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低头的稻穗,昂头的稗子。”
十六世纪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曾经讲过:“真正的学者就像田野上的麦穗:麦穗空瘪的时候,它总是长得很挺,高傲地昂着头;麦穗饱满而成熟的时候,它总是表现出温顺的样子,低垂着脑袋。”
两句名言,一个是在辨别稻谷和稗草;一个是在判断麦穗是否成熟。其方法都是通过“找不同”的方式,来判断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形态。通过这样的判断,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得以深化。这种区分事物的方法,即是今日的主题:明辨之。
明辨之
前面我们讲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从对知识材料的广泛搜集到遇疑则问,再到通过慎思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宇宙间事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对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知其所类则明,如果不进行梳理归类,则很难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对知识梳理归类的过程即是明辨之。可以说,慎思之主要研究其内在逻辑,是事理的自洽;而明辨之则是研究事物与他物的异同,研究其所属门类。知其所属门类,则真伪自显,善恶自分,是非自明!
本节内容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何谓明辨?2、为何明辨?3、明辨什么?最后是结语。好了,我们开始正文。
何谓明辨何谓明辨?明辨者,对于知识材料分门别类,力求其明晰也。宇宙间事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有同有异、有正有反、有真有伪、有善有恶、有是有非,必须深切解析,方可明其实质,知其用途。所以《周易系辞传》有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直译过来就是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也就是通过对知识材料条分缕析,从而更好地认识事物。明辨非常费功夫,但绝不可少。
物以群分
善恶、是非、真伪、异同,为事物之大分野,若凭空判断,易致错误。故欲其确知事物之为善为真为同为是,必须把握充分有力之证据。孔子一生为学,不敢轻下断语,故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此一“知”字即指深切了解及明白判断而言,必至确有所见,方敢发为议论,下一判断。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杞为夏之后,宋为殷之后,两国所存之先代文献缺乏,孔子虽能言夏殷之礼,然于未得完全证据之前,即不敢从杞宋残存的文献,来断定夏殷礼制之全貌。圣人治学态度之谨严慎重,于此可见。
杞宋不足征也
孟子亦以为对于任何书籍,必须有明辨之功夫,不可轻易凭信,故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并举武王伐纣之例以明之,指出其记载不实的地方,这些都是明辩的功夫。
为何明辨宇宙间事物,真伪善恶,互相混淆,为数甚多。稻谷和莠草,忠良和奸佞,大是和大非,本质对立,却情貌相似,令人一时难辨真伪。
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意思是说:“我憎恨那表面上很相似,实际却完全不是的人物;我憎恨那像稻禾的莠草,就恐怕它混乱了稻禾;我憎恨貌似有才智的佞人,就恐怕他混乱了义理;我憎恨那利嘴的人,就恐怕他混乱了信实;我憎恨那淫邪的郑声,就恐怕它混乱了正乐;我憎恨那紫的间色,就恐怕它混乱了朱红的正色;我憎恨那假装忠厚的乡愿,也就是恐怕他混乱了真正的道德。所以君子只求归到经常的大道;经常的大道既正,平民百姓就都会感动奋发起来,平民百姓既都感动奋发,这就不会再有乡愿一类邪僻恶念的人了。”
稻子和稗子
孔子之所以如此的憎恶莠草、郑声、紫色、乡愿,是因为这些似是而非的事物危害巨大,正因为他们从表面来看,与稻苗、正声、正色、正人君子相似,然其却披上伪装,戴上面具,常常令人难以分辨,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不知不觉中传播,成了错误的帮凶。致使正道得不到弘扬,大道渐失而不知!
