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伙伴问过我一个问题:“为什么看完终末之诗,我会泪流满面呢?”,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我的世界终末之诗一共有多少分钟?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的世界终末之诗一共有多少分钟(刚刚看完终末之诗)

我的世界终末之诗一共有多少分钟

有小伙伴问过我一个问题:“为什么看完终末之诗,我会泪流满面呢?”

这是来自私信中一位mc朋友丢给我的疑问,我沉默了很久,终究不知道该如何回复。因为关于这首诗,我们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来聊一聊。我们先从一个普普通通的Minecraft玩家的故事,作为旁观者来感受一下:

故事:刚刚看完终末之诗,不知道为什么,很想哭……‍

背景:今天,我刚在Minecraft打完末影龙。那是我玩了快一年的存档。我不是不知道末影龙的存在,这个年代所有的实况视频都会告诉你怎样快速通关《我的世界》,用怎样作弊的手法去无伤打败末影龙。

但我不想这么快见到它,因为我知道这可能意味着结束。所以我真的在主世界生存了很久很久,那里有我的家、我的狗、我的刷怪塔、我的自动农田、我的村民交易所、我的刷铁机、还有我那漫长的铁路……我在主世界留下了无数的回忆。

但今天,我还是忍不住去打了末影龙,

看着末影龙在空中一点一点的分崩离析,

漫天的经验从天而下,

我没有多么的兴奋,心里异常平静,

望着这片如今只剩末影人的岛屿,突然感到一丝心酸。仿佛是放下了所有的包袱,一切开始变得索然无味。

就好像是高考结束,最后一门考试结束铃声响起的那一刻,你是无比兴奋和激动的。

但是当你回到家,望着满桌的书本,那一刹在你的内心深处一定隐藏了一种情绪——落寞。

最终目标完成了,我还有存在的意义么?

结束了么?

于是跳下传送门,看到了这段文字:

“我看到你所指的那位玩家了。xxxx?”

……

wake up!

一恍惚,我又一次在床边醒来。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人却已经不再是那个人。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感觉,就是心里酸酸的,难受,想哭……‍欲买桂花同载酒,却也终不似少年游。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ps:你所哭泣的,其实是那份回不去的青葱岁月。

终末之诗,究竟在诉说怎样的一个故事?

大约在九年前,Minecraft这样一个几乎无穷无尽的世界诞生了一个结局——终末之诗。人们无比困惑,这个结局究竟想表达些什么?为什么一定要给《我的世界》加个结局?

这在当时的mc界引发了一场很大的讨论和争议。其讨论的核心问题就是,这样的结局合不合理,若合理那么它想告诉我们什么?于是数年来,不断有理论家、哲学家在研究着这首End Poem。

解读一:mc的大结局;不要有过多的揣测,打败末影龙其实可以宣告你通关了《我的世界》。如果不想玩,你可以选择离开。

解读二:末地的指引;有人认为,这就是一则浅显的诗篇,告诉你末影龙并不是结束,你将迎新新的开始,踏上正常去末地探险!那里还有末地城市、末地船在等着你。

解读三:mc的防沉迷;终末之诗不断在暗示玩家,要去完成生命中的长梦,而不是游戏中的梦。有人说这其实是Minecraft的防沉迷系统,告诉你去现实中生存,不要总活在游戏里。

解读四:告诉你人生就是一场梦境。游戏和现实都是一场梦罢了,当你从游戏的梦中醒来,进入了人生更高的一层梦。梦外可能还是梦,永远没有尽头,如此循环往复。但是你不必要绝望,要去自己的人生梦的意义。长梦不起便得人生!

从生物进化论:为什么看“终末之诗”会哭?

我们说完了终末之诗,聊过了《我的世界》,下面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单独聊聊你会为什么哭这件事!如乙酰胆碱分泌过多的人共情能力更高,较为感性;乙酰胆碱分泌不足,则较为冷漠。

英国剑桥大学的彼得·琼斯教授经研究发现,人类大脑即便是18岁时仍在经历巨大改变,而这一改变会在30岁左右逐渐成型。有些人会早,有些人则晚一些。换句话说,30岁之前的人类大脑都不完整的。

而人类对比动物,其实人类幼体都是“早产儿”,如猩猩出生时就知道把自己挂在妈妈身上;大象生下来就能奔跑。而人类的婴儿出生8个月才会爬行,14个月才勉强站立。那为什么人类不能让胎儿在肚子里呆足了才出生呢?

达尔文的进化论让我们了解到,自人类可以直立行走之后,智商就一路飙升。脑容量也增大,所以理论上人类的头也应该增大,但恰恰因为人体构造的缺陷,导致脑袋过大的娃压根无法自然生产。所以人脑就需要一个漫长进化过程,而这个过程长达30年之久。

因此,30岁之前的你,大脑发育不完全,情绪很容易被外界影响。故而哭,就变成了很正常的一件事。但这种发育不完全是随机性的,就好比是偏科,有的人智商高,有的人情商高,有的人“共情”的能力则出奇的惊人。

故而就会出现有的人因《我的世界》终末之诗而伤感落泪,有的人对此丝毫没有感觉。

(PS:哎,怎么聊终末之诗,怎么扯到我脑子不够用这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