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学技艺,态度比较诚恳、踏实,古书上常有“某人从某明师游十余年”这—类记载。跟师学习的时间,相当长久。现在的人不会干了!如果不视为畏途,至少会不好理解,说不定还暗笑古入愚蠢,哪里肯花那样大的功夫!

古人并不比我们的聪明差,也不是他们不想速成,实在是他们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比老师差得远,也知道功夫的艰深,不可能速成,这才有“大器晚成”的谚语。

杨露禅跟陈长兴学了十几年,成了杨无敌。杨家三代家传,跟师学的时间,更为长久。雅轩老师跟杨澄甫也学了十几年。从中不也透露了一些消息么?他们每—代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看来绝非偶然。他们不仅学到了形式,更主要的是学到了内容,得到了其中的精髓。他们既有“形似”,更得到了“神似”。

只有在充分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之后,才可能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倒是我们今天有些想速成的人,值得深思的。

学习杨式太极拳功夫的次序,分为三步:即先练体,次练气,后练神。

严格说来,这三步功夫,并不能截然分开。但强调先练肢体的柔顺,次练内气的充盈,后练神经的宁静。从外到内,由实到虚,由动入静,是十分有理有利的。

初学太极拳,在跟明师学会了拳架之后,即应努力刻苦练功,称为盘架子。通过每天的盘架子,从慢、匀、轻、节节贯串中,去求得自身松柔程度的不断增加。其中慢较易,匀极难,细心的学者,大约都能对这两项加以重视。唯有“轻”(指用力小)与节节贯串两项,与生活中用力的习惯,矛盾很大,最易被人忽视,或者认识极为肤浅,做得极为粗糙,不精不细。

这是很多人学了很多年,而依然拳味不对、进步不大的重要原因之一。须知轻是松柔的前因,不轻就永远没有走向松柔的可能。而松柔正是太极拳的灵魂。节节贯串必须从中脉开始,是依先后次序打通各个关节的极为重要的有效措施。轻与节节贯串是渡到松柔那个彼岸的渡船。

太极拳很重视全身的完整性,即拳谱上要求的“一动无有不动”。“上下相随”与“内外相合”就是为了这—目的而提出的口诀。

在学拳架子的时候,一手一式都应首先做到上下相随。不是上面手在动,下面脚也在动,就叫上下相随,而是每一式手脚都应同时开始动,也要求同时到达每一式的终点。此外,如转腰、沉气、开档、弓步等等,都应在此同一瞬间,配合得恰到好处。粗看容易,因为太极拳要求细致精确,其实就相当困难。

未得真传,或者粗心的学者,每易脚下的弓步先成,手上的定点后到,或者开裆不足,这就是未能做到上下相随,也即是不完整。像这样练下去,就不会取得技击功夫上的成果,到推手时,必然化劲化不好,发劲也发不出来。

至于内外相合,要在一趟拳架已学完,上下相随已基本上做到之后,再来留意。大体说来,就是从身体的正中线开始,用思想引导,依先后次序,运动各关节,做到节节贯串。动作内收、蓄劲时,要将心意都随之收回至极小;动作外开,沉气发劲时,心意也要与之相随外开至于无穷大。手、脚、身的运动,要作有带动周围的空气至若干距离之意想。

练太极拳很强调运用想象力,说起来抽象,其实很有道理,这就是由精神到物质。久练就能收到与众不同的气魄雄浑的效果;将太极拳从技术上升到艺术的境界中去。雅轩老师的拳架。神态既含蓄蕴藉,又透露出无尽的潜能,既浑厚沉着,又到了神气飘逸的境界。

看他的拳照,就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其实也就因为他的想象力发挥得比我们更为细致丰富的缘故,将拳理全部落实到拳架上去了的结果。

上述是练全身完整的具体措施,学杨式太极拳者,望勿等闲视之。

拳架既已渐熟,肢体已渐柔顺,一手一式,已不必再费心思去记忆动作,由于动作缓慢,呼吸就自然深长。按雅轩老师传杨式太极拳,有115式,大约以一式一次呼吸计,也就是每趟拳架至少练了115次深呼吸。这就是气功。

说到气功,不少人认为很有点神秘色彩,这是受了武侠小说的影响.其实一点也不神秘。气功,就是练气的功夫,也就是练呼吸的功夫。太极拳虽是武术,但武术文练,斯文优雅,动作缓慢,呼吸深长,所以太极拳是天然的气功。是以练武为主而又兼练了气功。

只要拳架的规格正确了,动作熟练了,练气是极自然的事。雅轩老师晚年不主张用呼吸硬性去配合动作,呼吸自然会去与动作配合,好比水往低处流一样的自然。

有的人主张一手一式去配合,由于每人练拳的速度不同,体质的强弱也不一样,呼吸的长短,自然会有差别。硬性去配合呼吸,好比多背一个包袱,反而使—趟拳练得很不自然,容易顾此失彼,不如听其自然,于身体更为有益。

