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评审书目——《反脆弱养育》,来自美国作家玛德琳·莱文。
为什么生活变好了,孩子却很脆弱?《反脆弱养育》关注对孩子过度保护带来的教育问题:只有勇于面对脆弱,才能建立强大、乐观的自我。作者玛德琳·莱文是执业30年心理咨询师,是美国从学前班到高中的心理顾问。《反脆弱养育》2008年首次上市连续霸榜美国亚马逊30周,已授权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13年至今仍长踞美国亚马逊儿童心理类图书排行榜TOP50。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新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
The Jury of Books
评审团
本期书目
《反脆弱养育》
作者:玛德琳·莱文
译者:余欲弟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4月
作者简介:
玛德琳·莱文,美国专业临床心理医师、亲子教育专家,从事儿童教育研究和心理咨询长达30多年,多年来一直是全国各地从学前班到高中、公立和私立学校的顾问。她的教育专著《教好你的孩子》荣登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长达20周之久。
玛德琳·莱文博士认为优渥的家庭环境并不能确保孩子拥有健康的情绪、良好的成绩和独立自主的能力,父母用心的陪伴,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交流才是孩子拥有健康自我和阳光性格的基本保证。她的另外一部著作《给孩子软实力》出版后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父母欢迎。
这是一套什么样的书?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富裕时代孩子的压力,父母的焦虑等问题,指出了当代富裕家庭面临的挑战。本书认为拜金文化、对孩子成就的过分要求,过多的物质给予和过度保护,反而容易造成孩子依赖、沮丧并且会在无形中剥夺孩子的内在成长机会。作者分析2~17岁孩子身心发展的整个过程、父母在各阶段的教养策略,让父母学习如何帮助孩子成长并告诉父母要关注当下,检视自己的教养行为,走出教养的误区。
它为何吸引人?
-
为什么生活变好了,孩子却很脆弱?正视问题的严重性——丰沛的物质生活、升学军备竞赛,对孩子的金钱激励,导致我们太关注孩子做什么,忘了孩子是什么,结果不仅带给孩子错误的价值观,而且让孩子的内心越来越空虚和脆弱。
-
提供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果孩子在学校受挫怎么办,你会打电话给老师,还是和孩子谈话解决?书里指出面对挫折,每个年龄段孩子都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并提供了相应年龄段的解决方案。
-
作者玛德琳·莱文是执业30年心理咨询师,是美国从学前班到高中的心理顾问。本书2008年首次上市连续霸榜美国亚马逊30周,已授权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13年至今仍长踞美国亚马逊儿童心理类图书排行榜TOP50。
《反脆弱养育》(试读)
懂得自我管理的孩子
能够控制他们的冲动
自我管理,让才读幼儿园的孩子举起小手跟老师表示想上厕所,让十岁大的孩子不会狠揍漏接失分关键球的一垒手,也让十六岁的青少年跟朋友出去玩之前会先完成部分功课。如果不了解何谓自我管理,以及自我如何调适以维持自己与他人间的和谐,那么自我的价值就不够完整。自我管理包括以下这些技能:自我控制、管理冲动、忍受挫折、延迟满足,以及专注力。这种本领与自我效能、行动能力不一样,是一套特定的技能,能让孩子管理他们内在的心态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最初鼓励孩子发展自我管理的是那些外界的人士,尤其是父母。透过将外在要求(“你在教室里要乖乖坐着不动”)转换成自我管理的技能(“我在教室里要乖乖坐着不动”),孩子体验到越来越真实可信的个人控制感。起初,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要求,随后他们发现,只要乖乖听话、照做就能获得父母的爱与认可,因此自然地就把外在的要求及父母的价值观逐渐内化,甚至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感觉到就连身边的朋友、老师或其他成年人也都会因为孩子努力维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而奖励他,而越发地加强了这个价值。虽然一开始是为了获得外界的奖励与认同,不过随着孩子越来越可靠和有能力,最后控制自我本身就成了孩子最大的奖赏。
