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尤其是周瑜临死时那句“既生瑜何生亮”,让人感慨不已。稍微对历史有点了解的读者,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很多都是虚构。

尤其是诸葛亮,被塑造成“多智而近妖”的存在。事实上,诸葛亮事迹特别是那些在军事上的成就绝大部分都是作者杜撰的,比如“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苦肉计”、“借东风”等等,全部子虚乌有。

历史上的周瑜要比诸葛亮年长6岁,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真的是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吗?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评价周瑜,除胆略过人、雅量大之外,还气度恢宏,心胸豁达。刘备也曾盛赞周瑜,“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周瑜生出名门,父亲周异曾担任洛阳令,而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用现在的话来说,周瑜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官二代。由于周瑜从小就受到了良好教育,而身材高大,正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的那样,“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然而,如此一位英雄人物,怎么可能被诸葛亮气死呢?气死是不可能的,史书上关于周瑜之死也说法不一。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同意了周瑜攻打益州的军事方案,但在周瑜赶回驻地江陵路上身患重病,最终病死巴丘,年仅36岁。按照周瑜的身体情况,病死也不太可能,虽然当时医疗水平低下,但周瑜毕竟享受到了最高的医疗待遇。《三国志·周瑜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

意思是说,周瑜指挥作战时中了一箭,导致病情恶化,只能撤退。周瑜病死消息传回东吴时,孙权痛哭流涕,仰天长叹,“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另外,专家们还表示,周瑜是诸葛亮无法比拟的,两人不在一个层次上早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周瑜已经为孙权勾勒了东吴的蓝图:划长江二分天下,据江东,图荆益,再伺机雄霸中原,这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战略。退一步说,诸葛亮和周瑜不仅没有过节,而且也没有正面交锋。

要知道赤壁之战后到周瑜病死这两年时间,诸葛亮的职责就是在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征调赋税以充军实,做好后勤工作,而两人也没有再见过面。因此可以这样说,“既生瑜,何生亮”,完全是抹黑。这是一部有关周瑜的历史人物传记,作者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历史底蕴。本书是依据真实的历史创作的,作者幽默诙谐,深入浅出,将与周瑜有关的历史讲述的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本书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主人公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权谋家周瑜。本书以正史史料记载为基础,讲述了从公元175年周瑜出生,到公元210年周瑜去世为止的与周瑜有关的全部历史,牵扯的重要事件有著名的黄巾起义、与孙策的友谊、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书中内容表现了周瑜英勇善战、有谋略、貌美并善音律、心胸宽广及有胆识的特点。关于周瑜的正史记载非常有限,但作者成功将江东的开拓历史和周瑜的个人能力紧密融合。本书用通俗的语言给我们呈现出一个与《三国演义》中的那个心胸狭隘的周瑜不一样的形象,读起来饶有趣味。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