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徽派建筑(一座深藏不露的)(1)

南京、苏州、杭州、上海……在富饶繁华的长江三角洲,你或许很熟悉这些城市,但你晓得“溧阳”吗?

处于沪宁杭金三角区内,由江苏省常州市代管的县级市——溧阳,深藏不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出了苏杭,美在溧阳。”坐拥万亩南山竹海、“江南明珠”天目湖、网红“1号公路”,这里的秀丽山水,让人一见倾心。

溧阳市徽派建筑(一座深藏不露的)(2)

溧阳南山竹海

溧阳是一座“有颜值”的城市,但除了“长三角后花园”“世界长寿之乡”的称号外,这里还是“中国建筑之乡”。

从1990年撤县设市至今三十余年,溧阳的建筑产业,支撑着其快速跳动的经济脉搏。

因建安而兴的小城

今年一季度,溧阳建筑业又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建筑业企业累计完成施工产值204亿元,比去年同期196亿元,增加8亿元,实现劳务收入63.2亿元,均同比增长4%;完成入库税收10.6亿元,同比增长6.3%,具备资质建筑企业共527家。

如今,建筑业是溧阳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从业人员超1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28%来自建筑业,地方税收1/5来自建筑业。

溧阳市徽派建筑(一座深藏不露的)(3)

“中国建筑之乡”溧阳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回头看,溧阳因建筑安装而兴,溧阳人亲手筑起这座实力之城。

上世纪30年代初期,百废待兴的中国迎来发展的一段黄金时期。为了养家糊口,第一批“吃螃蟹”的溧阳人走出田间地头闯进上海滩。当时,上海24层国际饭店、17层三马路巡捕房的打桩工程,上海大舞台50吨承重梁、商务印书馆30吨大梁的安装等,都有溧阳工匠的参与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溧阳的能工巧匠们更是在安装方面大显神通:上海中苏友好大厦顶端3吨重的五角星、北京人民大会堂大厅屋架、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海大中华橡胶厂30 吨进口锅炉等许多工程都打上了“溧阳安装”的印记。

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深入,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纷纷放下锄头,外出寻找致富门路,搞起建筑安装,“一只葫芦闯天下,一把泥刀走四方”,溧阳的建筑业队伍也就逐渐发展壮大,名气大涨。

1990年,以撤县设市为契机,溧阳正式组建建筑工程管理局,建筑业的行业地位得到充分认可。

溧阳市徽派建筑(一座深藏不露的)(4)

出了苏杭,美在溧阳

2011年溧阳获评“江苏省建筑强市”;2012年获评“中国建筑之乡”,建筑业成为了溧阳的富民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2017年实现产值超百亿、税收过亿企业、特级资质企业和实现鲁班奖工程突破的历史性辉煌;2019年建筑业施工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近几年溧阳建筑业逆势上扬,持续再发力……

工匠精神生生不息

如果要说一个行业在溧阳人际之间的渗透率,那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可谓数一数二。生活在溧阳的人,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与建筑业息息相关的,还有建材行业。

“这两年门窗的生意不好做啊,但我们还是把门店升级扩大了,去年取得了1500万元的业绩……”

荣哥(化名)经营的门窗店位于溧阳苏浙皖边界市场的大门侧,位置十分显眼。市场经营的种类繁多,有粮油、农副产品、建筑装潢装饰材料、电工材料、化工产品、家具、家用电器等,顾客来来往往。

溧阳市徽派建筑(一座深藏不露的)(5)

位置优越的门面

2020年,荣哥从大哥大嫂手中接回了现在的门窗店,2021年,他把原来200平方米的店面升级改造成了1000平方米的三层大店,这一举动也让门店在21年实现了1500万元的业绩,这在当地建材市场属于相当不错的成绩。

荣哥与建材行业的相遇,如似偶然但又命中注定。

1995年以前,他曾是一名木匠,拥有一门谋生的木工手艺,这一身份也为他之后的事业景图定下了底色。在朋友的说服下,1995年开始,他正式进入到建材行业,开始自己开店做生意,这些年先后尝试做过五金、木材、板材、卫浴、玻璃、门窗等品类,建材行业的所有品类几乎都尝试过。

