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戏曲之一,历经两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已经成为吴楚地区大众最受欢迎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每逢重大节日,民间舞台上不乏黄梅戏的演出。

然而,纵观黄梅戏的历史,它的发展却充满曲折,甚至曾经一度被定义为伤风败俗的戏曲,禁止任何形式的演出。

黄梅戏现状及建议(浅析黄梅戏的发展史)(1)

1、黄梅戏:发端于乾隆末年的民间小戏

关于黄梅戏的起源,说法有很多,最为被认可的是黄梅戏源于黄梅县的说法:湖北黄梅县北部山区盛产茶叶,每年谷雨前后,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就会上山采茶。在采茶期间,为了打发采茶的无聊,一些青年男女就开始哼唱类似山歌的小调。

经过长时间积累,逐渐形成了很多形式相近、内容相近的曲调和唱词,这种曲调被称为采茶调,所以黄梅戏早期又被称为黄梅调、采茶调、采茶戏等。在今天的港台地区,仍然有很多人沿用黄梅调来称呼这种戏曲形式。

黄梅戏现状及建议(浅析黄梅戏的发展史)(2)

由于黄梅县依山临湖,极容易发生水灾.《黄梅县志》上有这样的记载: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到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共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其中大水灾60多次。

明末黄梅人石昆玉在其著作《桂公堤碑记》也提到:“黄梅背山面湖,民田尽薮泽中,江汉直注,彭蠡旁射,水患岁有。(明)永乐中,筑堤障之。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以堤为命。”

严重的水灾已经影响到了百姓的生活,面对生存困境,为了谋生,很多人开始举家外逃,一部分人逃到了距离不远的安徽省宿松县。

黄梅戏现状及建议(浅析黄梅戏的发展史)(3)

为了生存,一些老人、妇女们就开始依靠唱黄梅小调乞讨生活。黄梅小调也逐渐在安徽省开始传播,并逐渐被安徽当地的农民接受。当地居民在黄梅小调的基础上糅合了当地民歌和多种戏曲元素后,逐渐发展成了今天人们熟悉的艺术形式。

那么,黄梅戏究竟是如何被定义为伤风败俗的戏曲并不断遭到当时主流社会的封禁呢?

2、黄梅戏:屡次被禁,历经劫难经过改革终存活

原来,相传一百多年前,在安徽宿松县一个名叫崔佳坪的地方,住着陈吴两个大户人家。一天,陈家的一个小媳妇陶金华上山打猪草时,偷了吴家人的笋,被守山的吴家人金小毛发现,结果此事以一场男欢女爱私了终结。

黄梅戏现状及建议(浅析黄梅戏的发展史)(4)

可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件事很快就走漏了风声,有好事者把它编成小戏《偷笋》传唱,于是这出黄梅小戏广为流传,这便是早期黄梅小戏的唱词风格。由于内容偏于露骨,再加上早期的很多黄梅小调都有对男女情事和男欢女爱的渲染,比如小戏《烟花女自叹》展现的是妓女生活,《闺女自叹》讲述洞房生子的故事。这些来自民间的黄梅小调被当时的主流社会认为伤风败俗,因此很多地方政府明令禁止黄梅戏演出。

黄梅戏现状及建议(浅析黄梅戏的发展史)(5)

即便是到了1912年的民国元年,黄梅戏因为存在大量不健康导向的唱词,依旧被视为“淫戏”,禁止在城里演出。民国时期,政府曾先后六下禁令,取缔黄梅戏。

然而,黄梅戏并没有因为一纸禁令而销声匿迹,反而愈演愈烈。在那个网络不发达又缺少娱乐活动的年代,民间戏曲黄梅戏就像现代的电影、电视剧一样,成为底层人民茶余饭后重要的娱乐活动,老百姓对这种耳熟能详却又通俗好听的黄梅戏百看不厌。不过黄梅戏的流行依然只限于安庆周边的农村地区。

黄梅戏现状及建议(浅析黄梅戏的发展史)(6)

