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子路,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之所以名垂青史,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之一,还因为他是一个无论贫穷富贵都始终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大孝子,百里负米的故事更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佳话,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成语故事子路借米?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成语故事子路借米(子路负米)

成语故事子路借米

一说起子路,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之所以名垂青史,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之一,还因为他是一个无论贫穷富贵都始终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大孝子,百里负米的故事更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佳话。

仲由是周朝春秋时候鲁国人,字子路。非常孝敬父母。他从小家境贫寒,非常节俭。经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脚被冻僵了。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暖暖,然后继续赶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刮风就更不在话下。如此的艰辛,持之以恒,实在是不容易。 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每年给的俸禄非常多。所吃的饭菜很丰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断。过着富足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的感叹。因为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了。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可是父母已经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不可能实现了,。

子路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平常喜欢舞刀弄枪。他只比孔子小9岁,所以在刚结识孔子时,也谈不上对孔子有多尊敬。在子路的眼中,像孔子这样只会纸上谈兵的家伙,根本不值一提。为了显示自己强大的武力,他曾多次冒犯和欺负孔子。但孔子却不与子路计较,而是生出了爱才之心,用礼乐仪式引导子路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子路最先在鲁国当官,后来又投奔了卫国,担任卫国大夫孔悝的宰。公元前480年,孔悝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悝弑卫出公,卫出公闻讯而逃。子路听说此事后,进城质问蒯聩这个不忠不孝之徒。蒯聩不是孔子,自然不会惯着子路,命人干掉他。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在临死前都不忘整理好衣冠。在他整理衣冠的过程中,被人剁成了肉酱。而关于子路的死,老师孔子早有预测。当年孔子一听到卫国内乱,就哀叹道:“仲由死了!”没过多久,果然传来了子路被杀的消息。​可见孔子太了解这个学生,知道卫国一旦内乱,以子路的脾气,绝对不会坐视不理。但子路在卫国势单力薄,注定无法与造反派抗衡,所以最终难逃一死。而子路又是众弟子中,唯一敢对孔子说真话的人,所以孔子对于子路的死,十分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