从字义来看,“忍受挫折”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孩子必须遭受挫折并忍受它,“控制冲动”则表示有些冲动是被否定的,“延迟满足”则意味着孩子不能什么都想要。根据我自己教养孩子的经验,大多数的孩子都没有被宠坏(虽然有很多的确是),而是不够成熟。
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没有足够的机会来培养自我管理的技能,爸妈很快就限制了孩子的受挫和沮丧。喜欢庸人自扰、穷操心的父母,总以为只要屈从于孩子的要求,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坚持立场反而问题无穷。因此常见刚学步的幼儿在超级市场柜台吵着要糖吃,或是少女坚称如果不买给她最流行新颖的服饰配件,她的人生就完蛋了。身为父母,要狠下心拒绝孩子的要求和欲望真的是很困难,但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并不是满足孩子无止尽的要求(虽然我们常常这样做,而且乐此不疲),而是要确保孩子发展出能帮助他们面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挑战和失望的完整能力。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家戴维·法斯勒(David Fassler)博士,同时也是美国佛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临床心理学的教授,目前在柏林顿(Burlington)执业。他对治疗富家子弟的形容可谓一针见血:“他们身上发生过的坏事情还不够多。”法斯勒博士并非建议我们鼓励孩子参与不安全的活动,事实上,他认为“为了真正学习到如何面对正常的挫折、人生的起伏,我们有必要体验这些经历”。但天之骄子通常被保护得太好,连一丁点儿最轻微的失望和挫折都舍不得让他们承受,也就发展不出重要的因应挫折的技巧。
法斯勒博士讲述他有好几位父母(都有高度焦虑的状况)曾跟他讨论过陪孩子参加夏令营,甚至陪着上大学的可能性。也许麦克阿瑟将军的母亲能跟着住到西点军校外的旅馆,可是对其他人来说,这真是个非常糟糕的点子。恢复力是由孩子生活中许多因素所造成的结果。身为成年人,我们知道那是我们拥有的最强有力的盟友,能够帮助我们度过无可避免的艰难时光。如果父母一直陪在身边,不断干预孩子发展自主、自我管理和因应技巧,孩子就不可能发展出恢复力。
我有许多病人上同一所高中,其中几个还是同年级。有一天晚上,我住的社区突然停电,当时,我有两个小病人都正在使用电脑誊打一份长达十页的历史报告。来电时,这两人都因为停电来不及存档而失去了大部分的作业。其中一个孩子花了整晚时间重新誊打报告,另一个则干脆把作业丢给妈妈,自己跑去睡觉,让妈妈通宵达旦地帮他做作业。懂得求诸自己并发现自己能解决困难问题的青少年,不论在心理或执行力上,都比依赖别人帮他“搞定”事情的青少年,享有更大的优势。决定熬夜重写作业的男孩的母亲,明明会因为担忧儿子熬夜写作业而彻夜难眠,可是仍选择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她让儿子知道她信任他的判断也尊重他的积极主动。这位母亲的做法,无形中增长了孩子的自信心,让他将来能继续做出好的决定。
借由设下限制、塑造自我控制并清楚传达忍受挫折、延迟满足和控制冲动的观念,父母得以帮助孩子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心理调适与学业成就的重要预告指标。研究人员发现,能够控制吃的冲动,不理会眼前的糖果的四岁小孩,十年以后更有可能变得品学兼优!
孩子忍受挫折的同时,父母也需要能够忍受,当孩子无法达成愿望,被迫自行解决问题或遭遇挫折时,他们会表达出失望、怨怼,甚至愤怒的情绪。我治疗过的众多苦恼青少年的父母之间有个共通的问题,他们无法忍受孩子的不快乐。没有一位父母不明白自制力是人生获得成功的关键,可是如果我们不能忍受看到孩子“不快乐”,而觉得必须给他们“一切”,那我们就无法教导孩子养成可以让他们远离麻烦的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可能碰到的挫折种类有其自然的进度,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遇到的都是他们能够处理的难题。有时我会用孩子爬阶梯的比喻来说明让他们体验渐增挫折的价值。譬如说,学步中的幼儿在第一道阶梯就绊倒了,我们只要让他们自己站起来就好了,毕竟就算跌倒了,也只是轻微的。如果我们立即干预(“哦,他太小了,这样很容易受伤”),反而会让他不敢往上爬。
当我们焦虑时,他也会跟着焦虑,于是就丧失了练习百折不挠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机会。假设说他爬了一两级阶梯之后,发现自己因为在幼儿园里抢另一个孩子的玩具而“暂停休息”。如果我们马上告诉老师“要对他好一点儿,因为他正在经过这个阶段”,我们会让他接下来的阶梯更难攀登。他不但会觉得焦虑,而且也会失去向外界寻找维持平衡力量的机会,无法学习失控在真实世界中会造成后果的情况。
