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境内,地处豫、晋、冀三省交会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奇险秀丽、人文景观丰富。1960年2月11日,为了彻底改变恶劣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十万林州儿女踏入茫茫太行山,进行了一次大决战,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苦战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了152座渡槽,终于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腰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被誉为“世界奇迹”“太行山上的蓝色飘带”。红旗渠的建成,改变了林州的面貌,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的红旗渠精神。

1990年,红旗渠开始致力于景区打造,以红旗渠工程为核心,红旗渠精神为内涵,将这一世界奇迹与太行山自然风景相结合,规划建设了红旗渠分水岭和青年洞景区,迈开了旅游发展的新步伐。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红旗渠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经过近30年的发展,红旗渠风景区先后荣获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

红旗渠是一个自力更生的奇迹,是一部人与自然互动创造的伟大史诗,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寻求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典范。近年来,以红旗渠旅游为龙头,打造全域旅游和林州发展增长极,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把红色旅游的优势转变成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精心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红旗渠坚持将爱国主义教育列入整体工作布局,总体部署、统筹协调,层层分解任务,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将红旗渠打造成环境整洁美观、服务态度热情、言谈举止文明礼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河南景点林州红旗渠(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风景区)(1)

红旗渠纪念馆

红旗渠充分利用五四、七一、八一等政治性节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等,举行“红旗渠见证我是一名合格党员宣誓”“万名党员签名”“唱支红歌给党听”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党建课程,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同时,红旗渠风景区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并组织开展了“千名铁姑娘打钎创世界纪录”研学活动、“阅历课程之中原文化探寻”主题实践活动、“校长采风团走进研学圣地 红旗渠”活动,不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效用的发挥,深受学生的普遍欢迎。改革开放40多年来,红旗渠已接待20多个国家的政要及游客,共计1000万人次来接受红色教育。

打好三张牌,丰富红色旅游新内涵

抓好红色文化传承,不断擦亮革命底色。红旗渠风景区以党员教育培训、大众特色体验旅游、中小学研学旅行为抓手,通过完善理论教学,设立红色讲堂、廉政讲堂、劳模讲堂三大讲堂,打造传承红旗渠精神实践基地和情景表演基地,不断丰富红色旅游新内涵,实现景区的融合发展。打造研学产品,筑梦民族未来。红旗渠结合当地中小学联合开发了“红旗渠研学之旅”产品,先后推出了探秘红旗渠——《追梦少年》、体验红旗渠——《烈火青春》、感悟红旗渠——《血脉传承》等多个实践课程,通过“当一次小讲解员,走一次红旗渠,推一把独轮车,抡一回开山锤,抬一次太行石,吃一回民工餐”等“十个一”活动,让学生在行走中阅读历史,在体验中感受红色精神。并以红旗渠精神传承为中心,开发了“红”“红 红”“红 绿”“红 文”等多条研学实践教育线路,着力打造红色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新标杆,年接待青少年22万人次。

河南景点林州红旗渠(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风景区)(2)

红旗渠青年洞

坚持活动引领,不断激发旅游新活力。近年来,红旗渠结合“两学一做”活动,把七月定位为党建月,开展了“千人背党章,免费游景区”活动,凡在景区入口处面对党旗能完整背诵“入党誓词”的游客均可免费参观景区,带完整手抄党章笔记的游客半价优惠。景区还大力推进让红旗渠精神“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把红色旅游有机融入社会机构组织的主题活动,以游育人,以教化人,在组织宣讲红旗渠精神的同时,帮助一些单位筹办“红旗渠精神展馆”,让红旗渠精神落地生根。此外,红旗还经常组织油画家、版画家走进红旗渠,组织红旗渠风光摄影大赛,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弘扬宣传红旗渠精神、创新红色旅游宣传形式。