事物之性质与情态,如有明显之分别,自然容易辨识。最难辨识者,是那些性质相近,情态相似,却名不副实的人事物。例如奸佞之人大多长于口才,其言论浅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实际只是邪理歪理。侃侃而谈,似可采纳,但其色厉而内荏,虚伪而不诚,外君子而内小人,如果轻信误信他们的话,小则败家,大则可以亡国。
所以孔子才讲:“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而乡愿貌似君子,猎取声誉,若仔细考察辨别他们的言行,则不过是和稀泥,没有立场和原则,对于他们没有什么是不行的。乡愿不单单是无德,还足以乱德。因此孔子才说:“乡原,德之贼也。”
乡愿,德之贼也
看过香港警匪片的人都知道,片中最让人提心吊胆的情节,莫过于案情到了关键时刻,才知道查案人员的顶头上司参与了黑恶势力。那叫一个揪心啊,如有可能,恨不得立即钻进电视剧里提醒办案警员:千万别把消息给那个貌似“和善”的警长,他是坏的,他转身就会把消息给黑势力的。因为黑恶势力总是第一时间得知了计划内容,很快关键证人就会一个个离奇死亡。之所以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就是因为这个坏警长身穿着警服,而那警服代表的是国家公权力,代表的是正义,因此才能轻而易举的获得人民的信任。这些蛀虫们道貌岸然,常常伪装成一副清廉模样,令人难辨真假,可恶至极。只需翻看一下落马贪官之前的发言,你就更能领会这句话的意思了。更为讽刺的是在被抓捕的现场,很多贪官还在会上不知廉耻的大谈特谈防腐倡廉,要做人民公仆。这些人像极了那些不易被人发现的莠草、稗子,吸收着田里肥料,非但结不出有用的果实,还损害着稻谷的成长。
香港警匪片
以上举例,皆为似是而非,似同而异,以邪夺正,以伪乱真的情形。然宇宙间事物之类此者甚多,我们如果有了敏锐的辨别力,就不会张冠李戴,鱼目混珠了。
明辨什么(1)明辨真伪
孔子述古考文,都是广博的征验,辨别真伪之后才形成自己思想,才敢再讲授给弟子。盖知“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唯征才能进于高明,对于事物若仅凭其外表之识别,不足谓为明辨。
高子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孟子日:“何以言之?”曰:“以追蠡。”日:“是奚足哉!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高子说:“禹所作的乐,要高过文王所作的乐。”孟子说:“凭什么说出这话来呢?”高子说:“因为禹的钟纽,挂在那里已经虫蛀过似的快要断了,想是声音好,用的时候多。”孟子说:“这个怎能够拿来做凭证呢?城门口车子走过的轨迹,难道也可说是两匹马的力所能碾成的么?这是年深日久的缘故啊!禹的钟纽像虫蛀过也是历年已久的缘故罢了。”
经久的车辙
这一章是孟子教人要深察明辨,看事物要由表及里,否则就会造成错误认识。
我们常说真理愈辩愈明,就是明辨求真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讲:“辨,判也。”古“辨”、“判”、“别”三字义同。"辨"也指法官中立听取原告与被告的陈述,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非判断。是以明辨之要求我们能够分辨出事情是否符合客观事实,还要求我们能参考多方面的意见,综合判断。也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我想起了《两小儿辨日》的故事: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第一个小孩儿的理由是:“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的理由是:“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两小儿辩日
当然,今天我们都知道答案了,清晨的太阳之所以大是因为折射的缘故。但当时却是一个天文级高深的问题。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明辨的意义在于,大家通过辩论使得问题越来越清晰明白了,辩论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原因会在条件成熟时真相大白。
明辨之也常常是社会改革的先声。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场大辩论让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明辨的力量。从此,我们才转换到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才有了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明辨人事
常言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对于人,若仅凭众人一时之好恶及毁誉做结论,不足谓为明辨。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说:“大家都憎厌这个人,一定要细考察究竟是为什么;大家都喜爱这个人,一定要仔细考察究竟是为什么。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对于一个人的毁誉,有很多名不副实的情况存在。有自己想不到的意外称誉,也有自己想求完全,反受侮辱毁谤的情况。看人看事若不能明察秋毫,看出事情背后的深层原因,则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不足谓明辨。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就很注重识人,据说著有《冰鉴》一书,专讲识人、用人之术。他非常看重识人的本事,说:“经世之本,识人为先;成事之本,用人为先,乃古今成功者之唯一秘诀。”生活中确实是这样,识人不明有时候会吃亏。如果看透了人心,就能运筹帷幄,世人皆可为己所用。
识人有术