喜欢推手,研究技击的人,蓄劲时吸气,发劲时呼气,也是极自然的事。

有个别拳师,把动作配合呼吸,说得神乎其神,看成是不传之秘,故弄玄虚,或者认为配合好了,就可以产生异想天开的效果,都不过是欺人之谈。

功夫练到这一步,因为内气充盈,五脏六腑受到的锻炼多了,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效果,最为明显。

到此阶段,应该加练推于,学习听劲。随时随地都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练拳的兴趣,也会更浓。在日常生活中,渐渐也会运用太极拳的原理了。例如:走路可以轻快而不累,工作可以精神旺盛而不易疲倦,在各种劳动中,都懂得省力而效果良好,收事半功倍之效。

在练气的阶段中,当然也还在继续练体,在太极拳功夫中,是通过盘架子这一基本功,来逐步追求它的各种成就;不存在只练气不练体的问题。不论练体、练气,以及以后的练神(动中求静),都是通过盘架子来达到的。但事实上,功夫虽分为三步,既不能明显地分开,而每一步也没有止境。

随着各人思想认识上,或练功时想象力侧重点的不同,就会在不同的某些方面,取得不同的成就。这既是各个名家各有优点的理由,推而广之,也是太极拳各种流派所以形成的原因。

至于练神,则是更高的阶段了。到此阶段,体已柔,气已充,大多只注意精神的涵养,静境的追求了。体力的消耗更少,精力的积聚更多,身体更健康,只在追求技击功夫上的虚无变化了。技击功夫已成高手,推手则已到了化劲人不知,发劲人不觉的神妙境界。

雅轩老师晚年的功夫,真是神妙莫测,与他推手,仅觉微触其皮肤而已,完全到了捕风捉影、虚空无物的境界。名为推手,实已无手可推,只要你一出手,就站立不稳,两脚不听使唤了,总得受他的指挥,喊你东就东,要你西就西,你用大力不行,用小力也不行,前进不行,后退也不行,有力无处使,两手毫无用处了,只觉如蛛网缠缚。全身不得劲,精神恍惚,六神无主,东倒西歪,同时又觉得他有很多手,自己到处都在挨打。

旧小说上常说,“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在这种时候,实际上是连招架之功也不可能有的,自己的一切想法,统统无用了。他发劲充实,冷快绝伦,迅雷不及掩耳,令人如坠悬岩,惊惶万状,顷刻汗流。

一般水千的推手,开始总要互相找劲,要走化好几个圈子之后,才可能将对手打出去,而且每每动作的形迹大,知道你是怎样打的。假设推手一刻钟,能有一两次发劲,打得较为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也就算是行家了。可雅轩老师不是这样,在一刻钟之内,他可以接二连三地将你打出去二三十次,而且次次打得干脆、打得准确、打得精彩,真是妙不可言!

更妙的是真的到了“打人不现形”的程度,只觉身上有股重力—撞,如触电一样,就飞出去倒在他的大床上了。起来之后,感到惶惑的是,不知他是怎样打的,但自己刚才确实是挨过打了,事后不论怎样回忆,也还是回忆不起来。

他说:“高手出手难见,不是假话的。刚才是在推手的接触中打你出去的,我也可以不先接触,一样打你出去,你保护好!”我以“云手”快速护于身前,还是被打出去倒在他的大床上了。起来之后,依然和刚才一样,只是更为惶惑了:“我明明将自己保护得很好呀!”两只手竟一点也没有起到作用,不知从哪一个空隙打进来了,根本没有看见他打我的动作,只是见他右手还松松地握着拳头,想必是用这拳头打的了。

最后,他说:“这才是杨式太极拳的发劲,可很多人智慧差,学不到手。”所以拳谱上才说:“非有夙慧,不能悟也”,又说“先师不肯妄传,非徒择人,亦恐枉费工夫耳”。

凡是和他推过手的,莫不称之为难得的高手,叹为观止。 当很多人还在对太极拳的技击作用发生疑惑的时候,在目前很多人推手还是在斗力的情况下,在有的人著书立说都在宣传“纯柔无刚,难当强敌”的今天,来了解一下这位主张“要大松大软”的杨派名家李雅轩老师所达到的成就,就能够振聋发聩,从而促使更多的尚力的“太极拳家”回头。确信以柔克刚的方法,才是正道,它绝非夸大之词,更不是假话。

只有在理论上扫除那些前进道路上的疑惑论和错误的偏见,太极拳才会有光明的未来,至少才可以使更多的人,对太极拳重新产生美好的向往,从而滋生出新的钻研的动力。我确信,后人定将胜过前贤。但愿那一天早些到来。

见到雅轩老师所取得的成就,我们才知道太极拳的真正可爱。说太极拳是我们的国宝,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可惜,在他生前推手和一些打斗的场面,未能摄成电影,生动地记录下来,留传后世,这实在是国家的损失,无法弥补了。拳师一死,人拳两亡!空留嗟叹,使后人景仰不已。

