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潘骏

近两年,中式点心市场突然爆发。

2019年5月在长沙开出第一家店的虎头局渣打饼行,仅三年的时间,完成了5000万融资,使得“点心”不再只是年轻人的市场,成为全民热捧的对象;2020年8月起于长沙的墨茉点心局,累计融资数亿……

而在杭州,市面上的中式点心品牌从大唐饼业,到鲍师傅,再到六贤记、南宋胡记、泸溪河等等,似乎一夜之间,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但真的没想到,这波“新中式烘焙”风口能凉得这么快。

前两天,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骑着电动车刚路过中山北路,发现前不久还开门着的“钟酥局”,已经有小三轮车在搬运废弃材料了。 记者随即拍照发朋友圈并配了红楼梦里的一段来描写了这个场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适合工业风的烘焙店(开业刚过3个月就关门了)(1)

2021年9月开业

无独有偶,也有热心吃货群众在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的朋友圈报料今年1月刚在湖滨开业的“淡唐点心局”也关了。

适合工业风的烘焙店(开业刚过3个月就关门了)(2)

记者观察发现不同于传统中式点心,这波新中式烘焙店将中式糕点的食材与部分西式烘焙方式进行融合,提倡“小型化”,点心小到一口一个的程度,零食化程度更高。口味则一改重油重甜,主打健康、低脂、低糖,主打国潮风的店面设计,用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装点店面,突出汉字、国潮的产品包装。迎合着当下消费市场年轻人的需求。

适合工业风的烘焙店(开业刚过3个月就关门了)(3)

“你告诉我这里面哪些跟‘中式’有关系,中国人以前吃这个吗?”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说,“无非就是看几个品牌做火了,全盘照搬别人的,整的大家全都一样。根本就没有尝试从中国传统烘焙中寻找产品的创新灵感。”

他透露,一些供应链和产品研发机构也在为同质化推波助澜,一味地向餐饮人推销大同小异的产品方案,而急功近利的品牌方,也没有花足够的功夫想清楚,到底该怎么选品。

最后就成了,肉松、芝士、麻薯、咸蛋黄等人气原料排列组合,去哪家吃都觉得似曾相识。

适合工业风的烘焙店(开业刚过3个月就关门了)(4)

吃货群群友“晚秋”说,尽管相比于传统蛋糕店、面包房,这种网红中式点心店的人均消费稍高,但新店开业时活动力度不小,因此可以吸引到不少客流。不过,价格战不可持久,因此要维持热度并不容易。

适合工业风的烘焙店(开业刚过3个月就关门了)(5)

中式烘焙品类爆火全国的三大品牌—泸溪河、墨茉点心局和虎头局中,除了泸溪河在去年6月于杭州中大银泰城开出首店后,随后陆续在杭州湖滨银泰in77、杭州大悦城、杭州七堡花园城开出门店,其余墨茉点心局、虎头局在杭均暂未有开业门店。不过,墨茉点心局已经在湖滨银泰in77装修了。未来发展情况会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适合工业风的烘焙店(开业刚过3个月就关门了)(6)

杭州购物中心中的中式烘焙品类赛道中,主要还是汪保来、鲍师傅、六贤记等品牌在同场pk。

此外,杭州本土烘焙品牌还有南宋胡记、知味观等品牌,因其本土特征,在杭州市场具有优势,但品类上往往重复率较高,造成不可替代性不高的问题,同时,其布局战略也并不局限在购物中心内,往往选址于老城区的街边底商、旅游风景区内等;而外来品牌鲍师傅、沪溪河因其网红特性,在杭州购物中心内也取得了不小成绩。

随着资本持续加码,未来新中式烘焙赛道势必越来越“卷”,而对于杭州而言,这或将是本土品牌和外来品牌的一场“世纪大对决”。

曾有人说,新中式烘焙走的就是新式茶饮的路,一样的资本下场,一样的网红营销,一样的“卷”……

有人请明星代言,有人造虚拟偶像,有人做盲盒,有人打价格战,各品牌使出浑身解数,疯狂抢占市场份额,但消费时代之下,浪潮来的快去的快,如何从“爆火”走向“长虹”,也许需要从“放弃麻薯”开始……

适合工业风的烘焙店(开业刚过3个月就关门了)(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