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1)

忻州景区——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

吴杰强 图/文

记得大约在93-94年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只有过一次外出旅游的经历。那时候父母双职工算是好家庭,当时生活并不像现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尤其吃肉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也不是天天有,顿顿有。一星期吃一次就不错了,那时候还用肉票。记得爸爸买肉也是喜欢多买肥肉,炼了猪油平时炒菜香。所以说出去旅游那时候就更难遇,几乎没有。只有我的发小李瑜他爸爸是火车司机,他旅游的比较多,经常叫我看他那一箱子各地买回来的地图,当时羡慕不已。那一年旅游好像是爸爸在管涔山林业局闫家村林场工作时候,单位组织去的,能带家属,这样我和姐姐妈妈还有奶奶都去了,当时奶奶是自费。就这样我生平第一次旅游就出发了。回忆这些,是因为我们去的是五台山,坐着当时租的的轿子车(方言--90年代的班车)。由于那时候没有高速,走的县级公路。印象从岢岚县宋家沟乡闫家村林场出发走了近一天才到,最印象深刻的是最后的盘山路。后来据我了解就是五台山的西线入山口。就这样我与五台山结下第一次不解之缘。

再去五台山就是2008年在山西画报驻忻州市记者站工作以后了,比较多多为公务活动。每次去也匆匆,来也匆匆,没有多少新的感悟。一切的感受在2008年9月10日这一天改变了我对五台山的认识,那几天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委派,加拿大籍专家桑赛尔(Jim Thorsell)、日本籍专家杉尾伸太郎(Shintaro SUGIO)先生,于9月9日至12日正式对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提名地五台山进行了实地考察。我和伯伯被指定专职摄影,他负责拍摄来自日本的世界文化遗产评定专家杉尾伸太郎摄影纪录工作,我负责拍摄来自加拿大的世界自然遗产评定专家桑赛尔摄影纪录工作。我们这一组于10日早上第一站来到了五台山之巅,华北屋脊——北台顶。就是这一次公务拍摄活动改变了我对五台山认识,并深深的爱上这个世界著名并唯一的汉藏佛教并存的佛教圣地。因为之前不爱学习的我并没有阅读过关于五台山由来的书籍,上了北台顶我才知道五台山为什么叫五台山。所以我认为以前我来五台山相当于没去。没有上过台顶的朝拜者就没有真正来过五台山,也没有感受到五台山真真的神奇之处。后来因为公务原因多次到访北台顶,还有东台和南台顶,遗憾的是还没有去过中台和西台顶。台顶文化绝对是五台山不可或缺的文化核心和精髓。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五方文殊又是每一座台顶的佛教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朝拜者朝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光“五方文殊”,就连五台山知名度最高,香火最旺的五爷庙中供奉的“五爷”广济龙王,出自于北台顶的龙王庙。有一说是这样的,传说这五爷是广济龙王的五太子,本相鳌龙,名叫圣衍,是佛教传说中的财神。这位于五台山海拔三千米的北台顶广济龙王祠,就是当地百姓专门为他修建的。后来为了更多的百姓上香方便,便把五爷从北台顶上请到了山下的五爷庙里。所以我说的没有去过台顶就没有真正来过五台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下面我整理一些关于北台顶的介绍请大家阅读后看图,文字来源于百度百科、太原道等。

五台山的五座主峰,以五方来命名,分别称为东台、北台、西台、南台、中台。其中,东台、北台、西台、中台为一列山脉,南立为峰。山石多为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组成,强度较大,不易剥蚀。形成了山顶平缓,可降飞机;沟谷纵深,状如 U形的特殊风貌。五座台顶,又各具景观。东有离岳火珠,北有玉涧琼脂,西有丽农瑶室,南有洞光珠树,中峰则有自明之金,环光之壁。一代诗宗元好问惊叹:“此景祗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每个台顶上供奉一位文殊菩萨,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

