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 晋美食之乐,美食之趣,在于一个“寻”字,在人生的旅途当中寻觅、品吃饮食,那比不费工夫得到的食物更具诱惑力站到餐饮从业者角度思考,有道是“味香也怕巷子深”,美食家品吃美味后的连锁效应,可以扩大他们招牌美食的影响力,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最真实的美食?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真实的美食(关于美食的全景式纪录)

最真实的美食

作者:李 晋

美食之乐,美食之趣,在于一个“寻”字,在人生的旅途当中寻觅、品吃饮食,那比不费工夫得到的食物更具诱惑力。站到餐饮从业者角度思考,有道是“味香也怕巷子深”,美食家品吃美味后的连锁效应,可以扩大他们招牌美食的影响力。

但《寻味儿》的作者董克平在我心目中,不仅仅是美食家,更是一位美食作家。品过美味后,写几句话,拍几张照片,录一段视频,这可以称为美食家;美食作家呢,不仅会有上述的行为,更会探究美食中蕴含的各色文化,以独特的观点将之原样表述,汇集成原创的饮食专著,这小小的一字之差,却体现了一个人的学识分量。

所以董克平于寻味、品味之外,更会回味、思味,在《回味儿》章节里,既有《食说清明》这样有关饮食风俗的随笔,也有《鄂菜变楚菜,湖北菜找到了根》这样关于菜系源头考证的论述。董克平的文章,是他体验饮食、感受文化、参悟生命产生的全景式纪录,他把传统食物看作一种人文的传承,说因之“与历史、与祖先,有了穿越般的勾连,你能感觉到味道传承中的血脉相连”。仔细研读此话,能让人联想到若干与饮食有关的记忆,从而引发起内心更多的情感波澜。

在《寻味儿》书中,董克平相继推荐了云南鸡枞菌、广州烤乳猪、黄河大鲤鱼、大连玉瓜馅包子、西安小吃、徽州农家乐等美食,他的介绍客观详细,因为当中的一些美食我在当地品尝过,读之,似乎又再次重温了似曾相识的味道。当然,他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地“食话食说”,而是把食材的生成水土、菜肴的科学搭配、同等饮食的区域特征等进行了细致地探究,力求在饮食书写中承担更多地社会功用价值。

董克平的寻味,不囿于华夏大地,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咖啡厅、西班牙伯纳乌的中国餐厅、法国小餐馆都留下了他的踪迹。他以中餐在海外的交融、演变为切入点,把海外中餐馆生存状况铺陈到纸面,表面看,海外的中国菜改变了一部分传统属性,但西餐味道的融合让中餐能更好地生根发展,也只有这样,中国味道才能更好被世界接纳,这同样可视作董克平的理想和追求。

《寻味儿》是我继《食趣儿》《吃鲜儿》阅读的又一部董克平作品,三本书的书名,均以“儿”字为后缀,轻语慢读,能感到明显的儿化音,既贴切,也俏皮,而后能让人觉得“快乐至上”是饮食文化的一大要义。(李 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