上述练体、练气和练神的三步功夫,其实也就是拳谱上说的“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三个阶段。不过说法不同,只是更明白易懂而已。

内外有别初学太极拳,应当首先弄清楚太极拳与其他拳法的不同之处。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一开始就容易走上错误的路去。

以外家拳为例,和太极拳比较,列表于后: 除了表中这些之外,其他不同的内容还很多。总之,两者相比,—切都相反。在我初学拳的时候,这些不同而又相反的规律,曾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有的练外家拳的,为了“所向无敌”,天天到公园里用手臂去撞击树干或者电杆,日子久了,手上的神经麻木,确实可以达到比一般人的手臂更不怕痛的特殊效果。有些青年,还很因此自豪。我很疑心这种练习,功夫也就退了。可见必须天天忍痛,付出损失,才能保持这种功夫。

外 家 拳 太极拳动作速度快,快慢不均,有间断 动作慢,速度相等,无间断 动作以用力大走直线为主动作以走曲线为主用力大用力小 用力呼吸不匀而急促大呼吸匀缓深长,练完后不喘一手一式,思想在目的上,思想外驰思想在自身的松柔中,或守丹田,或凝神满照全身,思想内守多横眉露目.精神外露神态安闲,精神含藏不露 多为手或足的局部动作全身完整,一动全身俱动是明劲(外劲)、硬劲、断劲 是暗劲(内劲)、柔劲,劲断思想较片面,偏于主观思想要求全面,比较客观。

推手、散手则完全按客观情况应敌以外壮筋骨皮为主 形气神并练.最后以练神为主 练太极拳是绝对不主张,也没有这种苦行僧似的练法的。太极拳的功夫与健身的效果,都是在松柔中自然增长起来的。练到了某种程度,即使停功不练,功夫也不会退转。

太极拳家郑曼青就曾说过:“外家拳多以身殉技,内家拳是以技养生。”从上述的例子看来,恐怕是有些道理的。

武术界向来有“内练—口气,外练筋骨皮”这样的老话,这就简明地说清楚了内家拳和外家拳的不同。它们的目的不同,锻炼的方法也因之而异了。

就全国来说,拳种之多,至少也不下数百种。但均可分属于内、外两家,不偏于内,即偏于外。

外家拳多刚劲有力,动作勇猛,且多弹跳和高难度动作,看起来龙腾虎跃,精彩受看,很受青年人喜爱。

内家拳以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最为有名,以松柔和全身完整之劲见长,都偏重于内气的锻炼(也就是偏重于气功的武术),健身的效果最为明显。很多拳帅,在青年时代,内外两家都练.到了中年以后,都只练内家拳了。

我也曾见到过几个先前练外家拳很有成就的,后来转而学了太极拳,只练太极拳了。因为凡用力的事,必然耗气,也就是练外家拳,对体力的消耗太大,对年纪稍大的,很明显地不容易适应,于养生不利了。所以,有经验的外家拳老师,在教拳的同时,一定还教给学生一种气功;用以充实内脏、培补耗损、强壮体魄。

因此向来就有“学打不学功(气功),到老一场空”的说法。但练气功只以强身为目的,且是在身内做功夫,与青年人好动、好向身外追求的习惯相矛盾,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不如练拳有趣,很多青年就不大重视。这是值得特别注意的。

内家拳虽练体与养气、养神并重,但到了功夫较深的时候,则是养重于练,对精力的储备多,消耗少,更有利于却病延年。

为了说明问题,客观地比较了太极拳和外家拳的不同。就拳理说,太极拳自有它高深与细致的地方,正因为这样,它也就特别难学,短期内不可能达到自由运用的程度;不遇明师,还很难入门;有成就的,向来也为数不多。

外家拳各关节用力的次序与在日常生活中用力的次序相同,因而比较容易入手,不过经过训练,速度快些,力量大些,也容易在较短的时期内取得一定的成绩,能较快地达到可以竞技的程度。太极拳未到自由运用的程度,是不能和外家拳抗衡的。

急于求成的人,去学外家拳,见效快些。想研究太极拳的,先得问问自己是否有恒心?思想方法是否细致、客观?还得知道三五几年功夫是不会有什么了不得的。

学太极拳是一辈子的事。质量第一 ,一般练功夫的人,都喜欢兼收并蓄,凡是他接触到的功夫,都去学来,以多为能。特别是个别武术教师,以为自己既懂外家拳,又会太极拳、八卦掌……,货色齐备,如百货公司—般,可以满足各种各样的爱好者。

这本来也不足为怪。但此风流行起来,连个别提倡太极拳的人,也无定见,受其感染,主张练太极拳也兼练其他功夫了。若你自己愿意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旁人自然不便反对,但如用这种观点来提倡太极拳,则有使太极拳越来越走向末路的危险。是本欲爱之,实反害之也。

工厂里生产某种产品,都非讲求质量第一不可,一量出了次品、废品,就一害国家,二害自己,三害群众。武术又怎能不讲求质量的精良而只求数量的众多呢?须知多必然妨碍精,终身专练一艺,都未必能达到高超的境界,不专一又如何能提高质量呢?