圣贤们是怎样识人的?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是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安的是什么心。孔子的观人之法比较务实和客观,孔子一贯注重“观其言而察其行”,再结合他人做事的心境,从一个人的言论、行动和内心,全面了解观察,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能隐瞒的了!正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庄子曰: “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
九征识人法
庄子从分别忠诚、敬慎、能力、智识、信誉、廉洁、节操、仪态、人际等九个标准,提出一种识别人才的办法——“九征”识人法,此法对我们识人用人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蜀汉丞相诸葛亮也总结了一个“观人七法”:即“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简而言之,是从对方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大方面全面考察,可谓是面面俱到。
诸葛亮
我们可以看到,圣人识人之法正是用的“明辨之”,先将人的才能指标分门别类,然后给每一指标打出分数,再根据不同指标的权重不同,加权调整而得出综合成绩,从而对人才进行判断、评价。若能明辨之,则德才之高低无处遁形。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周有文王识姜子牙,当时姜子牙已经八十多岁了,古代都被称为耄耋之年了,但文王还是明察秋毫,辨识出其有大才,在姜子牙的辅佐之下,武王平定天下。管仲被鲍叔牙举荐给齐桓公,桓公识别出管仲有安邦治国之才,也才有了齐国的称霸春秋。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不重资历,破格任命韩信为大将,成就了大汉帝国,也留下了一段美谈。由此可见,大凡大成之人皆是去芜杂,善明辨的高手。
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
不能明辨之,而付出沉重代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春秋战国时代,赵括纸上谈兵就是一次沉痛教训。
秦赵交战,赵国由老将廉颇守城,战局僵持不下,秦国便派人到赵国散播谣言,声称秦军最怕赵括,如果赵括统领赵军,秦军一定不能抵挡。赵孝成王信以为真,尚未认真辨识赵括才能真假,就立即撤了廉颇,命赵括接领所有职权。赵括纸上谈兵,名不副实,导致四十五万赵军在坚持了三个月后终于全军覆没,赵括本人也在战乱之中被乱箭射死。赵国经此一役,国力日渐衰落,后终于被秦国吞并。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不得其利,反受其害。赵王就是听信谣言,不能明辨,最后追悔莫及!足见明辨之重要。
(3)明辨是非
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然而精神文明却没有及时跟上,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噪音。比如食品安全问题,比如拜金主义,笑贫不笑娼,再比如无原则无底线的偶像崇拜问题。
明辩是非
不久前,就有吴亦凡“选妃”性侵未成年女性案,我们注意到吴亦凡的一些粉丝的言论,其三观令人深感忧虑。
在吴入狱后,还有粉丝称吴亦凡是她的一道光,无论他做过什么,自己都不会脱粉。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居然有人在评论区为吴亦凡辩驳,称吴亦凡是清白的,一切都是有人在搞他。还有甚者称已经准备了3000元,不够借钱,也要救吴亦凡。吴亦凡出事后,粉丝们策划各种办法,意图救出吴亦凡,甚至还有人想要“劫狱”。真想知道,吴亦凡何德何能,竟然让粉丝不惜以身试法?虽然还只是停留在了口头上,但这样的言论让人不寒而栗。
为了一个劣迹斑斑的艺人,黑白颠倒、是非不分,追星追到这个程度,已经无可救药,已经接近病态了。其三观沦丧至此!
央媒更是直接进行了评论,称他们为走火入魔的粉丝,应该清醒过来。再次重申吴亦凡涉嫌强奸而被全盘封杀,大众对这种劣迹艺人是不能接受的。
目前中国拥有10亿以上网民,在互联网裂变式发展的今天,在“人人都有一把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网络中,在境外信息渗透无孔不入的现实背景下,舆论场显得格外嘈杂、泥沙俱下。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原则没有节操,这种人是可怕的,这类群体是可悲的。
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文明而生生不息,正是那些有原则、有气节的先人们给我们挺起的,他们才是民族的脊梁,才是我们的偶像,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不禁想起了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毁家纾难,为国捐躯的文天祥;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想起了那个连名字都没留下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志士。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原则怎么能含糊呢!孟子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君子能明辨是非,善养浩然之气也!
不食嗟来之食
我们要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三观正确的人,在面对不义之时,才能不被它的种种表象所蒙蔽,才能明辩是非曲直,才能明辩善恶美丑!
结语明辨之,为明而辨,因辨而明。唯能明辨真假异同,明辨是非曲直,明白善恶美丑,我们才能看清世界,认清生活,认识自己。于国家,唯有明辩历史,明辨大义,才能找到坐标,找准定位,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认识自己,成为自己,这也许正是“明辨之”与生俱来的意义!
关注“程岚”,一起格物致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