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春天都有乏力、眼睛干涩、食欲不振、失眠多梦、易怒等不适感觉,这些症状正是肝脏问题的外在表现。

《黄帝内经》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脏腑阴阳属性及气机升降与四时之气的阴阳消长互相通应,五脏中与春季对应的是肝,那么在万物生长的春天我们应该如何养肝呢?

春天养肝护肝有什么讲究(春季养肝正当时)(1)

1、饮食要清淡柔和,少酸增甘

春节饮食要注意少吃“酸”性食物,多吃“甘”性食物。正如孙思邈《千金方》中记载,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这里的“酸”和“甘”并不是单纯地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甘甜味食物,而是从中医五行出发,凡是属收敛、固涩作用的食物皆为酸味,如乌梅、山楂、山萸肉、石榴等,这些食物要少吃;

春天养肝护肝有什么讲究(春季养肝正当时)(2)

而具备补益、健脑、和缓作用的食物归为甘味,如山药、扁豆、核桃、桂圆、蜂蜜等,平时可以适当多食用一些。

2、注意休息,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

现代的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熬夜成为家庭便饭,其实这种生活对肝脏的损害非常大。《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而在春季应“夜卧早起”。研究显示,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功能等。

所以青少年和中年人要保持每天8小时睡眠,6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保持7小时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应睡8-9小时,体弱多病者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

春天养肝护肝有什么讲究(春季养肝正当时)(3)

睡眠虽然对肝脏有益,但并不是睡眠越多越好,如果肝功能指标尚可,应该进行适量的运动,各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例如健走、慢跑、游泳等。可以在傍晚漫步于芳香小径,舞拳弄剑于河畔林间,或去郊外踏青问柳,赏花行歌,这在无形之中增强了身心健康。

3、保持心平气和,注意适时调顺肝气

肝主疏泄,可调畅气机,人的心情变化与肝脏功能关系密切。在中医理论里,在七情之中最不利于肝的是怒。怒伤肝,发怒、生气等都会导致肝的疏泄失常,造成肝气郁滞,随着时间推移,会引发“肝病”上身。

春天养肝护肝有什么讲究(春季养肝正当时)(4)

因此想要肝脏强健,保持心情舒畅非常重要,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情。如果有了不良情绪可尝试用以下方法疏解:

一是要多与亲朋好友沟通,自己不要钻牛角尖;二是在适合的天气时,走到大自然中,享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好的春天;三是要适量运动,因为运动时体内激素会增加,在活动筋骨的同时,也能加强内脏系统的循环功能,还可以有效分解注意力,对疏解情绪非常有用。

4、养肝护肝,可在没事时多按按这3个穴位

第一个是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足大拇指和第二足趾趾跟相接处。肝属火,木生火,如果肝火太旺,可泻心火。行间穴是一个火穴,春天肝火盛,多按揉行间穴,可泻心火。

春天养肝护肝有什么讲究(春季养肝正当时)(5)

第二个是太冲穴。

太冲穴在足大拇指和第二足趾趾跟相接处往脚背上行2寸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肝气、肝火消散掉。

第三个是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处,在两根肌腱的中间,按摩内关穴,可和胃宽胸、降胃气、镇静安神、滋阴降火。

春天养肝护肝有什么讲究(春季养肝正当时)(6)

慢性肝病患者春季要特别注意这几点:

慢性肝病患者是一类特殊的人群,因为肝脏本身就存在慢性损伤,肝病又往往容易在春季加重,所以慢性肝病患者在春季要尤为注意这几方面:

1、常规进行肝病方面的基本检查,了解自己的疾病是否有波动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春天养肝护肝有什么讲究(春季养肝正当时)(7)

2、春季万物复苏,各种病原微生物也开始活跃,所以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如流感、病毒性肝炎等。慢性肝炎患者在这个季节要注意防止各种感染,避免肝脏“雪上加霜”,诱使病情加重。

3、肝硬化患者饮食切忌过于酸辣,过酸或过辣的饮食容易刺激胃黏膜,使原本脆弱的食道胃底静脉进一步受损,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春天养肝护肝有什么讲究(春季养肝正当时)(8)

4、推荐春季多食山药、大枣。山药和大枣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药食同源的食物。山药性平味甘,归肺、脾、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脾益气、养血安神之功。慢性肝病患者常会有肝郁脾虚之象,所以春季常吃山药和大枣可以很好地健脾益气。

#清风计划##健康真探社##2020生机大会##真相来了##超能健康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