从锻炼身体方面说,各种拳术有各自不同的锻炼效果。但从拳术本身的内容,从技击、从增长武术的功夫方面说,各种拳术,有的劲道相同,可以兼练。有的劲道不同,就不能兼练。而太极拳呢,和其他各派拳法大为两样,不仅是不同,而且还完全相反。

练拳击要左右方向都练习吗(练拳当以沉劲为主)(1)

形意拳、八卦掌与太极拳虽同为内家拳法,彼此劲道尚且不同;若说外家拳与太极拳,则劲道全然迥异。一是以刚致用,一是以柔称能。有一些外家拳师,且是以千斤大力士自居(在重庆,过去就有千斤大力士和双千斤大力士的)。太极拳以练到柔若无骨,丢尽一切硬力,舍己从人为目的。南辕北辙,方向各异。太极拳以松柔为法,以虚无为最高境界,一个人尽一生的精力,尚且不容易松柔到家,练成太极拳高手,又怎能既是外家拳专家,又是太极拳专家呢?

看到刊物上介绍的很多拳师,都是精通内外各家拳术的时候,有识之士,是只觉好笑的。

雅轩老师主张太极拳不能与其他拳法兼练,这实在是很有见地的金石之言。真正有志于太极拳、酷爱太极拳者,应极力保持太极拳的纯洁性。精研拳理,勤学苦练,努力提高其质量,这才是在真正提倡太极拳,爱护太极拳。

从初学拳时起,倘幸运地遇上了好的老师,这些道理,也很容易的就懂得了,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遇上明师的幸运。有些人,因为有文化,又特别自信,爱自作主张,在拳谱面前,要不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就难了。正因为这样,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对拳谱的解释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就常易为人误解的,和我以为重要的部分内容,说明如下: 力的矛盾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都是用手去做的,思想是在目的上。如伸出手去提一个水壶,思想是在水壶上。而手伸出去时,是怎样伸出去的,早已是一种习惯,一种本能了。如加以分析,是手部先动,肘、肩关节反而后动,这就是在生活中用力的方法。此外,在生活中,手上用的力,比练太极拳大得多。

练太极拳时,完全和上述的用力方法相反,思想在身内,没有身外的目的。手伸出去时,要腰部先动,然后依肩、肘、腕、手指的先后次序动,而不是手部先动,用的力比在日常生活中小得多。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用力的习惯,彻底丢掉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习惯了的本能的用力方法,来重新学习一种由内到外的、有先后顺序的用力方法,这个力还必须是最轻的。可以说,这是很多人不容易理解,以致于学不好太极拳的主要原因。

要学好太极拳,我们必须进行长期的自身的用力方法的革命。这就是长期都要坚持认真练拳架子的理由。所以雅轩老师说:“拳架子就是基本功”。

老年人学不好太极拳,就因为用力的积习难改。所以青少年学太极拳,成就的希望必然更大。立身中正 顶头塌胯,是为立身中正所采取的两项措施。上有虚灵顶劲,下有气沉丹田,精神、内气,上下贯注,自然也就立身中正了。但倘不遇明师,很容易埋头弯腰,臀部后翘,形成上身前倾。这是最易出现的毛病,公园里不乏其人。

立身中正,本意即身体的自然正直。也有人怕立身不正,就上身一点也不敢动,结果是手、脚在练拳,身上没有练拳,造成身体板滞,形同僵尸,毫无松柔之意。这就很明显地违背“一动无有不动”和“以腰为轴”等要求。

前者是不及,后者是太过,都是病。有病宜早医,日子久了,积习难改,所以说“学拳容易改拳难”。含胸拔背

这一条规则,最易为人所误解,如只从字面上理解,很易前凹叫后凸,形成驼背。这明显地与立身中正相矛盾。须知含胸是属于化劲的动作,不是始终不变的姿势。拔背的拔,是向上拔的意思。所以雅轩老师是将这含胸拔背,称为顶头拔背,将拔背与顶头联系起来,这就避免了要“练成驼背”的误解。

坐腕 查太极拳拳谱,找不到坐腕的根据。有的人总喜欢将其他的功夫、劲道,硬塞进太极拳中来,还认为这是改良。坐腕即其一例。有些人很强调坐腕,甚至将手腕上翘,与下臂形成直角。由于这样做的结果,下臂、手腕与手掌就完全僵硬,丧失了手上的灵敏感觉,推手时听劲既不灵,也易被人借力。这与拳谱上要求的松柔、轻灵,很明显地唱了对台戏!不知何所据而如此!

