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目的和前提读书经历的启发(从意识的迁移探寻元宇宙本质)(1)

《元宇宙的本质:人类未来的超级智能系统》

蔡恒进蔡天琪耿嘉伟著

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7月出版

宇宙可对应为物质世界,而元宇宙可以被理解为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也可以被理解为钱学森笔下的“灵境”,代表了人类意识世界的对象化,是一种在近地空间上进化出来的“ 大脑”。本书从哲学视角切入,探讨了人类意识向元宇宙的迁移以及元宇宙未来发展的三重境界,展示了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交互与协作的全新可能性。本书从三个维度揭示了元宇宙的本质:一、意识的可迁移性是元宇宙实现的根本原因。二、共识价值论是元宇宙世界的基本运转规则。三、区块链 通证技术是元宇宙实现的底层技术保障。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理解元宇宙的本质、明白如何判断元宇宙的价值以及了解元宇宙的发展趋势。

点击视频观看作者讲述元宇宙本质↓↓↓

元宇宙的发展遵循意识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

我们想要更深入地理解元宇宙,就需要将元宇宙和物理世界(包含经典物理世界和量子世界)、意识世界进行比较。这里的意识世界包含柏拉图讲的艺术世界的内容,物理世界就是物理学方程规定的世界,暂且不争论它的真实性或实在性。元宇宙对应意识世界,是意识世界的抽象化、坎陷化,我们觉得它会更理想、更简单、更本质,但是它实际上是我们意识世界的一端。这一端非常重要,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意识世界,也会影响我们和物理世界的交互,决定我们怎么理解物理世界和改变物理世界。

读书的目的和前提读书经历的启发(从意识的迁移探寻元宇宙本质)(2)

虽然认知坎陷具有选择性,能够把有生命力的留下来,把无生命力的淘汰掉,但是它们还不属于意识世界。如果认知坎陷进一步精炼,即遇到像伏羲、孔子、柏拉图和康德这样的人把它们提炼、纯化,那么认知坎陷就会变成意识世界的东西(比如孔子的“仁”),这就能解释我们为什么能够到达意识世界。

康德开显出来的意识世界跟别人开显出来的意识世界是不一样的,其有很多分支,但是每一个分支,即每一个意识世界都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完整表达,而只是一个认知坎陷,在本质上还是要被超越、被批判的。意识世界的东西需要逻辑自洽,需要简化,实际上丢失了很多内容,因此,它是一个极端理想情况下的东西,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在这个意义上,意识世界的内容跟科学没有差别。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芝诺悖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从逻辑上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在阿基里斯跑到乌龟出发地的时间里,乌龟也走了一段距离,在阿基里斯赶上另外一段距离时,乌龟又向前走了,所以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实际上可以看作一个意识世界,一个理想化的世界,理想化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时间和空间都有局限的世界,它作为意识世界是成立的,但它不是现实世界。

读书的目的和前提读书经历的启发(从意识的迁移探寻元宇宙本质)(3)

人类能否完美地掌握现实世界?柏拉图主义认为是可以的,爱因斯坦也相信是可以的,但是我们最近思考发现这实际上是不可以的。目前描述世界最完善、最先进的学科就是物理学,而物理学实际上也不能真正还原现实世界。大家有点回避的事实是,不管是牛顿方程还是量子力学方程,在时间上都是可逆的,但是到了宏观世界,热力学中的时间就不可逆,熵永远是增加的,这两者互相矛盾。也就是说,描述微观世界的规律跟描述宏观世界的规律具有某种不对称性。虽然我们可以说,只要时间足够长,这个鸿沟总是能够弥补的。但实际上,一个时间可逆,另一个时间不可逆,其中的空缺永远不能填上。

追寻科学的这几百年间,我们自认为可以发现宇宙或者人类行为最根本的规律,但这仍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也正因为它不可能实现,我们才有了更多可能的发展方向,因为世界是开放的,未来的路径也是开放的,所以人类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未来世界乃至宇宙的走向很可能就取决于我们此时此刻的抉择。

作者:蔡恒进蔡天琪耿嘉伟

编辑:袁琭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