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觉中国
新民晚报讯(记者 张炯强)中国纺织历史悠久,“男耕女织”,源远流长,那么是在什么时候我们的老祖先就开始纺纱织布?“纺织”到底是什么?从古至今,“中国纺织”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时代变迁?对于这一系列的疑问,读者可以从一本史论著作中找到最权威、最全面的回答。
由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历时前后8年编纂完成的《中国纺织通史》下月在沪首发。该书作为我国首部全面论述原始手工生产到当代动力机器生产的纺织业发展通史,完整、全面地研究、梳理了其在我国七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填补空白、惠及当代、传世久远,将对我国甚至世界纺织学术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图说:编写团队专家云集
《中国纺织通史》的内容指出:我国的纺织文化和传统文化已经深深融合,密不可分。书中统计了东汉的《说文解字》关于纺织的汉字,其中“系”旁的字267个,带有“巾”旁的75个,“衣”旁的120多个等,都直接或间接和纺织有关,从侧面证明了纺织技术在封建社会前期已经大体成熟。此外,中文里和纺织无关的抽象名词也不少来源于纺织,“分析”来源于纺麻,“综合’”、“组织”来源于织造,“青出于蓝”来源于植物染色等等。
图说:纺织文化和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书中在吸取相关史籍、论著、考古报告、出土实物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等重要资料精华的基础上,不仅详细介绍了蚕丝抽缫、斜织机等一系列的古代纺织技术,并且对于现代不断扩展的纺织技术外延也有最新的记录,如“十一五”以来,新型溶剂法纤维素纤维、聚乳酸纤维等生物质纤维原料的研发成功促进了抗菌、可降解的医用卫生材料的开发应用;东华大学研制的“半刚性电池基板玻璃纤维网格材料”研究成果在“天宫一号”上得到应用等。
《中国纺织通史》于2012年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共计200余万字,配有技术示意图、古籍剪影、文物照片等近千余张珍贵插图。该书的出版能惠及今后纺织和相关领域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对我国纺织史学科的建设和年轻人才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远期作用,并进一步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倡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