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舒缓心情、降低疾病风险等。但也有部分人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尴尬的状况,比如跑步的时候不知不觉尿湿了裤子,也有人在跳绳、爬山的时候会漏尿。

运动漏尿的正确方法(你到底还要忍多久)(1)

为什么跑步会漏尿?

我们在跑步时由于收腹或是腹式呼吸导致腹部肌肉处于紧绷状态,引起腹内压增加,再加上跑跳动作给人体造成反复的冲击力,使更大的压力压向膀胱尿道,容易引起漏尿的发生。

如果跑步前或跑步过程中有尿意而憋尿,或跑步强度过大,盆底肌处于疲劳状态,也容易发生漏尿。当本身存在盆底肌薄弱、弹性下降或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等盆底肌问题,在进行跑步、跳绳等运动时腹压增加,就会出现漏尿的情况。

这种情况称为压力性尿失禁,是腹压增加时出现的一种无意识的漏尿。

除了跑步、跳绳等运动会导致漏尿,在进行咳嗽、打喷嚏、大笑、提重物、弯腰等动作时也会出现漏尿,尿失禁可能会发生在任何年龄和性别,不仅仅是产后女性,男性也会发生尿失禁的情况。

尿液是如何产生和排出体外的?

尿失禁是如何发生的呢?我们先了解尿液的排出和控制。

尿液是血液流经肾脏后,经过肾脏的滤过作用,将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汇集到肾盂,再经输尿管流到膀胱形成的。

膀胱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一个肌肉袋子,贮存在膀胱的尿液要经过尿道才能排出体外。膀胱到尿道的出口有一个闸门,是由一种特殊的肌肉叫括约肌在控制闸门的开关,在尿道的顶端膀胱颈的部位也参与这个闸门控制。

在储尿时膀胱是松弛状态的,像弹性橡皮囊一样慢慢膨胀,这时尿道也是紧紧关闭的,即使有少量尿液也能忍受。直到膀胱容量达到350ml左右尿意才会逐渐增强,此时膀胱颈和尿道仍然是紧闭的,即使咳嗽、跑跳也不会漏尿。

当强烈的尿液信号由神经上传到大脑,大脑发出指令要我们找到厕所,当一切准备妥当,中枢神经才会下指令让膀胱颈和尿道括约肌松弛,膀胱肌肉(逼尿肌)收缩,尿液就会被挤压经过尿道排出。尿液排空后,又恢复到储尿过程,周而复始。

运动漏尿的正确方法(你到底还要忍多久)(2)

除了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外,人体骨盆底部的肌肉群也参与了尿液的控制。

盆底肌是封闭骨盆出口的一组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将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支撑在正常的解剖位置上,完整的盆底功能都是在盆底肌肉、结缔组织、盆腔器官及神经的协调下,共同完成大小便控制和性功能。

当盆底“吊网”结构被破坏,盆底肌松弛,筋膜韧带弹性下降,出现膀胱颈和近端尿道下移,尿道上端松弛为漏斗状,使尿道上段在功能上成为膀胱的一部分。当腹压增加时,变短的尿道不能正常闭合来增加抵抗力,就会发生压力性尿失禁。

运动漏尿的正确方法(你到底还要忍多久)(3)

压力性尿失禁的分级

轻度:仅在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如咳嗽、打喷嚏、提重物、跑跳等才会出现漏尿。

中度:有轻微腹压变化如上下楼梯、快走、起立活动的时候会有漏尿。

重度:有轻微活动、体位变化、走路、平躺的时候就会漏尿。

压力性尿失禁好发于哪些人群?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盆底肌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等都会促进尿失禁的发生。

长期负重劳动:长期负重劳动,导致腹压增加,引起盆底肌功能障碍,引发尿失禁。

高强度运动:如长跑、跳绳、举重等,已经出现盆底功能障碍者应避免此类运动。

肥胖人群:肥胖人群腹压增大,尿失禁发生率升高。

生育后的女性:生育次数、生育年龄、胎儿大小、孕期尿失禁都与产后尿失禁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

吸烟人群:吸烟引起慢性咳嗽导致腹压增加,会促进盆底肌损伤。

相关病史者:有盆腔器官脱垂病史或直系亲属有尿失禁病史者。

压力性尿失禁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对于引起压力性尿失禁的一些可干预诱因,如负重劳动、高强度运动等引起腹压增加的活动应尽量避免或减轻强度,肥胖人群要减轻体重,戒烟等,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压力性尿失禁最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盆底肌康复锻炼,包括凯格尔运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阴道哑铃锻炼等。及时的盆底肌功能检测和康复治疗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漏尿、盆腔器官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如果已经出现跑步、咳嗽、打喷嚏漏尿的情况,更要及时到医院或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盆底肌功能检测和康复治疗,避免加重病情。

,