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分级的国家标准,自己2008年来,一直未更新。里面的内容详细讲解了建筑物高处作业如何分级的。但正常的工程管理中,更注重的是规范,对于高处作业分级的标准不是太了解。有点枯燥,但毕竟是工程管理中要掌握的内容,也请亲们静下心看看。

一、相要知道高处作业分级的标准,要了解几个概念:

高空作业安全的规范(说说高处作业的分级)(1)

高处作业

1、高处作业: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2、可能坠落范围:以作业位置为中心,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半径划成的与水平面垂直的柱形空间。

3、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确定可能坠落范围而规定的相对于作业位置的一段水平距高。其大小取决于与作业现场的地形地势或建筑物分布等有关。

4、基础高度:hb以作业位置为中心,6米为半径划出垂直于水平面的柱形空间内的最低处与作业位置间的高度。

5、[高处]作业高度:hw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者。二、高处作业分段:2至5m为一区段、5m以上至15m为一区段、15m以上至30m为一区段、30m以上为一区段。

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

1、阵风风力五级(风速8.0 m/s)以上;

2、GB/T4200-2008规定的II级或II级以上的高温作业;

3、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环境;

4、接触冷水温度等于或低于12℃的作业;

5、作业场地有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

6、作业场所光线不足,能见度差;

7、作业活动范围与危险电压带电体的距离小于相应的规定;

8、摆动,立足处不是平面或只有很小的平面,致使作业名无法维持正常姿势。

9、存在有毒气体或空气中含氧量低于0.195的作业环境;

10、规范规定的Ⅲ级或Ⅲ以上的体力劳动强度;

11、可能会引起各种灾害事故的作业环境和抢救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放。

有上述客观危险原因的高处作业,按下表B分类;其他均按A分类。

高空作业安全的规范(说说高处作业的分级)(2)

高处作业分级

高空作业安全的规范(说说高处作业的分级)(3)

按B类分级

高空作业安全的规范(说说高处作业的分级)(4)

按A类分级

高处作业计算: hb为基础高度,hw为高处作业高度

高空作业安全的规范(说说高处作业的分级)(5)

计算高处作业方法

希望各位工程管理者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