在接手现在的门窗店之前,门店由其大哥大嫂负责经营。大嫂95年就跟着荣哥做生意,到了2012年,大嫂和大哥单独负责一家门店,最初店内业务主要以做门为主,大嫂负责在店里接待客户,大哥则负责测量尺寸和送货安装。由于只做门,品类较单一,经营相对轻松,因此夫妻两人就能完成所有事务。

溧阳市徽派建筑(一座深藏不露的)(6)

门店内产品展示

但到了2018年,为了契合市场需求的变化,店里新增了做窗的生意。品类增多、做窗设计复杂、加上门窗市场竞争大,很快他们就发现只有两人已经不足以支撑门店发展了。2020年,店里开始建立了专业的团队,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现在门店员工大约有十几号人,包含销售、设计师、售后、安装团队等。由于门窗安装,需要测量和上门服务,因此客户人群主要还是以线下本地客户为主,客单价在3万-50万元不等。门店的客流量也比较可观,有时每天能接待十几波客人。

虽然溧阳的工资收入比较好,消费较高,客户人群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建材行业的竞争还是十分激烈,据了解,2021年当地门窗行业新增了近百户竞争对手。开门窗店,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建设团队、定期维护客户资源、开发新客户等,劳心费神。

溧阳市徽派建筑(一座深藏不露的)(7)

门店内产品展示

2021年大哥大嫂把店面交给荣哥后,由荣哥负责整体的经营,大嫂大哥则继续留在店里帮忙,大嫂负责下单汇款,大哥负责量尺寸安装,店内的团队也是各怀本领。比如销售们,为了寻找客源,他们化身为“混群”高手,一打探到哪些新盘小区即将交楼,就想方设法进到微信群内互动,以获取一波有需求的客户。

谈及门店的未来,荣哥表示,虽然这十几二十年一路摸爬滚打过来了,但市场始终风云变幻,难以预判,像把店面升级成千方大店,其实也是一种冒险行为,但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心尽力做好。

初代溧阳建筑人的“工匠精神”,依旧流淌在这代溧阳人的身上。

建筑之乡未来可期

秉承着“工匠精神”,溧阳建筑业从小富即安到做大做强,再到树立行业王牌,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前几年,溧阳建筑业曾陷入低迷,年产值持续在550亿元左右徘徊。为此,17年溧阳市果断决策,制订了《建筑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三年行动计划》,扭转了建筑业下滑的局面。

“三年行动计划”积极鼓励建筑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强市场开拓,特别是2020年,溧阳建筑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建安企业创举不断:

天目集团在浙江石化吊起3000吨世界首台反应器;龙海集团在河南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签订百亿元框架协议,参建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获“鲁班奖”和“国优工程”双奖;苏华集团与越南南定燃煤电站项目形成战略合作,在17个国家有38个项目在建。

溧阳市徽派建筑(一座深藏不露的)(8)

溧阳处处涌动着高发展潜质

有了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去年,溧阳建筑业施工产值达1124亿元,地方税收贡献27.5亿元,分别增长12%、24.4%,迈入了江苏省建筑强市第一方阵。

在地方税收贡献上,苏华集团超4亿元,龙海集团、天目集团等建筑企业超3亿元。2021年,溧阳新增一级资质建筑企业10家。至此,溧阳已有特级资质建筑企业2家,一级资质建筑企业61家,二级资质建筑企业276家。此外,溧阳建筑业还荣获省级以上各类奖项14个。

溧阳市徽派建筑(一座深藏不露的)(9)

建筑之乡未来可期

为了推动建筑业高质发展,当地还制订了新的《精准扶持建筑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建筑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培养施工产值超200亿航母企业家。

2021年,溧阳的经济总量为1261.3亿元,经济增速达到了16.1%,增速位列常州第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5位,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与“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从“一只葫芦闯天下,一把泥刀走四方”到“十万大军创辉煌,建筑之乡美名扬”,处于沪宁杭金三角区内的溧阳,还将书写更多的故事……

-转载合作-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