北台又称叶斗蜂,台顶面积37万平方米,地势平广,周围2公里,从下面仰望,云浮山腰,巅摩斗杓,故又名叶斗峰。叶斗峰海拔3061米,顶天立地,为五台之最高峰,同时也是华北地区的海拔最高纪录为“华北屋脊”。台顶气候非常寒冷,通常每年10月便会下雪,翌年5月才会融雪。除每年6至9月外,其它月份也不便登台顶。据说这里冬季有一种极狂烈的大风,能把小树连根拔起,所以台顶甚少林木。在北台观雪,令人叫绝。下雪时,周围漫天飘飞,只见群山被白雪覆盖,大大小小,千姿百态,好一片银色世界。

北台顶主要建筑有灵应寺、隐峰塔、南天门。灵应寺创建于隋代,坐北朝南,原有山门三间,门额悬挂「敕建大台北顶」巨型匾额。东西两间,内置石碑各三通,石碑记载了历代对灵应寺的兴建等情况。2001年,灵应寺再度扩建和维修。新建文殊殿五间、龙王殿三间及石牌坊一座,均为汉白玉石砌筑。大殿单檐歇山顶,门窗拱券,前置廊,门前左右各置石狮一尊,左右偏殿为悬山顶,廊间柱头饰以石制斗拱,整体设施简洁明快,稳重大方。龙王殿置於两米高的高台上,面阔三间,拱卷式门洞,也是单檐歇山顶。殿前有汉白玉石雕护栏,护栏栏板浮雕各种各样的花卉、草叶纹饰,极为壮观沿山门向北为北极玄宫,即灵应寺过殿。原殿内正面有韦驮菩萨像,韦驮菩萨四周有坐佛八尊。隐峰塔在龙王殿东、是北台顶一大灵迹,是为纪念唐代高僧隐峰禅师而建的。隐峰禅师,俗姓邓,今福建省邵武人,唐代著名高僧,经常冬居衡岳,夏处清凉,其圆寂後,後人将其火化,并取之舍利,在北台顶建塔藏之,故而塔名隐秀,精工细作,质感较强,是僧俗临顶必至之处。寺庙的南门又叫南天门,据说,在南天门旁放乐马,能让人时来运转,吉祥如意。外地游人如能有幸在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放乐马,更是情怀坦荡。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2)

南天门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3)

通往北台顶的朝台路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4)

照片中的狐狸是加拿大的世界自然遗产评定专家桑赛尔在登顶时候亲见,它为五台山成为“自然遗产”添了一笔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5)

龙王殿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6)

灵应寺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7)

黑龙潭,这里不是常年有水,见到它有水需要一定的善缘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8)

灵应寺钟楼,外面的人为加拿大籍专家桑赛尔(Jim Thorsell)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9)

龙王殿和灵应寺中间的连接路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10)

灵应寺鼓楼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11)

无垢文殊殿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12)

无垢文殊殿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13)

灵应寺中碑厅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14)

北台顶上的石头,据说叫“龙翻石”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15)

“龙翻石”与北台顶高山草甸共存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16)

北台顶山坡上的特殊“流石”地貌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17)

北台顶远处的东台顶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18)

北台顶的海拔地标,有好多网上文献说北台海拔3058米,这里标注3061.1米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19)

龙王殿中供奉的广济龙王“五爷”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20)

巡海龙湾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21)

无垢龙王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22)

龙母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23)

五谷龙王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24)

自在龙王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25)

守殿龙将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26)

五方文殊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27)

寺庙内一些有年代的佛像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28)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29)

石雕佛像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30)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31)

玉佛像

五台山五大台顶介绍(五台山之华北屋脊北台顶)(32)

寺内有好多不同年代、不同材质塑造的精美佛像,希望你有机会怀着一颗敬仰之心亲自朝拜一下北台。


作者:吴杰强 

中国摄影家协会 会员

中国著作权协会 会员 忻州市副首席代表

山西省摄影家协会 理事

山西摄影摄影家协会五台山分会 副秘书长

忻州市摄影家协会 副秘书长

原创作品,作者拥有全部著作权。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