本来这与我们练杨式太极拳无关,但是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流风所及,不少不明拳理,未得真传的人们,也坐起腕来,如今可以说流毒全国,还超越国界传到吃面包的国度去了。这实在值得引起学入的注意。太极拳特别注重灵机的培养,而推手或竞技的时候,又以手上的接触听劲为最重要。

所以雅轩老师教拳时,对手上的要求,只做到手掌、手指自然伸张。手腕微有上翘的意思即可,务须保持手腕的轻柔灵活。他说:“练太极拳最重视培养灵机,灵机丧失了,就找不回来的。”如此看来,千万不可将其他拳种上的方法、劲道。

硬塞进太极拳中来。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倘真不用力,哪里还能练拳?这自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同时也是强调用意的重要,也就是用思想的重要。我同意徐致一在《吴式太极拳》一书中的解释,他说用意不用力,应解释为多用思想少用力。少用力就是轻。

关键就在这一个少字上,怎样理解这个少字,简直可以说,能不能正确理解并实践这一个少字,是能否取得打开太极拳这一宝库的钥匙的关键。

用力少就是轻,因为轻是松的前因,是走向松必经的桥梁,不能轻也就不能松。因而对用最少的力的探求,就非常必要了。

以手为例,假设肩以下手的重量为4斤,那末,小于4斤的力,推不动手的重量,拳就无从练起,必大于4斤的力,才能使手运动。但大于4斤的力太多,如10斤、20斤,100斤等等,而需要的则只是大于4斤的最小的力。推动身体、推动脚的力量,道理也是一样。

因此,我们学习太极拳,就必须耐心细致地去探求,用这最小的力量来练拳,这就是拳谱一开头就要求的“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的“轻”字。

既然一开头就要求轻灵,可见轻灵的重要。“轻”是力度,“灵”指触觉。不轻就很难灵,轻与松都是培养灵的手段。我们想知道水壶里的水是不是热了,就轻轻地伸出手指头去探(这就是太极拳的听劲),从来不见有人鼓足了力气,硬着手指去探水的冷热的。这个例子就说明了轻与灵的关系。太极拳推手的听劲,全在身手的灵敏,所以练拳必须轻,以培养灵觉。

至于用意,由于学拳者的程度不同,用意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前面谈到的三步功夫,也即用意的重点。但细说起来,用意就包括了太极拳的全部内容,不是几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但总的说来,太极拳的用意,“在身内,不在身外”。

不能想到一手一式的用法,倘想到用法,就反而违反了太极拳听劲的原则,容易犯主观的错误;同时还可能将太极拳变为外家拳,将暗劲变为明劲。练习拳架,练的是基本功,培养的是松柔、宁静、灵敏、完整、沉劲、气魄,等等。有了扎实的基本功,竞技时自会胜人一筹,不是在练拳架时想到这一拳是在打人,功夫就会如何高明了的。

如果自己的基本功不足,听劲不灵,沉劲不大,这一拳就可能毫无用处,或竟反而失利;即使幸而打着,也不痛不痒,无济于事的。须知人的思想,外多必然内少。如想到身外的用法,则肯定不利于身内功力的增长。有的拳师很强调“练时无人如有人,用时有人如无人”,用之于外家拳,这可能是对的,倘用于太极拳,则是内外不分,犯了方向上的错误。究其原因也可能是性格上大而化之,人云亦云,没有深思熟虑的缘故吧! 手要松,脚尤其要松

如果学者真能实践前述少用力的原则,手上要松,并不很难,不过时间早迟而已。遗憾的是,很多人手在练拳,脚并没有练拳,甚至练了几十年,脚上还是虚实不分,毫无灵活的迹象,硬如木桩一般。脚上的松柔,与会不会开裆沉气,关系极大。倘练拳架时,步子大一些,做到以沉劲为主,每式有起有沉,则两脚自会达到相当的松柔。

有人主张练习站桩以增长腿力,也有人反对,说来都各有各的理由。我以为站桩也和拳法—样,有用力与不用力之别。用力就鼓了劲,是外家拳的桩,桩成则稳,动步则浮,这种桩练太极拳就不相宜;不用力的桩,如三圆式等练气功的桩步,则明显的与太极拳追求松、静的原理并无矛盾,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对太极拳功夫有所促进。

这与用太极拳架的单式站立,以检查全身各部是否如法,道理完全相同。关键不在站桩的形式,而是看我们在思想上如何想法了。一趟太极拳,都是在两脚弯曲而又灵活有弹性的情况下练完的。可以说,一趟拳都是在练桩步,不过不是立地生根的桩步,而是灵活的桩步。总之,两脚要练成像弹力极强的两个弹簧,而且还要进退随意,灵活多变,才是对的。

分清虚实 太极分阴阳,阴阳在太极拳中的体现,就是分虚实。太极是圆象,它如环无端,周流不断。这就是练太极拳必须以腰为轴、走弧线和处处都要分清虚实的理论根据。虽说“一处有一处虚实”,但初学者更应注意到“处处总此一虚实”,注意脚下要分清虚实。不论进步、退步,都必须做到虚脚渐虚,实脚渐实。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都不可骤变、顿变、突变,必须将重心的渐变,又慢又匀地交替得越细致、越清楚越好。即此虚一分,彼实一分,不断流变,这才是分清虚实了。不是一脚虚、一脚实就叫分清虚实了。不遇明师,或粗心的学者,都不易做到恰到好处的。 此外,如练提手上式时,右脚为虚脚。练白鹤亮翅、高探马时,左脚为虚脚。此时之虚脚,雅轩老师要求做到鸡蛋压不破,蚂蚁也压不死,方才合格。这就比一般练拳者严格、细致得多了。举一反三,到处都是非常精细的。这也是太极拳的动作,乍看起来平凡容易,其实相当难学的原因之一。

