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神奇乐园”又出新“神兽”了,

这次是个大家伙!

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

三星堆7号和8号坑已进入发掘尾声。

这次有哪些新发现?

一起来看!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1)

大型立人青铜神兽

目前最大的动物造型青铜器

8月24日,8号坑提取大型立人青铜神兽,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工作队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青铜神兽大嘴、细腰,四蹄带有纹饰,头顶立人,从嘴到尾部的长度超过了一米。这是目前三星堆发现的最大的一件动物造型的青铜器。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2)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工作队工作人员介绍,这个神兽的右耳非常长,有点像兔子耳朵。“这个神兽很奇怪,长着一张很宽的嘴,同时头上还顶着一个非常长的耳朵,非常有趣。”

据了解,此前在8号坑曾出土过小型青铜神兽,虽然也有尖尖的耳朵,但像这么大耳朵造型的神兽还是首次发现。

另外,考古队员还在神兽的身下发现了一个青铜小立人,人像的头部已经缺失。青铜神兽顶有立人,又在它的周边发现了姿态不同的小立人,通过对神兽身体焊点的观察,工作人员推测,这些小立人有可能都是神兽身体的一部分。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3)

图源四川观察

凤鸟柱头

目前发现最大最完整的鸟形青铜器

除了“大个头”的立人青铜神兽,近日,8号坑还提取了鸟型青铜器。23日,考古队员提取“凤鸟柱头”,据介绍这是三星堆目前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一件鸟形青铜器。

8月24日,造型精美的“镂空凤鸟”也被提取。工作人员称,这件鸟的形象特殊,翅膀明显要比身体长出很多,并且全身都是镂空的,虽然有些残损,但仍然非常精美。“此前的鸟主要是比较短的羽翅,身上没有做非常复杂的镂空,而这件鸟整体全身镂空,尤其大约30厘米长的翅膀,是完全以镂空形式做的。”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4)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5)

沉睡三千年,

一醒惊天下。

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三星堆遗址的考古一次又一次惊艳世界。

青铜神树、青铜神坛、青铜人(神)像、金杖、金面罩、有翼兽……奇奇怪怪的出土文物,刷新着人们的认知,每次发布都被网友昵称为“开盲盒”。相比专业的学术研究,这些造型奇特神秘的青铜器更吸引大众的注意,脑洞大开的想象也让沉睡千年的器物成为网红,吸引了更多人了解三星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星堆一些“奇奇怪怪”的“上新”吧。

这张薄如蝶翼的金面具宽37.2厘米,高16.5厘米,重约100克,眉眼镂空,两耳轮廓圆润,鼻梁高挺,嘴形大而微张,造型威严神圣,是目前三星堆考古发掘中出土最完整的一件金面具。由于其独特的造型,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大家纷纷留言,认为它与国产动画片里的“大耳朵图图”非常相似。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6)

这件铜巨型神兽高95厘米,长1米,头顶一个青铜立人,躯干修长,造型健壮有力,酷似小猪佩奇吹风机。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7)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8)

铜巨型神兽VS小猪佩奇(图源:网络)

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还躺在7号坑时,就已经被专家戏称“月光宝盒”。因为外包青铜,内裹美玉,还附带了四个青铜龙头把手和两三根青铜飘带。而网友们盯着它的方格外壳,觉得他像“烧烤架”,还像“华夫饼”。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9)

3号坑发掘的青铜人是在提取坑内的青铜大面具时发现的,其头戴冠帽的造型让人联想到“羽扇纶巾”的诸葛亮。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10)

三星堆青铜人头像VS诸葛亮(图源:网络)

4号坑出土的铜扭头跪坐人像,人像呈跪坐姿态,身体略向左前方倾斜,头微颔并扭向身体右侧,双手呈半“合十”状平举于身体左前方,两膝贴地,双脚前脚掌着地,后脚掌抬起。但最吸引人的,当属它“感人”的发量和“高超”的发型了。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11)

3号坑南部发现一件青铜站立人像。人像不大,不超过20厘米高。但他戴着尖头冠、眼睛突起、面容夸张,整体造型和奥特曼有几分相似。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12)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13)

而这件陶猪,活脱脱是游戏“愤怒的小鸟”中的“捣蛋猪”。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14)

“陶三足炊器”分为内外两层,外层可以放水,下面生火受热,是一个可以加热的“小火锅”(不愧是巴蜀地区)。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15)

青铜太阳轮因其形状酷似太阳而得名,它的造型被广大网友惊呼“就像汽车方向盘”。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16)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从1934年首次考古发掘以来,三星堆遗址共开展了37次发掘。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三星堆两个祭祀坑的青铜器被发现以来,考古学界日渐形成共识:三星堆那些普通的尊、罍与同时代中原、长江中游地区的器物同类,而造型独特的立人像、面具、神树则是极具地方风格的器物。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17)

2020年再次启动发掘至今,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祭祀坑”,共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其中出土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但这只是三星堆遗址中的“沧海一粟”,三星堆还有很多待解之谜,等着我们去解谜探索。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18)

作为浪漫奇崛的古蜀文明的见证,三星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例证,探索三星堆遗址也带给了我们解秘无限和探索未知的刺激与雀跃。

三星堆频繁上新的“盲盒”打开了年轻人的追“星”新视野,让沉睡千年的古文化变得鲜活有趣起来。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19)

青铜大立人像 张艳/摄

三星堆文物中的通天神树(三星堆又上新神兽)(20)

综合自央视新闻、三星堆博物馆、新华社、人民日报、侠客岛等微信公众号

来源: 上海文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