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开国君主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出身低微,但是却是一个用兵的天才,但是他在后世的评价中却似乎总是以一个暴君的形象出现,比如将人剥皮塞草,动不动就杀人,在胡惟庸和蓝玉两案中杀人超过了两万多人,难道朱元璋真的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暴君吗?

朱元璋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洪武年间百姓卖子女求生)(1)

朱元璋

朱元璋登基之后,跟随他打江山的功臣们几乎没有好下场,亲密的伙伴和武将第一人徐达疑似被朱元璋毒死,文臣第一人、朱元璋的后勤总负责人李善长被牵连进“胡惟庸案”被处死,而在此后的“蓝玉案”中更是有两万多人被牵连送了性命,那些跟随他打下江山的文臣武将们都被他处置干净了。

李善长像

再看那些官员们,拿着低廉的俸禄不算,一旦犯了事就被下狱乃至砍头,而且朱元璋还有更狠的招数,那就是将官员剥皮,然后再在皮囊里塞上草,放在大堂上威慑大家,那么这样的皇帝是不是很有暴力倾向,是不是一个十足的暴君像?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将他和历史上的那些暴君相提并论呢?仅仅是因为他开创了明朝的江山社稷吗?

关于这一点,很多历史学家都做过研究,民国历史学家孟森先生在他的《明清史讲义》中写了这么一段话:“太祖之好用峻法,于约束勋贵官吏极严,实未尝滥及平民,且多惟恐虐民。”这句话很好的给朱元璋下了一个定论,朱元璋的“暴戾”只是对那些达官贵人的,对于社会下层的平民,朱元璋从来没有滥用暴力,而且唯恐这些平民被暴力所伤。

朱元璋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洪武年间百姓卖子女求生)(2)

孟森

洪武十九年,河南闹了饥荒,很多人都把子女卖掉换粮食吃,朱元璋听说后,下来赈灾,而且由政府出资将这些孩子赎回,送到自己原本的家中,这样的皇帝真的是太贴心了。而且,同一年,朱元璋还批准了一项给居民颁发福利的方法:所有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发给一定数量的肉、米、酒;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还要加发棉帛;鳏寡孤独之类的不能自力更生的,每年发给一定的粮食。这样的皇帝怎么能够和暴君扯上关系呢?

朱元璋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洪武年间百姓卖子女求生)(3)

饥民剧照

其实,朱元璋为何会对官员和平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从他自己的出身来看,也很好理解。朱元璋出生于真正的底层,经历过最悲惨的生活,父母兄弟因为饥荒而饿死,而他的家庭也没有少受元朝官吏的盘剥,所以他在发达之后,对官吏有着天然的防备心理,对官吏的惩罚有矫枉过正之嫌也是正常现象。

朱元璋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洪武年间百姓卖子女求生)(4)

朱元璋剧照

而对于百姓,朱元璋自然是有着一种爱护的心理,因为他深知民间疾苦,这一点是历来开国皇帝所不能比拟的,毕竟纵观中国历史,没有哪一位帝王的出身能够比朱元璋还要低,所以朱元璋这样的出身,决定了他的“暴君”只是对达官贵人而言,对于平民,他则是一位仁慈的君主,您觉得呢?

更多历史故事,请关注“天涯看点”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