以沉劲为主,不可着意前推 我们身上有很多关节,这本是为了便于活动才天赋的。常人都能正确地运用它们,但只有武术家才将它们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拳种之多,成百上千,实质上也不过是练习这些关节的不同的运动方法而已。 关节以灵活为贵,越是灵活,对我们的作用越大。 奇怪的是,对手上的关节可以充分的“自由”活动,唯恐它们不够灵活,想尽一切办法去训练,增加它们的灵活性;而对脚上的关节,却人为地加以限制,唯恐它们能“自由”活动!

在太极拳著作中,很多人都主张一趟拳架,只能在一个高度下练完,不可忽高忽低。这就使得脚上六个大关节,只能在极不自然的状态下运动,以致于不可能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

这样练法,容易增长腿脚的硬力,但一定练不出自然的弹性来。发劲时只会后脚向前蹬,是做作出来的,因而动作速度不够快,效果很难令人满意。但是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练的,而且还以某些著作,作为这样练的理论根据。真是习以为常,不以为病。说穿了,这就正是很多人练了很多年还不会发劲或者发劲的效果很不好的原因。

主张在一个高度下练拳的人,大约是认为:只有如此,重心才不至上浮,有利于气沉丹田,根基稳定;或者还认为,这是学功夫的人,在得到功夫以前,应该先吃的苦,是培养耐力,等等。须知气沉丹田,是自然的,不是死死压住;而根基的稳定,是灵活的稳定,是全身松了,重心自然下沉的稳定,不是死死压住的稳定,如果以压求沉、求稳,就只能使下肢丧失弹性。

这样的思想方法未免主观,认识理解也失之肤浅。关节以灵活为用。脚上之所以要生几个关节,正是为了要给我们带来灵活方便,不知是多少万年进化的成果,是我们人类得天独厚,值得骄傲的地方。哪有故意限制它们的灵活性,只准压死作横向运动而不准上下有弹性活动的道理?无奈很多人都不爱动脑筋,习惯于人云亦云,还认为这是“祖传秘方”。如果真是祖传,也应认识到祖先和我们一样,也有犯错误的时候,重要的倒是我们现在应该给后辈尽量少留下一些错误的“祖传秘方”。

拳谱是大家公认的练拳的准绳.是前辈名家经验的总结。我们学不好拳,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在实践中贯彻拳谱上的理论,或者误解了某些理论。

至于一趟拳要在一个高度下练完,不可忽高忽低,这一条规则,拳谱上找不到根据。如果真是重要,早写进拳谱去了。既然拳谱上没有,就不知是哪一位主观先生将哪一家的拳法,硬塞进太极拳中来了。这一条“规则”很富有迷人的特性,因为表面上看来,它貌似“严格”,道理也很“充分”,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偏爱,才成了不成文的“拳法”。

太极拳是“圆象”,是立体的。从任何—方,都可以走弧形,运转自由的。如果只在—个高度下练拳,不可忽高忽低,则必然把腰胯的运动轨迹,限制在平面内。这岂不是自己画地为牢么?这样就既违背了太极拳的圆象,有悖于拳理,也违背了太极拳以自然为法的原则。 拳谱上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如果只在一个高度下练拳,连上下伸缩的余地都没有,弹性丧失殆尽,还怎么可能轻灵呢?太极拳以虚无(空无所有)、变化无穷为最高的境界,岂可自己限制自己的行动自由?何况还有人观察到,只在一个高度下练拳的,有不少人都导致了膝关节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这就是违反了自然松柔的恶果!

人,应该灵活;拳,更应该灵活。但都只有靠关节灵活才能实现,哪有关节不灵活而拳还能灵活的呢! 

独怪现在有的拳师,还将这一条拳谱上并无依据的“拳法”,当成看家本领,甚至做出不肯轻易传人的样子,弄得神秘而且玄乎哉。其实也不过说明他没有认真读拳谱,学拳不动脑筋,只会人云亦云罢了。

按雅轩老师传杨式太极拳,练拳架有上起下沉。初练时,起沉的弧度还很大,功夫深了,可以小一些。总之,一趟拳都在不断上起与下沉中练完,每一式,前半上起(吸气),后半下沉(呼气)。而且身体的下沉,是由内气下沉丹田而引使它自然下沉的。在下沉时开裆(也称圆裆),劲沉脚底,脚与地面接触紧密,即劲与地相通。这样练出来的功夫,轻松自然,发劲时,腿、脚的弹性很强,既快且猛,干净利落,威力比前者大得多,对方也更不易招架,有“发劲人不知”之妙,被击者有惊恐万状、如坠悬崖之感。

