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山东泰安的一个宁静小村庄里,一批不速之客突然涌进,来到附近的土地上敲敲打打着。这些举动引来村民的极大好奇。随后,村民们才得知,就在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脚下,埋藏着一个古老文明的遗址,是一个新石器时期的文明,距今已有4600—6400年左右,专家最后将其命名为大汶口文化遗址。

在遗址里,出土的器物大多都是石器和陶器,似乎与其它古文化遗址没有什么区别。但考古学家将墓葬进行梳理后,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在所发现的133座墓葬中,66%的墓主人手中都握着一个东西—兽牙,这兽牙尖长细腻,不像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具有的。最后,专家们经过鉴定,确定这是一种獐牙。

被人吃到濒临灭绝的动物(因为吃奶让胃里长出了小奶块)(1)

獐牙做的饰物

这墓中的獐牙是来自一种叫做獐的动物,当时大汶口先民与獐还生存在同样的环境之下,由于獐奔跑迅疾、善于游泳,这对于当时生活在丛林中以打猎为生的先民是极其艳羡的能力,为了获得这些能力,就以獐为部落图腾,并用獐牙来装饰自身。

被人吃到濒临灭绝的动物(因为吃奶让胃里长出了小奶块)(2)

说起獐,大家最先想到的是香獐子,学名叫原麝,是一种麝科动物,它们身体自带香味,雄兽腹部下方生长香腺分泌麝香以吸引异性。这里所说的獐是一种鹿,别名河麂 、牙獐。《本草纲目》说注里曾有这样的描述:“獐无香,有香者麝也,俗称土麝,呼为香獐”,说的就是这两者的区别。

獐又叫河麂、牙獐,属于鹿科。有人说这种动物似麝非麝,似鹿非鹿,似狍非狍,与狍子和麝确实非常像,傻傻分不清。

被人吃到濒临灭绝的动物(因为吃奶让胃里长出了小奶块)(3)

唯一不长角的鹿

对于鹿科动物来说,最引以为豪的就是它们头上的那一对可以堪比艺术品的大鹿角,也是它们比较有特征的识别标志。然而,作为鹿科大家族成员的河麂,无论雌雄,一生都不会长角,它们最大的特征,就是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陪葬品中的那对大獠牙。这对獠牙只有雄性才有,是它们的上部犬齿向下扩张而成的,因为这对奇特的大獠牙,它又得到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吸血鬼鹿”。作为一种食草动物,长出这么长的獠牙和他们身份定位严重不匹配,也没什么具体实用之处,唯一的作用就是作为一种性选择工具,以吸引雌性。

被人吃到濒临灭绝的动物(因为吃奶让胃里长出了小奶块)(4)

因为吃奶在胃里长出了小奶块儿,被逼到濒危

从古至今,对河麂的捕杀就不绝如缕。1987年开始,我国就专门对国内现存的河麂数量进行定期普查,原本尚存百万头的河麂却几近消失。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它们的肉质鲜美而被大量捕杀,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胃里的宝贝“獐宝”。

“獐宝”是啥?与其他动物不同,河麂有两个胃,一个是草胃,平时用来储存和消化草料,另一个是它的奶胃。幼獐在吃了母獐的奶水后,未消化的奶会在奶胃里大量沉积,凝结成奶块,在中医里就称之为“獐宝”。从明末清初开始,民间就用“獐宝”来治疗儿疳积等消化不良症,被民间视为“宝药”。

被人吃到濒临灭绝的动物(因为吃奶让胃里长出了小奶块)(5)

目前,河麂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CITES)Ⅲ,严禁猎捕和买卖。在长江中下游獐的分布区内,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徽皇甫山自然保护区,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等的建立也为它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另外,为获得“獐宝”而兴起的人工养殖也使野生河麂不用再担心被追杀。相信,它们的未来将会很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