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1)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老中新三类人,养老金计发以及养老金待遇有差异吗?

随着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也划分成了三类人,也就是退休老人、退休中人以及退休新人,他们在养老金待遇的计发上会存在差异。那么,随着养老金计发方式的改变,这三类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也会有差异吗?

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2)

一、我们先来看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退休中人以及退休新人,养老金都是怎么计发的?

1、退休老人的养老金计发方式。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指的是在2014年10月份以前退休的人员,他们领取到的也叫做退休工资,这笔钱是由财政发放的,计算方法就是按照本人的基本工资,按照工龄乘以一定比例,比如说工龄超过35年的,计算比例就可以达到90%,如果他的基本工资是3000元,那么领取到的退休工资一部分就是2700元,再加上其他的津贴补贴,以及历年的增发,退休工资也会多一些,比如津贴补贴一般也有几千块钱。

需要说明的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是从2016年开始,跟企业退休人员一起参与养老金上涨的,此前的养老金上涨机制,跟企业退休人员是不一样的。

2、退休中人的养老金计发方式。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指的是在2014年10月份以前参加工作,在此之后退休的人员,其中在2024年10月份以前退休的人,又称为10年过渡期内的退休中人,而在2024年10月份以后退休的中人,就没有过渡期了。

这里面,过渡期内的退休中人,养老金计算最为复杂,这样导致一些地方现在还没有理顺养老金待遇,这部分退休中人还需要补发养老金。因为他们需要同时按照老办法和新办法来计算,对于新办法高出老办法的养老金部分,按照一定比例来返还。

假设按照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为4000元,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加上职业年金为6000元,2020年退休,属于过渡期内的第6年,那么返还比例为60%,他最终的养老金就是4000 (6000-4000)*60%=5200元。

当然,如果是2024年10月份以后退休的中人,就完全按照新办法来计算了,不过也会有一份过渡性养老金。

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3)

3、退休新人的养老金计发方式。退休新人指的是2014年10月份以后参加工作的,不存在视同缴费年限,全都是个人自己缴纳的养老保险。他们的养老金将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不过,由于他们的缴费水平相对较高,且职业年金待遇也比较高,整体的养老金也会更多。

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中人和新人,养老金待遇水平有差异吗?

虽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退休老人、中人以及新人,在养老金计算方式上有所差异,但是并不意味着改革后的退休中人,以及退休新人,拿到的养老金水平就要比退休老人低。

总体上来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越晚退休,拿到的整体养老金待遇相对会越高,比如说2014年10月份以后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虽然需要个人缴纳养老保险,但是他们同时在缴纳职业年金,加上单位缴纳的部分,仅仅是职业年金的缴费比例就达到了12%,要比养老保险缴费比例8%还要高,他们在以后退休后,职业年金要比养老金还要多。

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4)

综上所述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中人和新人,在养老金计发方法上确实存在差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退休中人和退休新人的养老金会降低,相反,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上涨、职业年金的增加等等,他们拿到的养老金也会更多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