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随着“点火”、“起飞”的指令发出,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在此次发射任务中,指令长陈冬、刘洋蔡旭哲将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开启为期半年的太空之旅。

其中,陈冬和刘洋都是第二次出征太空,而蔡旭哲则是职业生涯第一次太空之旅。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意义(到2022年神州十四上天)(1)

神州十四发射现场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加大了对太空探索的步伐。

在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之前,我国已经成功地完成了神舟十三号和天舟四号飞船的发射任务。纵观我国航天史,这样高密集的任务进度还是非常少见的,这意味着我国探索宇宙的决心更加强烈

这次神舟十四号飞船乘务组,将执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并实际开展以来的第23次任务,这次任务具有两个“首”的重大意义:即航天员首次进驻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航天员首次利用离开气闸舱进行舱外活动。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次任务对技术的要求更高,航天员可能会遇到更大的挑战和难题。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意义(到2022年神州十四上天)(2)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到明代万户飞天的故事,中国人对于神秘宇宙的向往,可以说已经熔铸在民族的基因中。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在1992年正式对外公布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杨利伟作为中国载人航天第一人,在2003年成为首位征服太空的中国人。如今,经过近三十年的传承和探索,以及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航天人的接力努力,我国载人航天走向了宇宙更深、更远处,中国人开始一步步揭开苍穹的秘密。

从“嫦娥系列”寻觅月球的奥秘,到“北斗体系”开创我国独立自主的卫星定位系统,再到“天宫系列”推动我国空间站技术走深走实,中国人在对日月星辰和苍茫宇宙的追求中,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宏伟抱负。

那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来回到那个艰辛和充满希望的年代吧。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意义(到2022年神州十四上天)(3)

在现代社会中,世界大国早已将载人航天作为彰显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科技实力的重要战略支撑,而通过发展航天科技也能够带动其他学科和多技术学科向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

目前,航天科技也成为了大国之间进行技术、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在争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不仅将石油资源、战略位置和常规武器、核武器等因素的竞争作为重点,还在天空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美苏两国之间的天空竞争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东方一号”飞船,并将加加林成功的送入了太空。这一事件在人类航天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还开启了美苏两国在天空中的竞赛。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意义(到2022年神州十四上天)(4)

当时,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已经充分意识到,太空对于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党中央决心先把我国经济提升上去,再来发展中国载人航天

美国总统里根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旨在使美国取得对苏联的发展优势,从而引发了世界很多国家对高科技发展的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上很多国家制定了航天发展规划。而我国科学家杨嘉墀、陈芳允、王大珩、王淦昌等也在这时提出了“863发展计划”,来提高我国高新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平,并在一些重要领域赶上世界领先水平。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意义(到2022年神州十四上天)(5)

“863发展计划”四位倡议人

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的初期,在参考美俄等国的基础上与构建自主性的发展模式之间,还没有拿定主意。当时,美国和俄罗斯拥有最为先进的载人航天技术和最为丰富的经验,两国的普遍做法就是同步发展航天飞机和载人飞船

经过我国科学家的科学论证,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我国最终确定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先发展自己的载人航天技术,从而为未来发展空间站做基础。

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相对较低,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因此,载人飞船拉开了我国航天发展的序幕。事实证明,我国确立的这条发展路线是非常科学的。

目前,由于航天飞机技术的缺陷,导致世界很多国家出现了航天事故,而为了推动航天技术的持续性发展,像美国、俄罗斯等这样的航天大国也重新回到了载人飞船技术发展上。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意义(到2022年神州十四上天)(6)

1992年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我国在1992年确立了载人航天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步载人飞船和第二步建立空间站的所有任务。中国也成为了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截止2022年,我国初步形成了“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天宫系列”空间站航天发射任务体系。

央视《开讲啦》节目有一期曾经请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设计师周建平科学家作为主讲嘉宾,周院士在谈到我国载人航天发展之路时说道:

“我国载人航天在立项时,邓小平同志认为,如果要走新路,就不要穿旧鞋,那样只会和别人的差距更大。”

1992年,虽然距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光景,但我国综合国力还有待提升,特别是工业基础还非常薄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初,就确定了“高效益、低成本和高质量”的宗旨。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意义(到2022年神州十四上天)(7)

中国载人航天精神

众所周知,载人航天是危险系数非常高的行业。根据一些资料统计,在世界航天史中,一共有27名航天员在训练或者执行任务时遇难。

我国在确立载人航天发展规划时,党中央就明确指出:“要体现我们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我们不能牺牲任何一名航天员”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我国从神舟四号飞船开始一直到神舟十一号,绝大部分重要的零部件都不设置备份。一方面这是我国航天技术人员对载人航天技术的自信,另一方面,这意味着工程人员、主管人员在每一个细节都要严格把关,来确保万无一失。

三十年中,中国载人航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进步,这是全国百余所科研院校和近3000所相关协作单位,以及十几万科学工作者呕心沥血才取得的重大成就。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意义(到2022年神州十四上天)(8)

周建平院士

正如周建平院士在《开讲啦》节目中所谈到的:由于载人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大工程,需要各行业戮力同心才能够完成,但最重要的就是党中央的集中科学领导

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重大进步,但其实我国科研人员在神舟三号组装发射前,也经过了一段提心吊胆的时刻。