孩子一生中的每个阶段都要面对各种挫折、失望、挑战和机会,父母若难以忍受让孩子承受苦恼,不假思索地插手干预并且接管控制的话,必然会妨碍孩子继续攀爬的能力。孩子若没有一而再再而三地发掘管理挫折的方法,即使表面上看似在前进,但实际上并没有累积出诸如自我控制、不屈不挠、忍受挫折和管理焦虑等必要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了这些能力,他们才能解决爬得更高时将面临的更复杂的问题。那些发现自己内心有能力再站起来,继续向前行的孩子,已发展出一套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弹性。
勇于冒险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甚至心向往之的过程,转述著名作者和小儿科医生斯波克(Spock)博士的话:“没贴过创可贴的孩子就没有获得父母良好的教养。”也许父母会很舍不得,但真的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到外面的世界,试试身手、与困难碰撞,以及学习如何跌倒后再爬起来。我们必须了解,当我们允许孩子拥有这样的机会,实际上我们是在帮助他们发展内在规范和行动能力,这些能力最终能让他们为自己、为他们的健康和他们的人际关系做出良好的选择。让他们在童年时偶尔受点儿小擦伤,亦即在帮助他们避免在青春期时摔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让他们在青春期遭遇一些挫败,也就等于在为未来成年期的成功奠下根基。
半吊子、不成熟的自我管理能力会置孩子于险境,青少年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汽车事故。酒驾、校园霸凌、滥用药物或酗酒的孩子,往往都是些缺乏自律、不知自制的孩子。在人格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并进,越来越多的选择体验是来自内心的。没有内在的检验标准,孩子很容易会受到同伴压力的影响,而且也搞不清楚究竟是受到什么价值观的影响,驱使他们做出人生的选择。年幼些的青少年或许因为害怕父母惩罚而不去碰触药物,但我可以向你保证,等到了青春期中后期,情况就不是这样了。青少年需要感受到他们的自我定义并不包括成为用药者,尽管仍有许多青少年会尝试药物和酒精。比起那些需要依赖旁人来规范的孩子,能够学会自律的孩子比较不会滥用药物。
感谢老天的是,绝大多数的青少年都能毫发无伤地度过青春期。也许其中很多人时不时会做些蠢事,聪明点儿、想得多一点儿的人会觉得那些蠢事对他们来说有害无益。可是,自律并不是一种零和游戏,当我们面对各种崭新和充满诱惑的机会时,我们就会运用这些自律的技巧:当我们想着要不要拒绝那块蛋糕的诱惑;当我们沉迷于小说,不再去运动;当我们因为怕赶不上电影的放映时间,就算知道孩子自己会拉拉链,却忍不住自己帮忙动手拉时。人类似乎就是在成功地解决互相矛盾的渴望,不论是内心的或是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渴望。没有人会因为“长大而丢弃”自律,我们大多数人只会越来越擅长此道。
成功教养的关键在于必须对自律的重大失败保持警觉性,如小孩子发泄挫折不停乱咬和殴打其他小孩,幼儿园的幼童疯狂熬夜重写作业,一到周末就喝得醉醺醺的青少年。我们需要睁大双眼,迅速地针对这些自律问题采取行动,尤其是在青春期,任何失误均可能造成悲剧性的后果。
如何参与“评审团”?
我们希望你:
| 是一位认真的阅读者,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亲子教养、家庭教育、心理学等话题感兴趣。
| 期待将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与更多人交流,甚至引领一种主张。
| 时间观念强,能够遵循我们的约定。
你只需要:
| 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你为什么想读这一本书,或者分享自己对亲子教养、家庭教育、心理学等话题的看法和观点。
| 等待我们的回复。我们会尽快选取3位评审员,然后确认地址与联系方式,尽快将书寄出。
| 在两周内(从收到书之日起)将书读完,发回1000字左右的评论或读后感,并给这本书打分(满分10分)。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一本免费寄送的书,换来这么多的要求,不值得呀。
但赠阅并不是“阅读评审团”的核心,我们所期待的,是让有意愿有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读者,有一个发表和交流的平台;是让那些原本灵光一闪、只有自己知道的思考,在鼓励和督促之下能够被文字所记录、被他人所阅读;是为了通过认真的讨论,让“热点”的潮水中多一些独立的、真诚的声音;甚至,是为了发现和培养新的书评作者,让我们以这种方式相遇,然后看到你从此不断成长。
你,来吗?记得在下方留言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