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木铎书声

作者:李学军 新华社译名室主任

日本的Iwo Jima(北纬24°47,东经141°19)是一个位于西太平洋的火山岛,面积虽然只有20平方千米,但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日军和美军为争夺该岛进行了激战,双方伤亡惨重:23,000名固守该岛的日军只有1083人生还,美军则有6812人死亡,19,189人负伤。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最激烈的一场战斗。

美军获胜后,美军士兵在该岛折钵山上插上美国国旗的照片在美国广为印行,成为绘画、雕塑和邮票的图案。笔者当年在新华社华盛顿分社工作期间,步行10多分钟就可到达为纪念这一战役而建造的纪念碑,又称美国海军陆战队纪念碑,附近就是阿灵顿国家公墓,常年也是游人如织,相信很多中国游客都去参观过。

自由女神像用日语怎么说(译论日本的IwoJima翻译成)(1)

美国海军陆战队纪念碑

除了众多的以美日在该岛激战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美国还有一艘以该岛命名的两栖攻击舰。该舰在2019年11月14日发生了火灾,导致11名水手受伤,制造了不小的新闻。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众多的媒体和网站,包括众多主流媒体和网站,在报道时都将Iwo Jima译成了“硫磺岛”。美国好莱坞大导演伊斯特伍德曾在2006年执导了以美日当年在该岛激战为主题的电影《Letters from Iwo Jima》,国内媒体几乎都将其译为《硫磺岛的来信》(又译:硫磺岛家书)。

但遗憾的是,“硫磺岛”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不规范的,正确的应该是“硫黄岛”。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根据权威工具书,Iwo Jima的规范译名是“硫黄岛”,而非“硫磺岛”。世界地图、世界地名词典和不列颠百科全书都明确显示其规范译名为“硫黄岛”。

自由女神像用日语怎么说(译论日本的IwoJima翻译成)(2)

不列颠百科全书

其次,“硫黄岛”来自日本汉字,根据“名从主人”的译名原则,应予以照用,不应擅自更改。我们知道,日本汉字源自中国,日本的人名和地名基本上都来自日本汉字,这都为我们在工作中译写日本的人名和地名提供了依据,它们只要与我们的规范汉字不发生冲突,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照用的。

该岛的日本汉字就是“硫黄島”,电影《硫黄岛的来信》的日语名称是《硫黄島からの手紙》,观看过电影的朋友都应该记得,影片伊始就为观众展示了日方在该岛上为阵亡士兵设立的、由岸信介书写的“硫黄岛战殁者显彰碑”。岸信介何许人也?岸信介在二战期间曾任日本首相,是日本二战甲级战犯之一,岸信介的外孙正是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由岸信介书写的碑文表明,“硫黄岛”来自日本汉字,“硫黄岛”才是正确的说法。

自由女神像用日语怎么说(译论日本的IwoJima翻译成)(3)

岸信介写的硫黄岛纪念碑

当然,根据有关报道,硫黄岛上覆盖着一层由于火山喷发而造成的硫磺,这大概是国内媒体将该岛称为“硫磺岛”的直接原因。莫非在日本汉字中“硫黄”和“硫磺”通用?带着这个疑问,笔者请教了一位日本研究专家。他对此表示赞同,而且他通过查阅日本权威典籍,发现只有“硫黄”这个词条,没有“硫磺”。

也就是说,在日本汉字中,“硫黄”等同于中国现代汉语中的“硫磺”。这位专家认为,既然该岛在日本汉字中的名字为“硫黄岛”,那么根据“名从主人”的译名原则,我们应该照用,不应擅自改为“硫磺岛”。

从包括主流媒体在内的国内众多媒体都将日本的“硫黄岛”错为“硫磺岛”这一译名案例可以看出,遇到国外的地名,我们必须首先查阅世界地图、世界地名词典或权威工具书。此外,如果译名问题涉及曾使用汉字的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必须特别谨慎小心,因为这些国家的人名地名等基本上都是有汉字的,绝不可随意乱翻译,也绝不能想当然和人云亦云,而是必须认真查阅有关权威词典或工具书,否则就可能出错。

自由女神像用日语怎么说(译论日本的IwoJima翻译成)(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