直到上世纪30年代,黄梅戏才开始逐渐向外传播,并且在黄梅戏唱词里,出现了汽车、烫发、留声机等现代词汇。

比如黄梅小戏《烟花女自叹》就有“买了一条绿绸裙改了式样,又买来了留声机,摆在奴家。”的唱词。这种被西方人称为“乡村歌剧”的黄梅小调已经嗅到了城市气息。

黄梅戏现状及建议(浅析黄梅戏的发展史)(7)

不被主流社会接受的黄梅戏,犹如亟待破土而出的幼苗,急需一个适合的生存环境。对于喜爱黄梅戏的从业者来说,他们同样期盼着有一个合法的舞台来演唱这种通俗小戏。

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普遍流传在安徽、湖北的小戏,究竟该走向何方?成为大多数戏班和戏曲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1950年4月初,喜欢看戏的毛主席在为新成立的戏曲研究中心上指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不久之后,周恩来针对戏曲改革工作也明确指出:地方戏尤其是民间小戏,形式单一活波,容易反映现代生活,并且也容易为群众接受,应该特别加以重视。

黄梅戏现状及建议(浅析黄梅戏的发展史)(8)

这算是对黄梅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由此开启了黄梅戏以改戏、改制、改人的三改运动。这次戏曲改良也对中国黄梅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戏曲爱好者王少舫和严凤英两人的提议下,传统小戏《偷笋》改编《打猪草》,并被定为成儿童剧,旨在表现友谊的淳朴和童真。

改变后的黄梅戏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1952年,改编后的《打猪草》第一次在上海大众剧院亮相,经典而优美的唱腔得到了极大地肯定,也是在这一年,上海《大公报》第一次正式用“黄梅戏”称呼这种民间戏曲,黄梅戏的名称也正式成为官名,原有的名称黄梅调、采茶戏等别名成为了历史。

《打猪草》在上海的这次精彩演出,赢得了极大的肯定,也为黄梅戏走向戏曲大舞台奠定了基础,当代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看完《打猪草》后说:“我仿佛闻到了农村中泥土的气味,闻到了山花的芳香。”

黄梅戏现状及建议(浅析黄梅戏的发展史)(9)

黄梅戏,从黄梅小调发展而来,这种唱词中飘散着浓郁的民歌风味的小调是底层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真实反映和总结,是劳动人民用声音对劳动最朴素的表达和吟唱。

黄梅小戏,它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清脆的唱腔给人带来别样的韵味,虽然曾经屡次被禁,历经战乱的摧残,但是最终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如今的黄梅戏,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黄梅戏:香飘海内外,一曲民间小调传唱千里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新生事物大量出现,电影和电视剧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此时的黄梅戏,就像被送上风口上的“猪”,搭上媒体的快车道,不断在电影、电视剧中展露风采,它以简洁明快的曲调以及通俗独特的唱腔,迅速风靡全国。那句很多人都会哼唱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就是来自黄梅戏《天仙配》。

黄梅戏现状及建议(浅析黄梅戏的发展史)(10)

随着电视、电影、互联网等的出现,大众的娱乐活动日渐丰富,黄梅戏这种传统的戏剧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但是却并不妨碍它的存在。电视、电影甚至某些重要的国家级戏曲盛会中依然有它的身影。电影《一代宗师邢绣娘》、电视剧《黄梅戏宗师传奇》等都有黄梅戏的故事。

相比其它戏剧,黄梅戏的出现距今不过200多年,它就像一个穷家小子,家底薄,没有靠山,屡遭封杀但是却最终完成逆袭,让自己从田间艺术走向了城市大舞台,并被列为中国五大戏剧之一。如今的黄梅戏,正在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向世界昭示着中国古老文明的绚烂和多彩。

黄梅戏,它不仅仅是劳作人民朴素生活最纯朴、最真实的反映;是劳动人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宝贵财产,值得我们每一个后人珍视和爱护。

参考资料:

(1)书籍:《黄梅戏史话》

(2)黄梅采茶戏《逃水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