我国技术人员在2002年1月份神舟三号发射前,突然检测出发射火箭底部有一个通电插座无法正常使用,但是科研人员在对82个同型号的插座检测后,并没有发现问题。这其实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微小的问题。

但我国科研人员秉承“不带任何问题上天”的宗旨,经过夜以继日的检查,最终查出了是机舱的底座在设计上出现了重要问题。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意义(到2022年神州十四上天)(9)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成功发射

神舟三号成功发射时,随着指令员“点火”“发射”的口号发出,我国很多航天技术人员在发射现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载人航天工程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从我国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组成来看,整个火箭一共拥有12个子系统和近22万个电器元件。

从实验的角度来看,要想在实践层面上,提高1%水平的标准,就需要科研人员进行多达近千次实验。而我国科研人员对于火箭系统的设计和每一个元件的性能,都需要经过实验层面和实践层面。

在实验层面上,需要经过达300种理论模型的验证和近100次的操作模拟,从而确保火箭发射的可靠性和飞行员的安全。

黄霞院士作为我国“天宫系列”的副总设计师,他在谈到“天宫一号”项目设备的组装时说道:

“天宫一号设备在进行组装时,整个科研团队至少对每一个元件和零件进行了100多次的实验,这正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意义(到2022年神州十四上天)(10)

天宫二号

科研人员曾在对天宫二号的实验中发现,某个排气阀的零部件上出现了长达0.4毫米的残余物,要知道在航天设备组装完成后,对于残余物进行清理至少要经过189道工序和拆卸近3878个零部件。

但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会对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我国载人航天项目自开展起,就将“高质量、高效益”作为发展的宗旨和主题。而从取得的成绩来看,我国目前已经成功将11名航天员送入了太空,成功率高达100%。

每一位航天员在训练时,都会被教官无数次强调:“在航天任务中,0.001%的失误就有可能造成航天员遇难,而这0.001%的提高需要我们付出上万倍的汗水。”

因此,每一位中国航天员的训练与成长,其背后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这种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成为了我国航天人最特殊的精神基因。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意义(到2022年神州十四上天)(11)

在载人航天事业的进步中,自主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促进因素。

在我国载人航天项目中,“天宫一号”的任务难度最大。建立空间站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三步走”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我国科研人员在这上面取得了很大的技术突破。

例如,在空间站的初步实验阶段,为了模拟大气中适宜的生存环境,科研人员在没有国外先例的情况下,专门研制出了一款能够释放微量大气和有害气体的空气过滤装置,从而取得了科学性很高的实验数据。

“天宫二号”被业内专家称之为最繁忙的实验室,我国科研人员在天宫二号中一共进行了十多次空间模拟和大气模拟实验。

“天宫二号”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我国农业种子培育实验,其发射进入宇宙空间后,我国多次在实验舱内进行作物培育实验,并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从而为我国载人航天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意义(到2022年神州十四上天)(12)

在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过程中,神舟系列飞船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航天项目。随着我国在载人航天上不断取得更大的进展,我国开始在载人航天实验和发射货运飞船基础上,提出更大的航空探索规划。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站。

在我国成功发射天宫系列空间站之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经联合十余个国家共同建造了国际空间站,但出于对我国技术封锁的目的,我国建设空间站一直得不到其他国家的支持,而这也推动了我国开始走核心技术创新之路。

在2022年初,我国正式完成了“天宫”空间站的轨道建设工作,并开始引入我国一些超级实验设备。成功建立国际空间站,为我国开展一些重力实验和航空空间实验奠定了基础。

我国在近期宣布,在天宫空间站上将重点部署材料、天文系统、重力系统、天体物理等实验设备,从而为我国成为高科技强国助力。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意义(到2022年神州十四上天)(13)

2020年5月8日,对我国载人航天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

在这一天,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的新一代载人航天实验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回到预定的轨道。新一代载人飞船的“新”主要体现在动力更强、载人历程更长,同时还具有多次重复利用的功能和环保、对航天员损害低等优点,为我国在未来探索更远星球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我国目前已经在空间站建设的仪器精密性和整体的性能上,已经取得了全球领先的优势。周建平院士在一次科学技术研讨会上,也提到:

“毫不客气地讲,我国目前的空间站建设技术和空间科学技术已经处于全球前几位的水平。在未来,在我国太空探索事业的发展中,中国将开展更远宇宙领域的探索,并在各地建设众多国家级的天文观测台。”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意义(到2022年神州十四上天)(14)

从我国航天规划的发展规划中可以看出,我国在接下来的发展阶段中将把空间物质探测、物质能量、黑洞等方面作为重点,并加大对人类自然本质和属性的探究。

正如我们在前面说道的,载人航天是一项复杂且伟大的工程,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在这上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这背后是我国航天技术团队夜以继日的攻关和努力才取得的。

在项目实验中,每一位科学研究人员都充分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工作中以“不怕险阻、攻克万难”的勇气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胆气,来推动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突破。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意义(到2022年神州十四上天)(15)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航天梦”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无数科技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通过丰硕的成绩来印证了“脚踏实地出真知”和“成功是用汗水浇灌的”等真理。

在走向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绝对是技术精湛、能打胜仗的队伍,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这支队伍为中国人实现探索宇宙的梦想也付出了很大努力和牺牲。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属于中国航天的伟大之路、理想之路正在慢慢向我们走来。在文章的最后,也祝福我国的航天员们在未来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