前者的后脚向前蹬,是横力,是做作出来的,远离了自然之道。后者的下沉发劲,是直力产生的弹力,或称反坐力,只要思想上一动念,即可在下沉中完成了发劲的动作,快极了,也自然极了。太极拳以自然为法,这才是太极拳发劲的真谛。 再以搂膝拗步为例,大多数人都是后脚向前蹬形成弓箭步的。因为按我们的常识和主观想法,都会认为,只有后脚向前蹬,才会形成弓箭步。这是横力。但是,太极拳不是常识,要丢掉“习惯势力”,学会在自然下沉中开裆形成弓箭步,下沉是直力了。只有这样,才可能将两脚练出弹力来。 先前有人告诉我,弓步的形成,是向前蹬中有沉劲,有时又说是沉劲中有蹬劲,为了弄清楚其中的究竟,我问了好几次:究竟是以蹬为主呢?或是以沉为主?他一时说以蹬为主,蹬中有沉;一时又说以沉为主,沉中有蹬,前后矛盾,等于不说。我才知道,他和我一样不明白。 这才写信去问雅轩老师,他来信说:“你问的什么蹬中沉、沉中蹬,弄不清楚,干脆到成都来吧。” 我到了他家里,一边比划搂膝拗步,一边发问:“究竟弓箭步的形成,是以沉劲为主或是以向前蹬为主”?他慈祥地笑着说:“原来这个你还没有懂呀?难怪你不长功夫呢!”他一手按住我的腹部,一手按住身后腰部,做了一个个下沉中带转动的动作,“这不就形成弓箭步了吗!”然后他又反复地做了两次示范动作给我看,这才终于弄明白了。 从学拳至今,已过去了13年,原来这13年,只练了两只手,腰胯和脚上的太极拳,还没有开始呢! 最后他肯定地说:“练拳当以沉劲为主,不可着意前推。”他否定了向前蹬形成弓箭步的练法。 这一生中,向师友请教的问题,可以说多如牛毛,可唯独对于这一问,我最为满意,因为问出了一条“新的拳法”来。这正是不少人长期以来自以为是,其实似是而非而又执迷不悟的地方。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应该认真思考太极拳的运行规律。至今还在凭常识和主观练拳的人,该转向了。 雅轩老师只说“练拳当以沉劲为主,不可着意前推”。为提高太极拳质量,作出了新的贡献,这既是他的创见,也是他的改革,比那些成天在缩短套路上用心的人,在认识上相去已不可以道里计了。 我为老师简朴的语言作注,为他宣扬真理,也是为遭到禁锢已久的脚上的关节,呼吁解放,还它们自由! 太极拳的呼吸关于太极拳的呼吸问题,由于各人理解不同,看法很不一致。特别是有的人,把动作配合呼吸,说得过分神秘,故弄玄虚。

有的人受了这种影响,总以为如果练拳不配合呼吸,好像就不能起健身的作用。这种观点,很有点近似“左毒”,流传极广。特别是有些因病而来学拳的人,求效的心切,更是一天到晚都在打听动作配合呼吸的“妙法”。如果你的回答和他的想法不一样,不是说你“见外”,定会说你保守。

殊不知,练拳不配合呼吸,并不等于没有呼吸。太极拳动作缓慢,呼吸自然会深长,所以有人称之为“天然气功”。关键是拳架要合格,拳理要合法。拳架练得有基础了,呼吸自然会去配合上。个别动作配合不上的,可以适当多作一次呼吸加以调节即可。这本来是极自然的事情,是一点也不玄虚,不神秘的。

事实上,初学完全可以不管呼吸。这样一心一意去学好拳架,进步更快些,也更为有益。

在各家著作中,我以为周稔丰著《太极拳健身实践》一书,其中谈呼吸的一章,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可供学者参考。扼要摘录如下: “加强呼吸动作,如果不是因为对氧的相应的需要而引起的话,只能对身体起到有害的作用,至低限度也会使呼吸肌迅速产生疲劳。呼吸过浅也是有害的,因为它不能使肺部血液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充分交换。

因此,有些人在太极拳运动中,主张自然呼吸是颇有道理的,但这种自然呼吸,与平常不运动时的自然呼吸不同,与一般剧烈运动时的呼吸更不一样,其妙处则在于全身极轻松和缓、协调自然,动作活泼而严肃,在安详中兼带全神贯注。在这种动中有静、精神极其镇定的状态下,匀缓动作则呼吸自然地变得深长。这与睡眠时呼吸变得自然深长是有些类似的。

太极拳中这种自然深呼吸,适合于初学太极拳的人,和以医病、健身为目的的人采用。事实上,经过长期锻炼后,这种自然深呼吸,是在肢体运动的影响下,胸、膈都参与的完全呼吸。

