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翡翠市场上,人们评价一件优质的产品通常都会用到“起莹”、“起胶”等行内话,以说明翡翠的质地紧密细腻。但是对于大部分外行玩家来说,却时常被这些术语给弄昏了头,什么叫做翡翠起胶?今天就给大家说一说翡翠起胶这个现象。

放大天然翡翠和注胶区别(天然翡翠起莹起胶和B.C货的胶感差别)(1)

天然翡翠

什么是起胶

翡翠的胶质感,即是翡翠能表现出起胶就是一件翡翠乍一看就像是一块凝固了的胶水,当你转动它时,随着表面光线的作用,看起来就会像流动的胶水一样,光线在翡翠的表面折射出来是整块的、连绵不绝,于是看上去就像是一块胶一样。

黏稠、凝滞,夹杂稍许混沌,透明中又朦胧模糊,透明度比全透明要差一些。豆种、糯种等翡翠上因晶粒粗大有石质性稍重的感觉,并无胶质感。冰种、玻璃种翡翠随着晶粒越来越细腻,结构紧密程度的增强,透明度达到一定水准,这种现象就是翡翠胶感,即翡翠起胶。

放大天然翡翠和注胶区别(天然翡翠起莹起胶和B.C货的胶感差别)(2)

天然翡翠

翡翠起胶的原因

翡翠胶质感基本只在玻璃种、冰种翡翠上出现,说明它与翡翠晶粒的粗细程度有直接关系。但并非玻璃种、冰种翡翠就必定有胶质感,可以知道极细的晶粒结构只是形成条件之一,不是完全条件。

另外,胶质感的出现大多在老种翡翠间,老种翡翠地质形成年代久远,结构细腻致密,粒度微细均匀,硬度比重极高,这也是产生胶质感的重要条件。胶质感是翡翠千变万化的一个例证,透明中显现如胶水的质感。

放大天然翡翠和注胶区别(天然翡翠起莹起胶和B.C货的胶感差别)(3)

天然翡翠

什么样的翡翠才会起胶?

1、种头达到冰种以上。种质非常老,组成翡翠的颗粒非常细。

2、内部晶体颗粒不定向排列。

3、整块翡翠无杂质,才能有"胶感"。

因此,并不是天然A货翡翠都能起胶,还是要符合上述条件才有可能。

放大天然翡翠和注胶区别(天然翡翠起莹起胶和B.C货的胶感差别)(4)

天然翡翠

注胶的翡翠

注胶在珠宝玉石圈并不少见,也是最常用的翡翠B货、C货加工工艺之一。经强酸冲洗过的翡翠由于结构疏松,会以注胶的方式来填充裂隙,后续再进行加工。随着工艺的提升,经过抛光的注胶翡翠,看起来与天然A货翡翠差别并不大,颇具迷惑性。

放大天然翡翠和注胶区别(天然翡翠起莹起胶和B.C货的胶感差别)(5)

非天然翡翠(翡翠B.C货)

注胶翡翠的识别

1、颜色

由于翡翠结构被破坏,内在原有的光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所以“B货翡翠的颜色分布无层次感。虽然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的绿色仍为原生色,但经过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变白,绿色分布较浮,原来颜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坏了,看起来很不自然。

2、胶结物

由于充填物与翡翠本身的硬度差别较大,在原生的裂隙处呈较明显的凹沟,充填物明显低于两边,许多绺裂组成了纵横交错的沟渠”。较大的“沟渠”中可见胶结物或残留气泡。加工技术较好的漂白加充填处理的翡翠表面非常光滑,给识别增加了难度。

3、光泽变化

翡翠经强酸碱浸泡处理后,结构疏松,没充填之前表面见溶蚀凹坑,使之产生漫反射,光泽变弱。加人树脂或塑料等有机充填物后,翡翠常有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或者是玻璃光泽与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混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