,凑一块都很聒噪;另一个是,他们的话题还是绕不开减肥。

我也苦减肥难久矣。

但你总会被明细减肥打脸。且不说他们日常保持身材,一溜烟的瘦,就是他们动不动就是一个月瘦几十斤的这种奇迹屡屡发生就足够令我等减肥难的人咂舌了。

于是屡次减肥失败的我,昨晚深深的做了一次反省。

不得不承认,我们做很多事情都需要驱动。总得找到一股力量驱动自己迈出那一步,向着一个目标去出发。

那对于减肥来说,大部分人的驱动是“健康驱动”和“形体驱动”。就是为了更健康而减肥,或者是为了更好看去减肥。后者又多于前者。

也因此,女性减肥成功者多于男性。因为“健康”和“形体”的焦虑,男性都弱于女性。

但我有一个未经调研,极为主观,非常不成熟的观点,那就是明星减肥成功率远远高于一般素人。

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他们还有一个驱动,这个驱动力远远强于“健康”和“形体”,那就是:利益驱动。

潘玮柏为了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暴瘦26斤。是为了艺术献身吗?显然不是。

如你所知,多少明星发现不用减肥也可以在娱乐圈挣得盆满钵满的时候,他们对于身材就开始摆烂了。甚至在综艺节目中多次扬言要减肥,也都以失败告终。

潘玮柏以“潘帅”人设混迹歌坛,他自己也非常清楚,忽一日以肥胖油腻身材重回大众视野,将会是一个多大的惊叹号。当然,资本也不会容许。

你一定会提到不少演员艺人为了电影作品胖了又瘦,瘦了又胖的橡皮泥式身材管理。比如邓超拍《影》、郑凯拍《超越》,当然还有阿米尔·汗拍《摔跤吧,爸爸》。我认为这其中“利益驱动”仍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减肥道路上屡败屡战的我(从披荆斩棘的哥哥聊减肥)(2)

在减肥道路上屡败屡战的我(从披荆斩棘的哥哥聊减肥)(3)

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一部电影能否拍完肯定决定了他们的片酬是否到位,更何况,作品本身就是延续演员生命的重要砝码。

有人希望通过一部非常付出的电影翻红,有人希望通过一部非常付出的电影爆红,有人就是希望顺利拍完拿到高额片酬,这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驱动”。

但如果这部电影0片酬···。

在减肥道路上屡败屡战的我(从披荆斩棘的哥哥聊减肥)(4)

我承认以上观点有些小人之心,甚至会伤害像阿米尔·汗在影迷心中的神圣地位。但咱要说,我只是举例子,从大数据角度来说,我认为“利益驱动”还是那些明星减肥的重要动力。

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尤其中年男人,不需要为求偶而注意形体,身体也还能抗造。若不是谁说给我几十上百万,我减肥实在是很难坚持。

我应该是有点太看得起自己了,不用几十上百万,几千上万,我就可以给你在短时间内呈现一个苗条的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