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主张。这个思想是公元前134年由董仲舒提出的,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实行,但是,这并不是原本的儒家思想,在主张里面还加入了一些其他学家的思想,这同时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特点,那就是兼并与包容。总的来说,这是一种经过改良的新思想,它不仅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而且还强化了王权,因此受到了很多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的推许,许多的统治者依靠政策不断把自己的王朝发扬光大,所以成为了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阐述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如何评价董仲舒的思想)(1)

对于这个政策,我们首先得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起源和政策出来的背景开始聊起。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首先,先从汉朝时期的社会情况来谈。大家都知道,汉朝初期的国家在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的概念,而在经济上却推行轻徭赋税的政策,思想上更是盛行了黄老学说和清静无为的思想。当然啦,不管是从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思想上,这都是皇家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为了建立汉朝,战火几乎烧到了天下所有的角落,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千里荒芜,可以说是一片狼藉啊!因为战争的到来,百姓们也都流离失所,而国家也经不起任何的折腾。所以,汉朝决定休养生息,同时这也是提倡清静无为的思想的根本原因。

阐述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如何评价董仲舒的思想)(2)

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家基本从连年战争的,奄奄一息的状态恢复过来。此时的国家,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散发出了生机。而这个时候,原本推行的黄老之学便慢慢的落后起来,这种思想不仅限制中央对社会的掌控力度,还造成了社会混乱不堪的现象。因此,这种思想,已经完全不适应经济文化发展的国家了。黄老之学慢慢成为了阻碍国家进步和发展的障碍。所以废除黄老之学的思想,在那个时期是非常必要的。

阐述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如何评价董仲舒的思想)(3)

从社会实际情况分析完,我们再从汉武帝的个人方面来看。罢黜百家的理由,除了董仲舒的推荐以外,儒家思想其实是更符合朝代的利益。汉武帝刘彻是一个喜欢立大功干大事以及控制欲极强的人,因此他对国家的经济文化必须要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以免被别人夺去。汉武帝之所以要发展儒家思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中央集权。而纵观百家思想,却只有儒家思想,最符合汉武帝的需要,并且我们都知道,儒家思想提倡的是春秋大一统,主张齐家治国。而这些思想都与汉武帝的想法不谋而合,因此儒家思想慢慢的成为了汉朝的主流思想。

阐述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如何评价董仲舒的思想)(4)

最后,我们要从大力推行这项措施的董仲舒来分析。因为汉武帝极大的支持,因此儒家思想也随着朝代的支持慢慢深入人心,而儒家思想地位的提升,给董仲舒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体现在自己的官职和俸禄的提高。另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推行这个政策能给董仲舒带来名利,而这个名利,能让他名留青史,被后人所纪念。

阐述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如何评价董仲舒的思想)(5)

在另一方面,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毕竟这一思想的提出,在当时,可得罪了不少人。而董仲舒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满足皇帝的需要,他以得罪人的代价,要换来思想的推行。董仲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要提高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因为这一切能让刘彻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董仲舒提出的这项措施,并不是偶然,而是夹杂着各种复杂的因素,在相互推动下得出来的结果。

阐述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如何评价董仲舒的思想)(6)

但在另一个角度看,提出罢黜百家,独家儒术的思想是历史的大势所趋。即便董仲舒没有在这个时候提出,在以后,也会有更多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无疑的是,这一思想的确给当时带来了许多好处。独尊儒术,提倡仁义礼智信,宣传人要有感恩,善良,仁爱的品质的思想,要以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此后,人们不仅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还极大的推动了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不仅为封建社会的百姓提供了一个典型的道德体现,在很大程度上还维护了社会的安定,保障政权不混乱,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