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旅游发展(好心茂名从露天大矿坑)(1)

昔日的露天大矿坑,今天的城市后花园。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坐落于茂名市区西北石油化工工业区,占地面积10.07平方公里,园内有复绿生态林地约8000多亩、长达20公里的马拉松跑道。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旅游发展(好心茂名从露天大矿坑)(2)

茂名露天矿好心湖(摄影:丘立贺)

园内还建有广东首家矿产遗址博物馆——茂名露天矿博物馆,建筑总面积9000多平方米,成为集展览、科普、藏品收集等诸多功能于一体、传承茂名矿业文化和油城精神的综合型博物馆。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旅游发展(好心茂名从露天大矿坑)(3)

茂名露天矿博物馆(来源:茂名高新区)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旅游发展(好心茂名从露天大矿坑)(4)

水波如镜,绿林成海,看着如今生态公园的美景,谁能想到,就在三十年前,这里还是废弃的油页岩矿坑。

五十年代,茂名石化炼油厂开工,我国南方最大的露天油页岩矿山随即在茂名破土动工。上万名石油技术人员和民工组成的建设大军齐聚茂名油页岩蕴藏区,用锄头、畚箕加扁担,直接在矿脉上掘取矿石运出,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从1961年矿山和页岩干馏装置规模化投产,到1992年年底停产,露天矿山为缓解国家石油困难作出了贡献,但同时也造成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开采形成的巨大矿坑可能诱发滑坡、坍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开采露天矿形成的矿坑湖,水质差,废弃的巨大矿坑更是存在安全隐患。从高空看下去,露天矿坑像一个巨大脚印,满目荒凉。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旅游发展(好心茂名从露天大矿坑)(5)

20世纪50年代,页岩的开采现场(来源:《茂名石化图志》 )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旅游发展(好心茂名从露天大矿坑)(6)

为抚平“城市伤疤”,茂名市放弃该区开发高岭土、煤炭等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作出了关停露天矿的决定,决心引来活水变“废坑”为“活湖”,启动露天矿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工作。

2014年,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建设全面展开,按照修复与优化有机结合的原则,重点建设“引水、修路、种树、建馆”四大工程,利用现有地形及矿区原有设施,通过“赏花、观景、戏水、观展”等一系列景点布置,开发出集工业特色、山水园林、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大型开放式生态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旅游发展(好心茂名从露天大矿坑)(7)

茂名市露天矿好心湖绿化带(摄影:丘立贺)

随着新鲜水源的不断注入和中和处理,矿湖中逐渐鱼类成群,鸟类也在湖中栖息觅食。引水入湖彻底改变了矿湖水质,有效提升了小东江流域生态环境。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旅游发展(好心茂名从露天大矿坑)(8)

乡村振兴公益慈善健步行活动在露天矿生态公园举行(摄影:丘立贺)

2017年8月,矿坑湖被命名为“好心湖”,水面面积约6平方公里,蓄水量为1.6亿立方米,围绕着好心湖的好心湖碧道全长15.2公里。在好心湖碧道建设过程中,茂名市将其与河湖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文旅产业紧密结合,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这条集碧道、马拉松赛道、生态人行道于一体的风景体验线,不仅全面呈现出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也串联起民心所向的“幸福之道”。好心湖碧道成为广东水科院河长制研究院推荐的广东“十大浪漫碧道”。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旅游发展(好心茂名从露天大矿坑)(9)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的蔚蓝湖水(摄影:丘立贺)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钟镇聪

初审:柯柱基

审核:朱武军

来源:茂名史志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旅游发展(好心茂名从露天大矿坑)(10)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旅游发展(好心茂名从露天大矿坑)(11)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旅游发展(好心茂名从露天大矿坑)(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