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提一个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智商高的人和智商低的人,他们的大脑构造有什么不同吗?
难道高智商的人的大脑会比普通人的大脑多几块零件吗?那这些多出来的零件又是怎么来的呢?是天生的吗?还是后天“安装”进去的?
我们的这些问题,脑神经科学家们在进行了无数的实验研究之后已经给出了科学的答案了。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在科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来讨论一下开发大脑智力、提升认知水平的可行性与方法论。
看起来比较深奥的样子,其实非常的接地气,是每一个抱着有学习和成长心态的人必须要了解的:我们的学习如何影响大脑构造,大脑构造又如何帮助我们处理问题?
大脑是可以被后天塑造的先来了解两个基本概念:脑灰质和脑白质。
脑灰质:是我们大脑的最大组成部分,由无数神经细胞构成。
脑白质:是连接脑灰质神经细胞的轴突。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连接两个脑细胞的线条或者通路。脑白质是决定我们智力水平高低的关键。
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类大脑的整体结构和构造,是由基因决定的。也就是“脑灰质”的部分,是先天生成的。
但是神经网络之间的精细构造,也就是“脑白质”的部分,是由后天经验来建造而成的,并且是可以被大幅度修改的。
这就说明了,我们的大脑是可以被改造,智力是可以被提升的。
1、构建大脑的最佳时期
从上面的内容里我们知道,构建大脑其实就是发展神经通路“脑白质”的过程。
科学研究表明:人在出生前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是大脑突触形成爆发的时期。也就是搭建神经通路的两头开始延伸出来,当它们相互触碰到的时候就连接在了一起,形成“脑回路”。脑回路让我们能够感觉、认知、具备运动技能、学习和记忆。
我们用比喻来形象地解释一下,我们大脑的发展过程,就像是修建一座桥梁的一个过程,先从河流两边延伸出桥体,然后连接在一起,形成通路。这个通路就是“脑白质”。
那么,搭建神经通路最容易的时期,是什么时候呢?
答案是,从出生到16岁之前。一两岁的时候是最快的,之后搭建通路的速度会一直平稳增长,青春期会有一次爆发式增长,16岁左右,大脑逐渐发育成熟。
所以人类最佳的学习期是16岁之前。那么对于我们成年人,开发大脑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呢?
并不是,大脑发育成熟并不代表不能再进行开发。只是速度相对缓慢,难度相对大一些了。
对人脑的开发,可以一直延续到死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终身学习!
2、神经通路(脑白质)的强弱,决定了心智水平的高低。
神经通路连接好之后,就代表我们基本学会了某项技能或知识。那么,为什么同一项技能或知识,有的人掌握得好,有的人却不行呢?
原因在于,神经通路的质量有所不同。神经通路搭建好之后还有强弱之分,就像修一座桥也有质量的区别一样。
质量好的桥,够宽,够结实,一次可以并排通过好几辆车而。质量不好的桥,每次就只能通过一辆车。
我们的神经通路也一样,质量好的,对知识信号的传输率就好,质量差的,对知识信号的传输率就差。
3、不用就废
搭建好的神经通路,会一直存在吗?
神经学家的答案是:不会。那些搭建好却长期不用的神经通路连接,会退化或者消亡。
所以我们学会一项技能或知识之后,不去使用它,就相当于白学!
三个方法,终身开发自己的脑力《认知天性》:我们在出生的时候便带着基因赋予的能力,但我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注与自律。
既然大脑可以一直被开发,直到死亡,那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更为合理地对大脑进行开发呢?是有针对性地对某一区域进行开发?还是可以全脑开发?可以像健身那样通过一项学习某一项技能而让其他技能自动得到提升吗?
科学家说:大脑不是肌肉,没有办法通过增强某一条神经通路的质量来带动其他通路的质量。
肌肉可以通过训练成片的加强,但是我们的脑白质却不行。
科学家对专业人士的大脑研究显示:他们的大脑中和这一专长相关的神经通路才有被强化过的现象,其他区域则没有被强化的现象。
钢琴家大脑中被强化的部分,只有在钢琴家脑中才会出现。
这些关于大脑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想要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就,就应该在这个领域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此外,无论是在某一领域专注成长,还是在多项领域进行联合开发,我们在提升自己智力和能力这条路上,想要做出突出成就,都必须用到有效的方法。
1、抱着终身成长的心态
如果说真的有什么比才智更为重要的,那么,一定是态度了。
俗话说:“自以为的‘能’或者‘不能’,都有其道理。”
也有说:“心态决定成败。”
那么,心态的好坏之分,又如何判定呢?
