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BIO产品(即“绿色天然”之意)在法国兴起食物、化妆品甚至衣服都可以打出BIO牌号上世纪90年代,欧洲开始出现自然埋葬方式,现在这种环保的埋葬方式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西班牙墓园?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西班牙墓园(法国天然墓园)

西班牙墓园

近年来,BIO产品(即“绿色天然”之意)在法国兴起。食物、化妆品甚至衣服都可以打出BIO牌号。上世纪90年代,欧洲开始出现自然埋葬方式,现在这种环保的埋葬方式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

2014年,借助尼奥尔市政局的50000欧元补助,多米尼克·布丹先生在尼奥尔市建造了法国第一座“天然墓园”。他与设计师希望创造一个独特的生态空间,让逝者能以最自然的方式重回大自然怀抱。

与传统墓地相比,天然墓园既没有大理石碑、墓穴,也没有人造花。在这儿,死亡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不再是生命的戛然而止,而是一系列转变的开始。

此外,法国关于2020年起公共场所禁止使用农药的规定,以及人们墓地使用情况的变化,也许将促使更多人放弃传统混凝土墓地,转而选择天然墓园。

在德塞夫勒省(Deux-Sèvres)的首府尼奥尔市(Niort),有一座Souché“天然墓园”:没有大理石,也没有人造花,这是一处十分独特,而且价格并不高昂的长眠之所。这座不同寻常的墓园同时也体现了大自然中的生物多样性。

在天然墓园中,遗体和骨灰不经过化学防腐过程,而是以自然方式化为尘土:逝者安睡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棺材、骨灰瓮中。墓园里还有专供人们抛洒骨灰的“回忆公园“(Lejardin du souvenir)。

入口处,设计者引用了植物学家吉尔·克莱门特GillesClément的话语:“为了建造一个花园,你需要一块地,以及静谧的永恒”。

多米尼克 布丹先生(DominiqueBodin)同时负责管理尼奥尔市(Niort)十二座墓园。他向法新社记者透露,“我们想要创造一个独特的空间:在这儿,逝者能自然、安宁地在大地中长眠”。

这座“花园”处处展现出温柔、理性的设计风格:长凳,围栏,喷泉等均采用天然材料制作;植物恣意生长,绿色垃圾经生态系统循环回收;墓园内禁止使用农药,并严格限制使用燃油设备。

这是一片为所有人设计的空间:不管是无神论者、各教的信众,抑或是土葬、火葬拥护者。

负责人布丹先生说,“我们想把不同的生命元素都带到这个地方。这不单是为了美化墓园,我们希望能走得更远。“。

建立逝者,访客与自然的联系

天然墓园与传统墓地互相为邻。许多团体已陆续与尼奥尔市政局联系,讨论修建天然墓地的计划。

布丹先生在自然墓园里4000平方米的宁静森林绿地中踱步。在这里,十几个灵魂已永远沉睡。

他告诉记者,"这座天然墓园与相邻的传统墓地只有一墙之隔。相比之下,传统墓地多使用混凝土铺建,里面陈列着数百个相似的石碑”,布丹先生自豪地补充道,“有时隔壁的访客会跨过边界,来这片半野生的天然墓园看看。"

他想到了一位访客:这位女士来到丈夫墓前献花,随后在一旁的椴树树荫下沉思、回忆。

尼奥尔市公共空间管理处的园艺师夏娃-玛丽·费雷尔Eve-Marie Ferrer强调,“我们的设计旨在减少墓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试图在逝者,访客与自然之间建立联系。”

在布丹先生看来,墓地的使用情况在近三十年间悄然发生了变化:随着家庭人数增长,“亲属们并不一定合葬在同一块墓地了。并且,现在也不如从前,人们不那么需要永久安息和沉思的空间了”。

市政局已充分了解到这一趋势,并依此取消发放大部分的墓地永久使用权。取而代之的,是50年、甚至30年的租期。

因此,布丹先生强调,“我们得好好考虑当墓地使用权到期时,如果人们选择不再更新使用权,那他们该怎么处理这些专门花重金从中国进口的、无法回收的大理石墓碑和墓穴”。

在布丹先生看来,与欧洲北部国家相比(英国,德国,奥地利,荷兰,斯堪的纳维亚),法国在天然墓园建设方面已然落后了。更重要的是,传统墓地带来的问题不容乐观。

首先,“由于人们不合理地使用除草剂,土壤变得非常贫瘠,无法再吸收躯体的有机物质。”2020年,公共场所将禁止使用农药。布丹先生认为这个事实将促使“传统的混凝土墓地被天然墓地替代“。

其次,三十年来,法国火葬人数已增加了十倍(如今为35%),人们迫切需要更多存放骨灰的空间。布丹先生不禁感叹,“然而,人们仅仅通过增加墓地里(外观让人难以恭维的)骨灰龛的数量来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借助尼奥尔市政局50000欧元拨款,他和景观设计师一起创建了这个“可循环回收、更加环保、费用低廉的墓园”。

布丹先生明确告诉记者,在自然墓园,葬礼和使用权费用(15年至30年)大约在“1500和2500欧元之间“。相比之下,“私人墓地费用可能达到、甚至超出5000欧元。”

然而,他提醒人们,”别忘了我们需要遵守‘规章’,并做好心理准备。要知道,天然墓园里既没有墓穴,也没有墓碑,只有一块30厘米见方的石灰石板。并且遗体和土壤之间也没有用混凝土间隔开。“

天然墓园内许许多多的组成部分都来自回收材料:灌木丛由市镇荒地移植而来;“骨灰花园”里,有废旧砂轮制成的板凳,以及用回收金属制成的雕塑“春天的树木”。

在这里,墓穴未被混凝土隔绝,遗体会真正完全地埋葬在土壤里。

同样地,逝者的寿衣与裹布由天然纤维制成:严禁使用防腐试剂处理布材(会污染土壤、水源)。寿棺由未加工木材或是回收材料(纸、竹子、藤)制成,上面涂有经认证不含溶剂的喷漆。

一对名为Fradon退休教师夫妇来到墓园参观。谈起如今的殡葬服务,老先生厌烦地说道,“现在殡葬服务商家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赚钱名目:不管是棺材把手、里衬,还是脑袋下枕的垫子!可我们真的需要这些东西吗?”

在他看来,这个“纯天然且费用低廉的墓园”是个很棒的创意。而他的妻子,“已然开始考虑”是否选择天然墓园。

生态葬法颠覆“穷养富葬“观念

“不需要什么石碑、坟堆,只要一棵树、一块小石头,证明我曾在世上走过”,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这样说道。

传统墓地往往是逝者生前的身份、等级的重现。例如,在巴黎,埋葬在蒙马特墓地象征着中产阶级身份,同时也意味着能和龚古尔兄弟、司汤达做邻居。

而在蒙帕纳斯墓地,则埋葬着左岸知识分子哲学家萨特(Sartre)、作家西蒙波伏娃、《情人》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更不用提法国伟人们的长眠之处-先贤祠。

由于巴黎市内的墓地已日趋饱和,一些不愿与平民有联系的中产阶级,一般更愿意去巴黎西北郊的纳伊(Neuilly)选购墓地。

与此相比,通过“草葬”、“海葬”、“树葬”等方式埋葬遗体、骨灰的“生态葬”则具有环保和成本低等特点。没有石碑、混凝土和防腐剂,遗体、棺木、骨灰坛将自然降解,一起重回自然。虽然生态葬法短期内仍遇冷,“叫好不叫座”,但随着各国近年来不断推广环保理念、推行鼓励措施,人们的观念也会悄然发生变化。(欧洲时报/杨雨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