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病
一说起“脚气病”,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脚癣”。然而,“脚气病”和“脚气”是两回事。“脚气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 B1 而导致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也叫“软脚病”;而“脚气”则是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足癣。两者风马牛不相及,您可千万别弄混了。
维生素 B1 缺乏症之所以被称为“脚气病”,主要是因为这一疾病的临床特征。脚气病分为干性脚气病和湿性脚气病。
其中干性脚气病表现为 :食欲不振、烦躁、全身无力、下肢沉重、四肢末端感觉麻木,肌肉酸痛,以小腿肚的腓肠肌最明显,上、下肢肌无力,手、足下垂。
湿性脚气病表现为水肿,多见于足踝, 严重者下肢都会水肿,同时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并有右心室扩大,常可导致心力衰竭。
这两种脚气病患者的共同特征为走路时步态异常,所以这类疾病被形象地称为脚气病。
“婴儿脚气病”最可怕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母亲产后三个月下肢呈浮肿状。而宝宝吃奶无力,浑身发软,呕吐腹胀,心率快,心脏出现轻微肿大。一开始, 医生以为宝宝得了感冒,但经过治疗不见好转。这时,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详细询问了母亲孕期的饮食情况,原来这位母亲在孕期只吃精米精面,体内严重缺乏维生素B1,导致自己和孩子都患上了脚气病。医生随即开出了维生素B1的药方。一周后,母亲和孩子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恢复了正常。
如果乳母严重缺乏维生素B1,又用母乳喂养婴儿,那么2~5月龄的孩子最易发生婴儿脚气病。发病伊始,患儿面色苍白、急躁、哭闹不安;当咽喉发生水肿时,婴儿将失声,形成独特的喉鸣,这也是婴儿维生素B1缺乏病特有的哭声;患病晚期可能出现发绀、心力衰竭、肺充血及肝淤血等严重后果。婴儿脚气病治疗及时可使患儿迅速好转,但若延误治疗病死率较高。
被我们丢弃的维生素B1
越来越富裕的生活让我们得到了精细精致的食物,然而在满足了口腹之欲的同时,却也在无形之中丢失了维生素B1。维生素B1在人体内贮存有限,且为水溶性维生素,容易随尿液、汗液排出体外。
谷类食物是我国大多数居民膳食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而引起维生素 B1 缺乏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长期食用研磨过分精细的精米精面。市面上常见的精米精面在加工时会去掉胚芽、糠层和麸皮。而大部分维生素 B1 恰恰存在于被去除的糠层和麸皮中。
摄入不足、机体吸收利用障碍,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需要量增加(如妊娠)等因素,均能引起体内维生素B1缺乏。另外,过分淘洗大米、习惯吃捞饭(不喝米汤)、食物加碱烧煮等饮食习惯,也会造成维生素B1的大量损失。
如何补充维生素 B1
维生素 B1 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其中最丰富的来源是葵花籽仁、花生、大豆粉、瘦猪肉;其次为粗粮、小麦粉、小米、玉米、大米等谷类食物 ;鱼类、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较少。
食物的搭配、烹调、加工等条件,对维生素 B1 的存留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日常饮食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混搭”是调整饮食结构的好方法。加工越精细的米面,维生素 B1 的含量越少, 所以切莫一直食用精米精面。比如,蒸米饭不要只用精白米,可以放一些糙米、小米或土豆块。这样做出的饭既好看又好吃,还能增加膳食纤维。
-
改进烹调方法,提高食物中维生素 B1 的利用率。南方人爱吃捞饭,“泡”在汤中的维生素 B1 多被弃掉,所以不弃汁的蒸饭比捞饭好 ;北方人爱吃面食,面粉中的维生素 B1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而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被破坏。所以蒸馒头时,发面最好弃碱而用鲜酵母;吃面条时,带汤的热汤面要好于捞面,若吃捞面的话不妨喝点面汤。
-
怀孕期间的孕妇、正在哺乳期的年轻妈妈切记,不要仅以精米精面为主食。如果宝宝需要人工喂养,那么家人在选择奶粉时也要注意查看产品外包装上的营养标签,选择富含维生素B1的奶粉。
-
我国因饮酒造成的维生素B1缺乏者不在少数。如果您平时喜好“喝两口”,切不可忽略补充维生素B1。因为酒精会“偷”走您体内大量的维生素B1。
-
常在外就餐者要注意维生素B1的补充。酒楼餐馆的米面主食几乎都是精白米面。很多特色面点是经过高温油炸制成的,而高温油炸也会破坏面团中的维生素B1。
素材来源:健康一家人
供稿:艾滋病防治科
编辑:肥 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