在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一书中,将人的思维分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他们根本的区别在于:固定型思维把成败归结于才智高低,而成长型思维把成败归结于努力与否。
- 固定型心态:以学习成绩为目标,努力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在面临挑战的时候变得无助,如果失败,则认为自己不够聪明。
固定型心态的人在意的是证明或者显示自己的能力,他们会挑选那些自己有信心克服的挑战,这样才能在他人面前表现的很聪明。因此他们会一遍一遍地重复自己擅长的东西。
- 成长型心态:以学习为目标,学习是为了掌握新的知识和能力。面临挑战的时候会尝试不同的新策略,加倍付出努力。
成长型心态的人在意的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他们会选择难度不断加大的挑战,而且会把挫折当成有用的信息,从而集中注意力,更加努力,更具创造力。
心态对于一个人的成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你现在已为人父母,那么培养孩子应该从培养他的成长型心态开始,称赞孩子的时候,要称赞他的努力,而不是他的聪明。
在保罗.图赫的《性格的力量:勇气、好奇心、乐观精神与孩子的未来》一书中指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让孩子从小面对困难,学着克服困难。”
对于我们成人,其实也是一样的,让自己拥有一个成长型的心态,比拥有一个高智商的大脑更为重要,更能取得成就。
2、刻意练习
我们为了熟练掌握一项技能,会通过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强化。但长期进行单一的重复练习,会让思维和行动固化,对真正的能力提升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有所禁锢。
想要在某一技能上的能力有所提升,我们需要练习,但不是呆板、重复的练习,而是“刻意练习”。
安德斯.埃里克森指出:如果说重复做某事可以被成为练习,那么刻意练习就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它是目标导向的,通常需要独自进行,而且要反复努力超过目前的水平。
刻意练习所做的努力,才能改造和加强大脑中的神经通路,让信息和知识在被需要调遣的时候快速流通。
莫扎特只用听一遍曲子,就能把乐谱写出来,这种技能并不是什么“第六感”,而是经过多年的经验与刻意练习,让他大脑里面相关的神经通路拥有了超高质量的信息传递功能。
所以专家级别的表现,并不是什么遗传基因决定,靠的都是长时间的积累和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对于普通人来说,想成为专家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你有足够的专注和自律,进行长期的刻意练习。
3、掌握一种记忆方法,并把知识进行关联
记忆,是我们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基础,任何能力都始于记忆。帮助记忆的手段也有很多,在英语体系里面,可以用首字母缩写的方式。
比如“ROY G BIV”代表的是彩虹的颜色:red,orange,yellow,green,blue,indigo,violet.
此外还有格律、编号、线路、平面图、歌曲、谚语等助记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他们的形式结构都是我们所熟知的,我们可以将这些熟悉的元素轻松练习到需要记住的目标信息上面。
但是这些手段只能作为帮助我们进行记忆的小技巧,而不能增加知识量,有时候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我通过这些方法记住的知识,就像是把知识装进一个大口袋里面一样。
要牢固掌握知识,还需要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整合成为心智模型。当我们在进行回忆并运用的时候,才能做到自然而然的习惯。
就像我们找到番茄和胡萝卜之间的联系——它们都是蔬菜类,然后把所有蔬菜类的放到一个袋子里,方便存放和拿取一样。
无论是用助记方法将知识点记下来,还是将他们建立联系,这个过程都是在对相应部位的大脑神经通路进行拓宽和巩固,从而让信息流能快速通过,被我们随意调遣。
总结——每个人都能成为专家努力学习能改变命运,这是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我们的智力水平并非天生注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自己发展而来的。
有方法的努力,能让我们成长的速度快很多。你做什么样的努力,决定了你能拥有什么样的能力,成为什么样的人。
想要精通某种技能,达到专家的水平,完全不需要拥有超凡的智力基因,但是却必须拥有自律、勇气、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
所以,别再给自己找借口了,在这个人人都在持续学习的时代,赶紧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壤,认认真真开始播种吧!总有那么一天,你会收获满满。
我是阿休,持续学习,终身成长执行者。热爱分享。关注我,一起进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