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万人,这是2022年教育部公布的应届毕业生人数,破纪录地突破了千万大关。加上国内外疫情还未结束,互联网大厂缩小招聘规模,对于今年毕业的应届生来说,真的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并且,从今年开始,也会有首批00后进入职场。

1076万大学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仅在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了874万人,据当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14.11亿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就已经达到了2.18亿人,也就是说每7个人里,就有1个人是大学生。

这么多人要找工作,但是就业岗位只有那么多,所有人怎么能够都找到合适满意的工作呢?所以,我们看到许多“学历贬值”的新闻,比如有几万名研究生去送外卖、卷烟厂流水线上研究生超30%、211大学毕业生当驾驶员......随后便有很多人开始抱怨: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本科毕业生才算得是大学生,甚至有人讲:所有人都有毕业证,就相当于所有人都没有。

学历低就业真的难吗(史上最难就业季)(1)

为什么学历会贬值得这么厉害?

首先是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普及。在80年代,每年只有100万人参加高考,2021年高考人数达到了1078万。1986年中国大学总共只录取了57万考生,而2021年,大学毕业人数高达909万。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在逐步扩大,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已迈入普及化阶段。

其次,高等教育扩招的时间虽然很长了,大学学历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也很高,但教育回报率并没有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并且以毕业学校、学历高低来评价人才的方式极为粗放,在社会上已经造成了严重的“高学历消费”、“人才浪费”等问题。

最后,高校教育资源的弊端日益显现。有些高校开设的专业与现实需要相脱节,过多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就导致出现了很多纸上谈兵的纯理论家,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他们以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很“吃香”,却从来没有认真去了解过。

这对高等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导致一些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知识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等问题。

学历永远不等于工作能力,学历高也并不意味着有文化。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学历只是敲门砖,工作能力才是不过时的“铁饭碗”。正如李克强总理提到的“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考核人才质量的标准从来不在“学历”这个“面子”上,而是关乎“能力”、“素质”的“里子”。

学历低就业真的难吗(史上最难就业季)(2)

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应对“学历贬值”危机,找到好工作,不妨选择热门行业,学点硬技能。

如今,科技已是全球的第一生产力,为什么西方国家经济如此发达,国家综合实力强盛,而且工作和生活节奏很慢,但收入仍然很高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技术。可以说,我国创新技术人才真的十分稀缺,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端互联网人才。

所以,伙伴们如果想在新时代的大浪潮中站稳脚跟,破局“学历贬值”,不妨主动拥抱趋势,通过学习将自己打造成高端数字型人才,进而在互联网行业里乘风破浪,走向人生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