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区一般工作时间(只要社区需要有时间我就来)(1)

“您扫个码、测下体温再进。”

“又锻炼去了,天挺热的,赶紧回家喝点水,歇会儿。”

“36.3摄氏度,这体温挺合适。”

在北京西城区广内街道西便门东里社区西门卡口处,“西城大妈”陈雅兰和赵春凤不断地举起印有防疫二维码的团扇,让进入社区的居民扫码登记,同时不忘热情地和居民打着招呼。

“1983年小区建好后,我们就搬过来了,和大家已经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陈雅兰一边说着,一边查看居民的扫码结果,碰见手机反应不太灵敏的居民,她就耐心地跟对方一起等待结果,还不时摇动着扇子为焦急的居民降降温!

“我的大半生都在这个小区度过”

对于67岁的陈雅兰来说,她的大半生都是在这个小区渡过的,守住这个门就等于守护自己的家园,“你看现在居民都挺配合的,大家都知道防疫的重要性。只要社区没有疫情,苦点累点没什么的!”

东里社区并不大,但是一个小小的卡口值守却将“西城大妈”的奉献精神体现了出来。室外值守冬冷夏热,但是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降雪,这些西城大妈都在岗位上值守。夏季高温,身上的衣服干了又湿,她们也没有离开岗位;下雨的时候,为了不漏一人,她们走出亭子,打着伞举着二维码,方便骑车的居民们快速扫码、测温通过……

陈雅兰快人快语,“年轻的时候努力工作建设祖国,退休了咱们有什么能力就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国家好,为了老邻居们好。”

“只要社区需要,有时间我就来”

社区大妈都说:如果你想找赵春凤,去社区防疫卡口准没错!中午过后,气温逐渐升高,骄阳炙烤着大地,没有遮挡的卡口正是最晒的时候,这个时间参加卡口值守也是最辛苦的,58岁的赵春凤作为“西城大妈”里的“年轻人”,主动承担起这个时段的工作,一个班就坚守两个小时。

自疫情防控开始卡口值守以来,赵春凤从未缺席过值守任务。遇上建党百年、冬奥会保障以及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的安保工作,她更是踊跃报名,积极参与。

北京社区一般工作时间(只要社区需要有时间我就来)(2)

“只要社区需要,只要我有时间,我就来!”对于社区各项工作,赵春凤从不言辛苦,“我现在家里事情少,不用带孩子、照顾家人,负担比很多人轻,能干就多干点。”

提起赵春凤,东里社区治保主任张阳说:“这就是我们的志愿者,始终勤勤恳恳、认认真真,这种最朴实、最踏实的志愿者正体现了咱们西城大妈的风貌。”

只要召唤一声西城大妈就有回应

在平安志愿者的微信群里,要是有人临时需要代班,只要召唤一声,马上就会有很多人回应。西便门东里社区是个老小区,群里的志愿者年龄也普遍偏大,但是他们的坚守、热心、不计得失,以及整个志愿者团队的风气感染着年轻一辈的赵春凤、陈雅兰,也感动着张阳。“我们这儿很多志愿者都是这样的,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毫不吝惜自己的能力,能够值守的参加值守,身体不好的就扫扫地,即使不能参加社区活动了,也还是会为社区建设提建议……”

这些“西城大妈”们年轻的时候忙于工作,看着其他志愿者为了社区忙前忙后,退休后他们又加入“西城大妈”,继续守护家园,“西城大妈”的爱与责任就这样不断延续着。

来源: 北京政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