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怕热不怕冷,是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元凶,所以轮状病毒性肠炎又称为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既可以通过食物、水、消化道传播,又可以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物品如玩具而传播。

宝宝经常感染轮状病毒怎么办(宝宝感染轮状病毒)(1)

【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5大特点 】

1.季节特点

轮状病毒喜冷怕热的特性决定了轮状病毒性肠炎(秋季腹泻)具有严格的季节性。世界上轮状病毒性肠炎全年均有发病,以秋冬寒冷干燥季节更多见,在我国主要是在当年10月至次年1月发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11月为发病高峰月。

2.年龄特点

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年龄依赖性,多发生在6~24月龄的儿童,几乎所有儿童在5岁以前都经历过至少一次轮状病毒感染。成年人患轮状病毒肠炎非常少见。

3.起病特点

轮状病毒性肠炎病最初只是表现为发热、流涕、打喷嚏等感冒症状,1~2天后出现呕吐、腹泻。“先吐后泻”是本病的一大特征,即病初1~2天呕吐,随后才腹泻。

4.腹泻特点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腹泻特点是三多,即大便次数多、粪便量多、水分多;典型的粪便呈蛋花汤样稀水便。轮状病毒肠炎粪便常规检查可见脂肪球(表示吸收障碍),偶有少量白细胞,这也是与细菌性肠炎(白细胞增多)的区别之一。轮状病毒抗原或抗体检测呈阳性。

5.自愈特点

轮状病毒肠炎病程有自限性,一般5~7天自行痊愈,如果有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会延长。

【 轮状病毒性肠炎最大危害是脱水 】

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表现是呕吐和腹泻

呕吐造成入得少,腹泻造成出得多,如此这般宝贝就会脱水。脱水不仅仅是水分丢失,同时还有电解质丢失和酸中毒。轮状病毒肠炎来势凶猛,它损伤了小肠黏膜导致吸收障碍,食物和水分不能被吸收,导致大量含有电解质的水分快速丢失,引起脱水。

宝贝脱水表现如下

脱水表现为前囟、眼窝凹陷,口干舌燥,皮肤弹性下降,尿少(4个小时没有排尿)、哭时无泪等;酸中毒的宝贝精神疲倦、呼吸深大、口唇樱红;合并电解质紊乱会有疲乏、腹胀、抽搐、惊厥等。严重脱水可造成大脑等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宝贝吐泻频繁、进食少、精神差、尿量减少,妈咪要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

【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可预防的 】

1、轮状病毒疫苗最有效

轮状病毒性肠炎流行甚广,轮状病毒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对轮状病毒的免疫力,是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尤其是重症腹泻最有效的手段,接种对象主要为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2、没接种疫苗的宝贝,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手部卫生(洗净手);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避免交叉感染;注意奶具、玩具定期消毒。

3、抗生素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无效

轮状病毒性肠炎5~7天可自愈,只需细心护理,无需特殊治疗

抗生素对细菌有效,但对病毒无效。目前尚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所以对于轮状病毒性肠炎既不用抗生素,也不用抗病毒药物。轮状病毒性肠炎是自限性疾病,5~7天可以自愈,只需细心护理,无需特殊治疗。

【 秋季腹泻的护理很重要 】

1.轮状病毒性肠炎初期,以发热和呕吐为主,尽可能保持宝贝处于安静状态,以减少呕吐次数

发热过程较短(1~2天),以对症处理为主,体温>38.5℃时给予退热。呕吐期间家长尽可能保持宝贝处于安静状态,以减少呕吐次数。同时,诱导排便也是制止呕吐的有效方法,因为早些排出胃肠内的毒素,更有利于疾病的早日恢复。

2.宝贝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受到破坏,生病期间,应该科学调整饮食

例如:暂时停止乳类喂养,宜摄入米汤、面汤、面条之类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宜少食多餐。不宜进食肉、蛋、奶、油腻食物。

3.已经腹泻,就要预防脱水,已经脱水,就要纠正脱水

预防和纠正轻、中度脱水,可采用口服补液盐Ⅲ(药店有售),每包加250毫升温开水分次服用,不要一次太多,否则容易呕吐。也可自制口服补液盐。取焦米水500毫升加约一啤酒瓶盖的食盐,分次频服,也可有效预防和纠正脱水。

4.宝贝腹泻严重时,应当合理用药

可以给宝贝口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以及肠道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来减轻腹泻,不宜给宝贝服用强力止泻药。

5.每次排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臀部,尽量保持会阴部及肛周皮肤干燥

如出现红臀可涂以鞣酸软膏。宜选用消毒软棉尿片并及时更换,避免使用透气性差的尿片。如皮肤破溃、糜烂,可以外用百多邦软膏防止感染。 纸尿裤要勤换并选择透气性较好的纸尿裤。

宝宝经常感染轮状病毒怎么办(宝宝感染轮状病毒)(2)

来源:妈咪宝贝传媒

凡本号注明“来源:妈咪宝贝传媒”的所有作品,均为我方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我方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我方授权使用的作品的,应在协议授权范围内使用并署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我方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