有不少的人,主张练太极拳时采取所谓腹式逆呼吸法,即缓缓深吸气时,脐下小腹逐渐内收;缓缓呼气,则小腹逐渐外突。一些练太极拳的人和太极拳著作中,错误地形容这种逆呼吸为'吸气时小腹内收,膈肌上升。而在呼气时,则膈肌下降’。

这样的提法,反而增加了胸式呼吸的成份。为了对这种所谓腹式逆呼吸,作进一步探讨,作者同陕西省人民医院放射科有关医师在X光透视中,进行了观察,在呼吸的时候,无论是正常的顺式呼吸,或所谓的腹式逆呼吸,吸气时膈肌都是下降的,呼气时膈肌都是上升的。

除非是有膈疝或腹压过高、膈肌麻痹等患者有相反的现象,正常人是少有的。因而,我们认为那些形容逆呼吸为'吸气时小腹内收、膈肌上升,而在呼气时,膈肌下降’的提法,是不符合解剖生理的。仅仅是一种错误的感觉而已。

我们在X光透视下,观察到:腹式逆呼吸在极力深呼吸的情况下,较顺式深呼吸的膈肌运动,反而减少半厘米。为了进一步探讨,作者用肺活量测量两种不同深呼吸,在20名的观察中,发现仅有一例腹式逆呼吸较顺式深呼吸稍大外,其余多减少约100—150毫升。根据膈肌下降一厘米,能使胸腔容积增加250—300毫升计算,在X光透视下,逆式深呼吸法膈肌活动度,较顺式深呼吸法减少半厘米,肺活量应减少100~150毫升,是基本吻合的。即使在X光透视下,肺活量测量的深呼吸与练拳时的深呼吸,不完全一样,但这种现象提示了我们,对逆呼吸法到底有什么好的健身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这种逆呼吸法,适宜于有逆呼吸习惯的人采用,有些以发展技击为主的人,也喜欢采用。此外,对胃下垂患者,采取此种呼吸或自然呼吸较好。

动作与呼吸的配合,不能过于机械,因为太极拳不是呼吸体操。它是武术运动套路,全套的编排结构、姿势衔接、前后连贯、攻防意识等,并不是完全从配合呼吸出发而编制的。这样就不可能和呼吸处处合拍。因而对于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必须密切配合的提法,我们认为不够妥当。这样的提法,对太极拳的普及,十分不利。意识、动作和呼吸要不要结合?我们认为有些式子是能够自然结合的,就结合。

这样动作影响呼吸而使之更完善,呼吸又能促使动作的轻灵沉实变换,也有利于意识引导动作和呼吸三者的协调鼓荡作用。但是,不能自然配合的动作,不要勉强配合,要以不破坏自然为原则。如此,则呼吸既是自然的,又是积极的。如果练一套拳,能够使动作与呼吸结合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就很好,也可以收到较好的作用。如果一定要使意识、动作、呼吸三者机械的结合,只能使自然深呼吸,受到不自然的干涉,或是使拳势动作支离破碎。对于初学拳的人,只能要求精神集中、专心记忆动作,可不必注意呼吸。

动作记住以后,就要求边想边作,把注意力用在各个动作和细节上去。不仅要照顾到全身各部动作的虚实变化,而且要把意念和动作结合起来。有的人姿势还不够熟练,就强行使动作与呼吸配合,这样会顾此失彼,徒劳无益,反而增加精神紧张。姿势和呼吸都不容易练好。因为任何紧张现象,都会妨碍和破坏呼吸的自然深长。

我们认为太极拳的动作与呼吸的配合,基本规律是,在变换姿势时吸气,掌或拳向前击出时呼气,起吸落呼。人在空气中呼吸与在水中呼吸的道理是一样,也可以使身体有变轻或沉重的感觉。吸气时变轻,有助于动作轻灵,呼气时变重,有助于沉着、稳重。

另外,呼气时肌肉的力量较大,吸气时肌肉的力量较小。了解到这些,就不难理解'能呼吸然后能灵活’、'呼则自然能沉得下’、'在呼气时击人不狠亦狠’等等,是很有道理的。”

在推手发劲、或打散手的教学中,雅轩老师还喜欢在发劲的同时,大喊“哼”、“嗨”等不同的声音。因为双方在对恃之时,都在专心致志于避实击虚,战斗的气氛,可能很紧张,战场却反而极宁静。在进攻的同时,骤然大吼一声,在精神上给对方以惊恐。中医古籍上说,“惊则气乱”、“恐伤肾”、“肾主作强”。气既乱,则重心上浮,根力不固;肾气既伤,力量必减。战斗时的稳定性和力量都同时削弱了。再加上发哼、嗨等声时,有助于气沉丹田,使发劲的反坐力更大,威力倍增。气既乱于内,力复弱于外,又遭到强大威力的打击,哪还有不败的道理。

这就是呼吸在技击上的应用。大吼一声,不过是“耳听为虚”,作用倒不可小看,还真有点心理、生理上的依据。这也是精神变物质的一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