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曹州土话(鲁西南方言杂谈-老赵子)(1)

一种麻雀

民国十六年《济宁县志》方言篇中有“老赵子,麻雀之大者”的释义,“老赵子”的“子”字是语气助词,“老赵”是用《汉语词典》给其“拼音lǎo zhào ,方言:衔食哺雏的母鸟。”的意思解释。这里的“赵”字在鲁西南某些县市方言读音为zao。

民国十六年《济宁县志》方言篇中有“小小虫,麻雀之小者”的释义,“小小虫(拼音xiǎo xiǎo chóng)”的“小小”是用《汉语词典》给其“幼小。最小;很小。”的意思,“虫”也是用《汉语字典》给出的“动物的通称”的意思。远古时期的人们把所有动物都叫“虫”,具体分类是:禽类为羽虫,兽类为毛虫,虫类为介虫或甲虫,鱼类为鳞虫,人类为倮虫(所谓“倮”,就是无羽毛鳞甲蔽身之意)—合称“五虫”。《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说,毛虫的精华是麒麟,羽虫的精华是凤凰,介虫的精华是神龟,鳞虫的精华是蛟龙,倮虫的精华是圣人。后来,“虫”的范围就缩小了,只指昆虫和虫类小动物了,汉代《尔雅》专设《释虫》、《释鱼》、《释鸟》、《释兽》专篇,《尔雅·释虫》说:“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豸”指无脚的虫,虫豸并称,泛指昆虫和类似昆虫的小动物。这和今天人们把动物概分为鸟兽虫鱼四大类也完全相同。因此,在鲁西南方言里,把麻雀称为“小小虫”也是很有道理的。

如今,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在鲁西南称麻雀为“老赵子”、“小小虫”的人越来越少了,称大麻雀、小麻雀的多了,但总让人感觉不如“老赵子”、“小小虫”来的生动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