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食管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列我国全部恶性肿瘤的第6位和第4位[1]。食管癌早诊早治策略的落地将有助于改善患者长期生存及生活质量;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及规范化诊疗及的提升将进一步改善局部进展期与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在2023 CSCO指南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王鑫教授报告了2023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中放疗部分的更新。《肿瘤瞭望》特邀王鑫教授就此进行前沿解析。

CSCO食管癌放疗进展:保留器官功能将使患者终身获益

王鑫教授指出,2023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放疗部分的更新,将为患者带来终身获益——当患者在术前接受同步放化疗后能够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医生可考虑给予患者“Wait and See”(观察等待)策略(表1);在后续的观察中若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再对患者行挽救性手术治疗。这一治疗路径最大的优势在于,对放化疗敏感的食管癌患者而言,当放化疗完全杀死肿瘤细胞后,该策略下患者的长期生存可与放疗后直接接受手术患者的临床结局相媲美;且基于放疗的无创治疗,患者长期生活质量显著好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我国食管肿瘤患者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95%以上),且鳞癌对放射治疗十分敏感,因此在临床实践中,约30%~40%患者在经过联合放化疗后,肿瘤可达完全消退并实现治愈目的。表1. 可切除食管癌的治疗

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术后还化疗吗(2023CSCO指南会)(1)

(引自报告幻灯)

放化疗后保留食管器官功能策略基于多项临床研究,随访手段仍为当前难点

王鑫教授谈到,欧美(FFCD 9102)、日本(JCOG 0909)及我国[2-4]通过多项长期临床研究显示,部分食管癌患者(在符合各研究的入排标准下)在接受放化疗后达到肿瘤完全缓解的患者,即使不接受手术治疗,其长期生存不劣于接受手术的患者。该部分患者得到了保留食管器官功能的机会,对保证后续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然而,在观察等待策略中,无论是随访的频率还是随访的手段,如采用CT、PET-CT或胃镜等,在临床中均存在争议。不同于结直肠癌可通过MRI进行有效评估,食管癌尚缺乏MSI或MMR等生物标志物来预测何种特征的患者对内科治疗更为敏感,即相对来说食管癌缺乏能够预测临床疗效的预测因子。在后续的食管癌临床研究中,还需更多挖掘并探索相关预测因子以识别对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敏感的患者,而这部分患者就是将来能够保留器官功能的人群。在此,王教授特别感谢所有参与临床研究的食管癌患者,对内科、外科、放疗科的临床医生均给予了极大支持;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支持,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才能得以完成,结果不断出炉,为后续更多的食管癌患者带来治疗的福音。

医科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团队食管癌临床研究速递

王鑫教授在聊及科室团队科研最新进展时谈道,作为国家癌症中心,科室肩负着临床、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重任。

在科研方面,放疗科与外科、内科有多项放化疗联合手术的研究合作,主要纳入需要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或免疫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或针对不可切除患者探索转化性放化疗免疫治疗的研究结果,当前初步研究结果可喜。其团队的治疗理念是将一部分可手术切除的患者转化成可保留器官的患者,将一部分不可手术的患者转化为可手术切除的状态。研究团队推动此类研究的初衷,在于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在放化疗加持下能达到治愈;而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患者仅仅接受放化疗尚远远不够,将来仍有很高几率出现复发,因此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患者,进行放化疗 免疫治疗再联合手术的转化性综合治疗,将显著提高患者生存。

本科室还进行了ctDNA预测食管癌患者预后及复发的研究,证实该生物标志物是一个有效的预后预测因子,该研究结果2022年已发表于高影响因子杂志[5]。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ctDNA在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方面将会有更多大展拳脚的空间,进一步筛选对放化疗或免疫治疗敏感的人群,为食管癌患者保留器官策略的制定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期待利用ctDNA或MRD的深度检测,尽早发现可能复发的食管癌患者,并对这部分患者采取更高频次的临床观察随访,以达到尽早发现肿瘤复发,尽早给予挽救性手术的目的,在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的同时保证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可查看)

[1]食管癌诊疗指南,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版.

[2]Bedenne L, Michel P, Bouché O, et al. Chemoradiation followed by surgery compared with chemoradiation alone in squamous cancer of the esophagus: FFCD 9102[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7, 25(10): 1160-1168.

[3]Takeuchi H, Ito Y, Machida R, et al. A Single-Arm Confirmatory Study of Definitive Chemoradiation Therapy Including Salvage Treatment for Clinical Stage II/III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JCOG0909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 2022, 114(3): 454-462.

[4]Qian D, Chen X, Shang X, et al. Definitive chemoradiotherapy versus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ho achieved 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 when induction chemoradiation finished: A phase II random[J].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2022, 174: 1-7.

[5]Wang X, Yu N, Cheng G,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circulating tumour DNA during post‐radiotherapy surveillance in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2, 12(11): e1116.

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术后还化疗吗(2023CSCO指南会)(2)

王鑫 教授


教授、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CSCO食管癌、恶性肿瘤营养治疗指南编委

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食管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疗分会食管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疗专委会青委会常委

擅长食管癌、肺癌、胃癌等胸腹部肿瘤的综合治疗、放化疗并发症处理、肿瘤营养支持治疗等。以第一作者发表中英文论著二十篇。多次在美国放射肿瘤学年会、世界胃癌大会等国际大会发言,曾获得中美放射肿瘤协会青年研究者奖及三次Best of ASTRO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