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般的相遇

听说这是一部让无数人都扼腕叹息的电影。

两个精神世界百分百契合的人,在一起度过一段甜蜜时光之后,却没能一起敲开婚姻的大门。

我看完之后的第一感觉,是有些惋惜。

在每个人都越来越奇形怪状的今天,遇到一个合拍的人有多难得,只有经历过了的人才知道。

恋爱都是从一束花和告白开始的(花束般的恋爱不必惋惜)(1)

电影里的小麦和绢,他们同样喜欢电影、同样喜欢烟囱、同样喜欢纠结于一些莫名其妙的小问题。

相遇之初,是他们各自在餐厅跟另外的人约会。

尽管隔着好几张桌子,他们却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餐厅里的另外一对情侣。

他们在听歌,共享一个耳机。

恋爱都是从一束花和告白开始的(花束般的恋爱不必惋惜)(2)

小麦对自己的女伴说:"这样听歌的一看就是不懂音乐的人。"

而另一张桌子上的绢,也对自己的男伴说:"他们不尊重音乐。"

他们热情地跟各自的伴侣解释着,换来的却是同样的反应:"那不就是分享一首歌的方式吗?"

真的很真实。

相遇的偏差

在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中就有这么一段。

女人和男人在一个列车中转站坐着准备喝东西。

在服务生端上啤酒的时候,女人正在眺望远处的群山。

山在阳光下是白色的,而乡野则是灰褐色的干巴巴的一片。

女人突然对着男人说:"它们像一群白象。"

恋爱都是从一束花和告白开始的(花束般的恋爱不必惋惜)(3)

男人不明就里,直接把啤酒一饮而尽:"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头象。"

女人:"你是不会见过。"

男人:"我也许会见到的,光凭你说我不会见过,并不说明什么问题。"

他们又聊了一会,女人又说:"我刚才就在想,我说这些山看上去像一群白象,这比喻难道不妙?"

男人:"妙。"

跟一个不同频的人在一起,就恰如这个女人。

你看到的是"白象似的群山",但在他眼里,不过就是有些灰白的小山坡。

他不懂你的浪漫,你也无从理解他的务实。

但偏偏这样的情况才是生活中的大多数。

恋爱都是从一束花和告白开始的(花束般的恋爱不必惋惜)(4)

无数男男女女凑合在一起,互相忍受着彼此身上的不合适,美其名曰:"这就是生活。"

因此,在《花束般的恋爱》中,小麦和绢的相遇才显得弥足珍贵。

然而,正是因为它稀有,毁灭的时候,才格外让人刻骨铭心。

被偏差毁掉的爱情

电影中的小麦和绢,编剧让他们相识、相知、相恋,撒糖撒了大半部电影,最后却没有让他们在一起。

恋爱都是从一束花和告白开始的(花束般的恋爱不必惋惜)(5)

一开始,我也想不明白,如此能互相理解的两个人,为什么最后却分道扬镳。

难道恋爱谈久了,就都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倦怠的结局?

可现实生活中,明明也有那么多爱情长跑成功了的人啊。

恋爱都是从一束花和告白开始的(花束般的恋爱不必惋惜)(6)

后来跟朋友聊天,我才意识到,感情走向倦怠,几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而那些爱情长跑还能修成正果的,不过是凤毛麟角而已。

更多的,都是和平分手,然后迅速和另外一个人结婚。

说到底,小麦和绢,其实是有可能成为「凤毛麟角」的那一部分的。

但是他们终究是随了大流,分手,然后迅速和另外的人在一起。

我不甘心。

可回去看了好几遍,才终于发现,小麦和绢,本质上其实是两种人。

恋爱都是从一束花和告白开始的(花束般的恋爱不必惋惜)(7)

他们喜欢同样的电影、喜欢同样的书籍、喜欢纠结同样奇奇怪怪的问题。

这些都不足以说明什么。

在他们各自工作之后的那段时间,才是辨别他们是否是同一种人的关键时间点。

绢先小麦一步找到工作,不过只是一份糊口的工作,绢实际上并不喜欢。

小麦则继续给人画着插画,做着业余工作者。

可现实是残酷的。

恋爱都是从一束花和告白开始的(花束般的恋爱不必惋惜)(8)

没过多久,绢就感觉到那份工作就像一个黑洞,不断地抽走自己原本彩色的生命力;

小麦也遭遇了变故。

他的插画价格越来越便宜,甚至到了「你不接受这个价格,我们就选择印刷画」了的程度。

他们的生活开始变得捉襟见肘。

但这还不足以打败两个精神契合的年轻人。

真正的改变,是在小麦也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之后。

被生活撕掉的伪装

小麦脱下自己的便装,开始跟绢一样。

穿着体面的工作装,背着方方正正的背包,在大公司的格子间里开始兢兢业业。

进入了社会的人,终究都会变得跟校园里不一样。

恋爱都是从一束花和告白开始的(花束般的恋爱不必惋惜)(9)

比绢迟一步进入职场的小麦,很快就显示出了这种变化。

他不再在晚上跟绢一起聊书籍聊电影,取而代之的是加班加点完成公司的工作;

在新上映的电影和工作之间,他也选择了后者;

当他和绢的约会被临时提前的工作扰乱的时候,小麦心里的天平,第一时间也是倒向了工作。

他拼了命、花费了自己几乎百分之百的精力在工作上,就跟最初的绢一样。

恋爱都是从一束花和告白开始的(花束般的恋爱不必惋惜)(10)

只不过,后来的绢,选择了换掉工作,去做一份不那么稳定、也不那么体面,但胜在接近梦想的工作。

这才是他们渐行渐远的根本原因。

小麦选择了现实、而绢选择了继续前往星辰大海。

说他们是百分之百的精神契合,不如说,校园时期的他们,契合得够肤浅。

灵魂伴侣也需彼此包容

他们之间的不一样,其实在最后他们分手的话里已经说得很明白。

小麦不愿意就此分开,他说:"天底下哪对夫妻不是这样?就算两个人之间没有爱情了,照样结婚继续过的不也大有人在。"

恋爱都是从一束花和告白开始的(花束般的恋爱不必惋惜)(11)

"就算感情已经变了,照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继续过的不也大有人在,我们俩也可以……"

绢毫不犹豫就反驳他:"又要压缩理想吗?想着「人生反正也就这么回事了」地苟活着?"

这个故事,与其说是「天作之合各奔天涯」、「美好无疾而终」。

恋爱都是从一束花和告白开始的(花束般的恋爱不必惋惜)(12)

不如说,一开始,这就是一场在蒙蔽下开始的爱情。

被单纯的校园蒙蔽、被书里的美好蒙蔽、被电影里建构出来的故事蒙蔽。

生活终究是要落到实处的。

而当一切都触到了实处、仍然彼此包容前行的,才够资格谈一声「契合」。

毕竟,全世界都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又怎么会有两个相同的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