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医保局专家与药企谈判现“灵魂砍价”,70个救命药降价60.7%,丙肝新药首次纳入国家医保。资料视频。视频/新京报动新闻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患者医药负担。其中,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高值医用耗材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有行业研究专家分析,“纳入集采后,种植牙降价幅度有望达到60%~90%”。

种植牙纳入集采目录格外受到社会关注,是因为看不起牙科、种不起牙,已成为民众的普遍感受。有人曾算过一笔账,人的牙齿一般有28到32颗,如果选择做种植牙,12000元一颗是常见价格,种一口牙费用要30多万元,可以买一套县城的房子或者一辆宝马车。

因此,很多人都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发挥“灵魂砍价”的威力,将高昂的种植牙价格降下来,真正解决“看牙难、看牙贵”等民生痛点。

现实是,因种植牙价格高昂,并未纳入医保目录,患者只能全部自费,而不纳入医保目录,其销量得不到基本保障,企业也不愿意让价,这导致种植牙价格始终在高位运行。但只要双方在谈判桌上各让一大步,就能通过“以量换价”来走活一盘棋,将种植牙大幅降价和医保按比例报销的双份福利送到患者手中。

哪些地区种植牙已经降价(期待种植牙集采)(1)

各类牙齿项目所需花费。新京报许骁 制图

通过医保谈判,为高昂的种植牙价格“削峰”的同时,也要看到与药品和其它高值耗材相比,种植牙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种植牙虽然很贵,但牙体在价格中的占比不高,更贵的却是操作费用。

具体而言,种植牙进货价400-3000元不等,但装到消费者嘴里,终端价涨至6000-20000元,中间利润空间巨大。但对价格的构成进行细分,则会发现种植体的成本只占总成本20%~30%,医生等费用占比约20%~50%。这就意味着,种植牙高昂价格的大头,无法通过医保谈判来降价。

医保谈判具有为价格“腾笼换鸟”的作用,适用于绝大多数高值耗材。比如心脏支架的价格很高,但做心脏支架介入手术的收费很低,通过医保谈判让心脏支架大幅降价,这样就给适度上涨手术操作等费用以空间。

但“腾笼换鸟”这一招不太适用于针对种植牙,甚至有可能需要反向操作。所以,对于种植牙等价格构成比较特殊的医疗项目,有待探索出台更具针对性的降价策略。

此前,国家医保局就曾表示:计划指导地方把种植牙纳入平台挂网范围,促进各品牌种植体价格阳光透明,挤出水分。这其实已经为“医保部门规范非医保产品价格”在打基础。

此次,国家层面首次提出对种植牙开展集采,也预示着集采向消费医疗迈进一步。可谓是顺应民众期待、回应民生关切的一次重要举措。其透露出的信号,无疑是要让更多民众能种上牙齿,使患者真正受益。

因此,为种植牙降价,需要“灵魂砍价”再显威力。相关部门不妨积极采取一些综合举措,通过药品集采和压缩其他成本各降一部分费用,尽快化解民众“看牙难、看牙贵”的痛点。

特约评论员 | 唐传艳(医生)

编辑 | 徐秋颖

实习生 | 韦柳伊

校对 | 陈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