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讲:“心想事成”,意思是心里想到的,都能成功!现代人常常把它用在一个美好的祝福,说心想事成 马到成功,很吉利。那么心想事就会成功么?又有什么深意呢?


往往老祖宗留下来的都不简单,古往今来被无数次验证过的真理才流传至今,代代传承。今天教书匠就用心理学知识来看看“心想事成”的基本动机和成事原理。

“心想事成”展开说应该是心向-能-成事,分成三个部分:信念、价值观和能力。对应了NLP中潜意识驱动模型的三个要素。

心想事成背后自有科学的道理(心想事竟成-教书匠来说说深层原因)(1)

心想顾名思义就是心里所想,心在古人看来有着更深层的含义,今天用心灵来描述比较贴切,而非物理的心脏。心灵-心性和灵魂,那么心之所向就不单单是想想那么简单,想是动因,向往是意愿,坚定的意愿就产生了信念。信念能持久驱使我们突破艰难险阻,实现愿望。

事成就是成功了,是结果。也是我们的好处,人性底层驱动是趋利避害,有好处才能调动行为,无利不起早么,[呲牙]那么事成就是好处,往往在开始前我们都会想象各种事成之后的好处,这会大大增加意愿,促使我们产生强大动力。

但是,心想和事成往往都停留在开始之前,很多事没有开始就结束了,变成了美好的愿望。什么影响了心想事成呢?就是能力,也就是完成从心想到事成之间的路径,和如何去做的这个过程。这个能力不但包含规划,还有克服困难的办法等等要素。

教书匠这样看一件事情,不论大小,不论有多艰难,多复杂,只要确定了信念、价值观和能力三要素,你会发现,这件事可行了,最起码成功了一半[中国赞]。

教书匠带您发现新知识 接力正能量!期待您的评论区留言,大家共同进步[鼓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