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诊断患了耳石症(健康科普耳石症)(1)

一、什么是耳石症

难道,在我们的耳朵里面,会有石头吗?

这是真的,我们每个人的耳朵里面,都有石头的!不过非常微小,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内耳有两部分,一个是耳蜗,它是管听力的,另外一部分叫前庭,它是管平衡的。前庭包括球囊、椭圆囊和三个半规管,这三个半规管是互相垂直的。球囊、椭圆囊的表面有一层胶质膜,胶质膜表面有感受重心变化的碳酸钙盐结晶,形状像石头,故被称为“耳石”。球囊、椭圆囊被称为耳石器,这就是每个人耳朵里都有石头的由来。耳石是人一出生就有的,人人都长着,不像胆结石、肾结石是生了病以后才有的。在坐电梯的时候你怎么知道是往上还是往下,汽车是往前走还是往后走,这靠的都是耳石,所以耳石又被称为位觉砂。

二、耳石症的发生

耳石症被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当头部快速移动至某一特定的位置时激发的短暂阵发性的眩晕与水平型或旋转型眼震。耳石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某些致病因素使得附着于耳石膜上的耳石脱落所致。这些脱落的耳石会进入到半规管的管腔内,如人体的头部位置发生与重力方向偏移的改变后,颗粒则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刺激半规管毛细胞,从而就会向大脑传递神经冲动,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的眩晕。临床调查结果显示,眩晕的发病率约为8%,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增加,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目前已经证明的可导致眩晕的疾病有80余种,不容易诊断和鉴别。在诸多可导致眩晕的疾病中,“耳石症”引起的眩晕较为常见,大约占到三成,而且误诊率极高。

三、耳石症的分类

耳石症分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枢性位置性眩晕、其他疾病引起的位置性眩晕。

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治疗、可自愈;头晕是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按秒或按分钟计算。当患者头部变化位置使患耳向下时突然出现眩晕,如一起床晕了,一躺下晕了或是躺着一翻身晕了,是一种天旋地转的晕。

四、耳石症的症状和体征

从临床症状的出现时期判断,主要在晨起、躺下、翻身时发作,发病前无任何先兆。典型的表现为眩晕,有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一般在头位变化1~4秒钟后才出现,时间短暂,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很少超过1分钟。在耳石症发作时,尽量保持不易诱发眩晕的体位,即保持强迫体位,并避免快速的头部运动。特征性的位置性眼震,是其重要体征。

怎么诊断患了耳石症(健康科普耳石症)(2)

四、什么样的人会得耳石症

1.中老年人:中老年人较高发,60岁是高发年龄,尤其是女性。这是因为人越年轻耳石粘的越结实,年龄大会导致内耳局部结构发生老化或退化,使耳石的粘性随之变差,耳石就容易从原来的位置上脱落下来,就像饼上的芝麻掉下来一样,耳石症就发生了。这种原因引起的耳石症占70%左右。

2.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人易高发,因为耳石是碳酸钙结晶,如果发生骨质疏松,可能会引起局部结构的变化,导致耳石从正常的位置脱落下来,从而发生耳石症。

3.偏头痛:耳石症患者中,26%为偏头痛所致。其发病机制可能为前庭血管痉挛致使耳石脱落。此种偏头痛的耳石症更常见于儿童。

4.外伤或手术震动:比如发生车祸,外力撞了耳部、大脑,或耳朵做了手术,或在乘车时因为汽车突然加速或减速导致颈部损伤,这些都会引起小晶体的“机械性”脱落,从而导致耳石症。

5.炎症:感冒着凉或中耳炎等可诱发内耳炎症,在前庭耳石器发生水肿的时候,也会出现“小晶体”脱落,导致眩晕症状。

6.剧烈运动:打球或玩游泳时过度甩头会引起耳石症。

7.长时间低头: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的“低头族”得耳石症的越来越多了。

8:梅尼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疾病会导致半规管缺血损伤,从而诱发耳石脱落。

9.其他原因:眩晕发作可能与患者过度疲劳、熬夜、睡眠不足、精神刺激、不良情绪、心理压力、噪音、高热、吸烟、喝酒、过食辛辣肥腻煎炸等上火食物、药物中毒有关,是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

五、耳石症的危害有哪些

1.耳石症会带来眩晕、眼震等不适,起床、躺下、床上翻身、低头、抬头、快速转头等动作,都可诱发眩晕,影响正常生活。引起性欲减退,降低生活质量。

2. 引起不良情绪:本病容易复发,即使将耳石成功复位,复发率也有1%,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狂躁。

3. 引起意外伤亡:在驾驶汽车,或在海边、江河里游泳,或进行高空作业时,如果出现眩晕等症状,可能会发生意外伤害。

六、如何预防耳石症

1.不要猛躺猛起,睡觉时翻身也不要动作太快,特别是中老年人;

2.合理生活,作息规律,不可过度劳累,不可熬夜;不可过量吸烟、饮酒;

3.控制情绪,调节心理,不可压力过大,保持心情舒畅;平时多注意身体锻炼,但不可剧烈运动;

4.远离噪音;出行要注意安全,尽量避免外伤的发生;控制好血压,保护好血管;

5.女性可以适度补钙;换季时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感染;避免长期伏案工作;

6.积极治疗梅尼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感冒、中耳炎、骨质疏松、偏头痛等各种疾病,合理用药。

供稿:门诊部 耳鼻喉科

编辑:宣传处 马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