共建共享,助力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

红旗渠景区在自我发展壮大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产业和市场活力,在助力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在红旗渠风景区三省四镇十村范围内,红旗渠实行“六个一批”行动在红旗渠风景区安置公益性岗位保洁人员50名、安保人员20名,在景区安置景区讲解员20名、售检票及咨询服务人员130名,在凌空除险、铁姑娘打纤等景区情景实训表演项目中安置50余人从事表演工作,在田园综合体项目、景区绿化、工程建设中,依靠水稻种植、景区绿化、工程用工等安置120余村民从业在景区红立方餐厅等服务性行业里安排贫困人员就业,带动50余人脱贫,在景区商铺、摊位、纪念品、小吃等商经营活动中,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同时,红旗渠坚持将旅游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度整合,创新景区与旅游扶贫发展思路,创新发展“公司 农户”旅游扶贫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弄拉模式”“帮扶模式”“合作社模式”等,支持贫困村由传统农业向旅游观光农业转型,支持贫困户联合建设旅游商铺、乡村客栈、宾馆、农家乐等,依托旅游服务业自主创业。红旗渠景区通过与周边村民联合经营商铺30余个,摊位20余个,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商铺摊位实现年收入360余万元,当地老百姓在红旗渠景区旅游沿线经营了金桥饭店、山水涧等中大型餐厅宾馆20余家,青年洞旅游餐厅、红旗渠快餐超市等小型餐厅10余家,卢家拐村“农家乐小院”50余家,可同时接待游客食宿800余人,实现年收入1500余万元。当地大部分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实现了就业、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红旗渠风景区流转周边乡村土地1032亩发展乡村旅游,与井头村、卢家拐村、牛岭山村、坟头村签订资源整合协议二十余份,每年景区支付土地补偿款达108.6万元,让村集体和群众共享旅游产业收益,当地的核桃、板栗、民居等“三农”资源也通过加工转化为了旅游产品,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据统计,红旗渠景区每年接待游客70万人次,带动全市涉旅企业473家、农家乐330余家、从业人数达到近5000人,旅游综合收入12.5亿元,实现了旅游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向全域发展的辐射。

在红旗渠景区,每处历史遗址遗迹的背后都有无数让人感动的故事,而镌刻在这些历史遗迹上的革命精神,像熊熊燃烧的火炬和高亢嘹亮的号角,激励一代又一代红旗渠儿女,凝聚着新时代的奋斗伟力、谱写着以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促全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专家评语:

林州市红旗渠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自力更生求生存、艰苦奋斗谋发展的精神, 林州市以红旗渠风景区为载体,将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有机结合,融合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等红色教育与旅游于一体,实现红色旅游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互促共进,让红旗渠的红色精神和文化内涵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出新的光芒。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 邢伟)

相关链接

1.天津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①

2.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以文带旅,旅游扶贫,全方位升级红色旅游区 | 红色旅游发展经典案例②

3.山西右玉:挖掘时代精神,立足资源优势,探索“旅游 ”模式 | 红色旅游发展经典案例③

4.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打响红色旅游品牌,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 红色旅游发展经典案例④

5.辽宁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聚力融合 创新发展 共建沈阳抗战联线 | 红色旅游发展经典案例⑤

6.吉林省汪清县红日村:讲好红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打造乡村红色旅游发展新模式 | 红色旅游发展经典案例⑥

7.黑龙江省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深挖铁人精神内核,创设教育新载体,创新红色游体验 | 红色旅游发展经典案例⑦

8.上海市宋庆龄陵园:愿小树苗健康成长 | 红色旅游发展经典案例⑧

9.浙江省嘉兴南湖:红船精神领航,基础建设护航,优化产品助远航 | 红色旅游发展经典案例⑨

10.安徽省金寨县:坚持保护利用并重 助力老区脱贫攻坚丨红色旅游发展经典案例⑩

11.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打造党性教育教学基地,探索创新共建共享模式, 培育特色产业丨红色旅游发展经典案例⑪

12.江西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以人为本,让红色教育活起来 | 研学教育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⑫

13.山东省沂南县:打造红色旅游“常山模式”、红色研学“沂蒙高地”、乡村振兴“红嫂家乡”样板 | 研学教育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